学为安邦育英才
——看国防大学如何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
![]() 国防大学校门。段文君摄 春日的红山脚下,春潮涌动,书香浓浓。以中心工作引领学习,靠学习创新思路,用思路促进发展——这是国防大学党委中心组几年来坚持学习得出的深刻感悟。
学习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强校之基。“党委中心组学习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委中心组的导向作用和示范效应至关重要。”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说。
1.定准航向
切实提高党委学习能力
非学无以立党兴党,不学无法办学治校。国防大学党委中心组的各级领导是单位的“大脑”和“领航人”,不抓学习,就很难有政治上的坚定、决策上的科学和能力上的提高。
在校党委中心组每个成员的书架上,都能看到一排摆放整齐的“专题学习材料选编”,2012年最新的一期主题就是“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从2008年以来,围绕学校建设发展重大问题,校党委共安排16个专题学习,组织编写了18本类似这样的学习辅导材料。
“党委中心组学习与党委工作全局紧密相联,事关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事关与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才培养质量,极端重要,极为必要。”国防大学校长王喜斌说,“选编学习材料就是为了让学习的脉络更清晰、目标更明确。”
学习是硬任务,不是软指标。为确保党委中心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国防大学党委提出了极为严厉的“四个坚持”方针:坚持政策规范,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总政治部〈2010—2012年军队高中级干部学习规划〉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坚持从严治学,狠抓总政《军队团以上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规定》、《2010—2012年军队高中级干部学习规划》等制度的落实,每年制定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方案,每个成员制订个人年度自学计划;坚持活动牵引,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干部”等活动为契机,定期检验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学习动力;坚持目标管理,把学习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体系,纳入考评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不断深化提供精神动力。
“党委中心组学习,是提高领导干部基本理论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场所,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政策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的课堂。近年来,各级党委决策的有效性与实践的成功率都很高,有力推动了学校建设科学发展,这与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把决策重大问题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是分不开的。”各级领导干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2.盘活资源
积极打造高端学习平台
2011年10月19日,刚参加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就风尘仆仆地赶到国防大学作报告。作为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他的独到见解和开阔的视野让台下的党委领导同志时而凝神沉思、时而颔首赞许。
“每讲到翻页处,总能听到齐刷刷的翻页声,两个多小时没人走动。以我多年的经验,能感知最高军事学府领导对学习的敬畏和专注,我也深受感染和教育。”在国防大讲堂贵宾休息室,作完报告的吉炳轩如此感叹。
吉炳轩是“省委书记走进国防大学”讲坛开设以来第十八个作报告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记者注意到,在今年讲坛四、五月份邀请嘉宾名册上,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已然在列。
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国防大学利用与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团体长期保持的合作协作关系,精心打造具有中国最高军事学府特色的高端学习平台,近年来,先后邀请200多名党政军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登上讲台。去年7月,学校还把部分报告编录成六卷本的《国防大学先进文化建设文库》,推出一套能够广泛传阅的“活教材”。
同时,国防大学借全军资源为己所用,依托总政在学校举办的全军军职领导干部理论进修班、全军高层次理论人才研修班等班次,组织党委中心组成员跟班同步学习;每年组织国防科技大学高科技知识轮训班,各级党委都安排中心组成员积极参加。
请得进来,还需走得出去。学校注重加大开放式学习力度,把现场教学拓展为学习的全新课堂,选择具有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意义的场所建立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参观见学、实地考察、座谈讨论等形式,促进了学习不断向广度延伸。
在外交部,听国际政治形势的波诡云谲;在改革开放前沿,看中国经济大潮的汹涌澎湃;在某防空旅,谋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制胜之道……
“带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遇到的难题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在参观见学、社会实践中澄清模糊认识、寻找正确答案,既学到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效果非常好。”参加学习的各级党委中心组成员有着同样的感受。
3.课题牵引
着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
“《国防大学关于大力推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意见》终于可以下发了。”拿着相关批示,国防大学的机关同志长长舒了口气。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党委中心组“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专题学习结束后,刘亚洲要求制定一个学校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各方深入调研、反复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建议……在碰撞和交流中,这份形成广泛共识的文件得以出炉。
近年来,国防大学坚持以课题研究牵引学习,结合军队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先后安排了一系列专题学习,研究解决教学科研创新、教研队伍建设、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等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只是其中一个。
“经过实践我们感到,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就是要把研究和解决学校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纳入学习范围,并通过学习提出研究解决问题思路。”王喜斌和其他校党委常委也常常深入教研一线,调研探索教学模式转变之道。
各级党委中心组成员则利用代职交流、出国考察、与部队联训联教等时机,结合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带着问题去、满载成果回,形成大家学习研讨的共同财富。
春潮在静谧的校园内涌动。党委中心组成员在学习中通过观点交锋、思想碰撞,挖根源、拿对策,使成效由“务虚”向“务实”转变:健全完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意见》等一系列意见和机制,走上一条“从这里走上战场”的人才培养路子;出台《关于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的意见》,进行前瞻性、对策性和应用性研究,每年完成课题200余项,上报各类研究报告50余份;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有机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不断推动教学模式转变……
学习的丰硕成果,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4.上下联动
努力促进学习成果深化
“适应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要在高学历人才培养的观念、机制、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在校党委中心组带军级单位党委中心组“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大会上,研究生院副院长冯金阔的发言颇受关注。
这次专题学习的亮点不仅在于内容上,还有形式上的“上下联动”:校党委中心组带军级单位党委中心组,各军级单位党委中心组又带下一级党组织——一次名副其实的集智聚力、共同研讨。
国防大学结构扁平,人员集中,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大优势。为放大学习效应,国防大学探索形成了以校党委中心组带军级单位党委中心组同步学习的方式,达到了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学习整体化的效果。
“当前一些单位组织学习,有时围绕同一个主题层层计划、外请教员、备课授课,造成了重复劳动,增大了组学成本;有些下级单位学习资源有限,上级资源优势向下辐射不够有力,影响了学习成果相互吸收和借鉴。”一些在国防大学学习的部队领导干部曾尖锐地指出。
为避免这种情况,国防大学在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时,对一些理论性、政策性、时效性强的理论学习,集中调配各种教学资源,统一谋划重大学习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军级单位联动跟学,形成了定主题一并思考、按学习计划一起实施、请专家辅导一同受教、搞参观考察一块进行、编辅导材料一道学习、抓研讨交流一线贯穿的模式。
“龙头”摆起来,全身自然动起来。上下联动学习的结果,使各级党委班子政治理论、政策水平、行政能力的显著提升。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龙头示范作用,带动着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不断深入深化,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保持思想方法、领导方法、管理理念、科学素养的与时俱进,推进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新的跃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