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来临之际,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寻迹”团队的学生又重新回到了东郊丛葬地,缅怀79年前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 去年暑假,南航民航飞行学院“寻迹”团队的8名学生,利用20天的时间,走访了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烈士被埋葬的地方,询问当地的老住户,记录这些快要被遗忘的历史,同时手绘了这些丛葬地的地图,并画出了纪念碑的形状。去年9月,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8名南航大学生遍寻23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丛葬地,自发手绘《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丛葬地纪念碑示意图》,指引更多的学生进行丛葬地寻访。 一副一人高的手绘南京地图,标着数个红色的五角星,有的甚至精确到了一般地图上没有的小巷子……最终他们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奔波里程几百公里之后,绘制了这幅“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丛葬地分布图”。 我们想要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些地方,去祭奠这些死难的人们。”团队成员吕学让这样说道。 吕学让说:“在寻迹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情,让我们第一次那么近地感触这段历史。”在寻访东郊丛葬地的时候,他们发现在纪念碑前面摆放着一束新鲜的花,花下压有一张卡片,上面的署名是一个日本的机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仅仅属于中国人,还属于日本,属于全世界,当我们看到这束花的时候,就觉得国界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所有人都应该对这些遇难者表示同情,支持和平,反对战争。” 因为该团队的成员都来自于民航飞行学院,并没有专业的绘画成员,于是他们找来了各种南京市的地图,对着这些地图一点一点地画,“因为有些纪念碑分布在很小的巷子里,特别隐蔽,甚至连一般的地图上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加上自己实地考察的记录,才能够准确地把丛葬地的位置标明。” 在调查中,他们也发现有些丛葬地并没有被好好地保护起来,甚至未曾有过纪念碑存在。“所以我们就产生了绘制地图的想法,因为这段历史是没有办法忘记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人知道,这不仅仅是我们对以前那些人的缅怀,也是对自己的激励。”吕学让说道。 在本次调查中,“寻迹”团队一共寻访了23处丛葬地,日后,他们将会通过自己绘制的地图和了解到的故事,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原文链接:http://jhdr.xhby.net/content/201612/08/c409482.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