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履行服务社会的高校职能,切实把帮扶送进每一个村庄,把科技送到每一个企业,把关爱送给每一个学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八个一”助推精准扶贫,把帮扶送进每一个村庄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学校开展扶贫工作,曾连续多年派人参加江苏扶贫,为后续开展对口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2006年起,学校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先后与淮阴区吴城镇堡工村、吴城镇头庄村、码头镇仲弓村、徐溜镇长庄村,涟水县陈师镇同心村建立挂钩扶贫联系,成立帮扶工作队,迄今共派驻6名队员开展定点帮扶,每位队员驻村工作2年。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使扶贫方案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学校领导多次带队赴当地考察调研,走访慰问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贫困户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组织医疗队开展“送医下乡”扶贫义诊活动等;多年向淮阴棉花庄中学、吴城镇中学捐电脑、投影仪等,帮助建立计算机房。外语系自用暑期对中学外语老师进行短期培训,并为当地“五个一”希望工程资助优秀贫困学生代表发放奖助学金。
学校党委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契合当地需求,做好精准扶贫,重点实施“八个一”工程,帮助扶贫点脱贫增收,即“援建一个标准化厂房,拓宽发展增收渠道;引进一个好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依托一批关键性工程,带动就业惠民生;带动一批贫困户,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建设一个新村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一批村级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个文化活动广场,提高文化生活质量;开展一系列教育关爱行动,特色帮扶拓渠道。”
学校从提高低收入农户自身“造血”功能和精准扶贫的要求出发,实施多个民生保障项目、增收致富项目、农业产业类项目、教育帮扶项目。学校帮扶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淮阴区委区政府及挂钩帮扶单位的高度评价,被连续授予“201-2013年度全省帮扶工作先进单位”“2014-2015年度全省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把科技送到每一个企业
自2003年起,学校党委响应中组部、共青团中央号召,根据工信部统一部署,按照“服务前选好人才、服务时关心人才、服务后用好人才”的工作思路,切实将政治素质优、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优秀人选推荐到“博士服务团”队伍中,奔赴西部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迄今共选派近10名成员先后赴重庆市潼南县、西安煤矿机械厂、西部机场、贵州理工学院、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挂职服务锻炼。
博士服务团为我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途径,也为我校加强与西部地区政府、产业联系拓宽了渠道。在博士团工作中,我校党委牢固树立长远战略和广泛思维。一方面,校党委鼓励博士团成员深入所服务单位,把技术专长带到单位、把技术难题带到学校,在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切实服务单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博士团成员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学校各方面优势服务单位发展。另一方面,校党委鼓励博士团成员跳出所在单位,学习研究西部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特点,推动学校更宽领域、更长时间服务西部发展。
学校派出的“博士服务团”成员在赴西部服务期间,均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所服务单位技术攻关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提升了服务单位的技术实力、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受到了服务单位的好评。同时,通过服务工作,我校和相关地区、单位达成了多项长期合作意向,推动了我校与西部相关地区、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为我校常态化服务西部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把关爱送给每一个学生
自2011年起,学校党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和教育部的号召,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先后选拔了五批共52位志愿者前往西部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五年来,南航研究生支教团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点逐步铺开,从第一届的3位支教团队员对口西藏堆龙德庆一个服务点,到第二届8位队员对口西藏和贵州两个服务点,再到第五届16位队员服务西藏、贵州、四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个点。目前,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已组建完毕,由16位志愿者组成,他们将于2017年7月赴西部开展新一轮的支教工作。
研究生支教团从当地实际出发,在认真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其中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200余次、留守儿童相关活动150余次,为服务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爱心人士捐赠学习、生活用品和助学金价值100余万元。其中,研究生支教团组织开展的“红领巾相约大学梦”系列活动、“科技筑梦行”活动分别获第二届、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铜奖。
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赏,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首届队员李佳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第五届队员嘎玛白姆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十佳青年志愿者、第三届队员刘月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年度人物,共12位队员获当地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