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六年

砥砺奋进的六年丨寻路 探路 才有路 交叉融合谋特色发展 创新突破建精品文科

发布时间:2017-12-05浏览次数:3328发布者:刘晓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回顾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改革发展成就,提振精气神,助力“双一流”,为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氛围,党委宣传部推出“砥砺奋进的六年”大型专栏,系统展示各部门、各学院六年来的工作成绩。


【砥砺奋进的六年·学院发展篇】


寻路 探路 才有路

交叉融合谋特色发展创新突破建精品文科


几年前,在上海交大校内的咖啡馆里、在浙大法学院楼前的大草坪上、在南大门口的小面馆里……曾经都有过南航人文学院教师们的畅所欲言、探讨交锋甚至是激烈争辩,然而他们反复求索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行业特色明显、理工科见长的南航,传统文科到底如何“求生”、“求展”?

其实这是人文学院抓住深化综合改革、制定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发展契机,鼓励全院教职工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共谋发展大计的真实缩影,更是学院师生想求发展、干大事的真实诉求。但是要想将教师的压力真正转化为动力、形成合力,必须首先找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


寻路 相对弱势变独特优势


要寻出路,就要知己知彼,走出去看差距、找机遇。短短几年学院组织教职工形成多个小分队,凡是有学科发展借鉴意义的兄弟院校都积极计划前往,先后赴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调研交流,包括校内计算机学院、民航学院等,学习改革经验做法,切身感受差距和压力;凡是行业内的航空航天民航单位无论大江南北都积极造访,从航空工业集团到中国民航局,走访北京、上海、西安、沈阳、贵州、成都、洛阳、苏州、南京等地航空企业,谋求特色发展的行业机遇;凡是有机会寻求合作或提供支持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都尽力拓展,先后拜访了江苏省编办、省国资委等部门和单位,带队调研了泰兴市、江阴市徐霞客镇等地方政府,积极从地方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凡是学院教职工均享有外出学习培训、参会交流、锻炼提升的机会,积极组织和推荐后备干部和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江苏省和学校的各类培训、到中航工业集团、徐州市、溧阳市和学校机关部门挂职锻炼,感受校内外改革发展趋势,拓宽发展思路。


走访航空企业,谋求特色发展的行业机遇


走访航空企业,谋求特色发展的行业机遇


教职工赴高校调研交流


教职工赴高校调研交流


赴泰兴经济开发区调研学习


有了这些“凡是”,带领全体教职工开拓视野、统一思想,明确了目标、凝聚了人心,开篇教师们的激烈讨论就不难理解,甚至成为了学院的新常态。面对文科发展存在的瓶颈和转型压力,对照我校长期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军工行业背景,很快全院上下便形成共识:深度交叉融合谋特色发展,是在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依航空而强的南航,实现文科学科跨越式发展,打造精品文科的根本出路!


学院召开学科建设战略研讨会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学科交叉、深度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2011计划”本质上也是通过多学科深度交叉、全面融合实现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和高校创新竞争力的提高。那么把传统法学与民用航空划上“+”有机结合的民航法学即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结果;从文科发展的战略机遇看,“痛苦”转型必须要处理好科研“高地”和经济实用“接地气”的问题,而理工科在理论发展、技术创新的同时,产生了诸多的需要社会科学回答的问题。譬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标准、规则的制定日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享有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迫切需要航空法的发展;从南航发展的战略需求看,作为一所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新中国首批航空高校,“三航”特色明显,相关领域研究优势突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航空航天民航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产生了诸多跨学科、跨领域的问题。譬如,民航规制问题、网络空间安全问题、航空专利保护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民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技术的创新,更需要民用航空法、网络安全法、知识产权法领域的研究。由此,原本与文科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南航文科专业的相对劣势,可以通过多学科交叉、多领域合作、全方面融合,变成得天独厚的优势。


探路 “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


明确交叉融合谋特色发展的出路,要创新突破建精品文科还需系统布局和重点抉择,需要精心培植和长期努力,更需要顶层设计、改革驱动、突出重点、注意均衡、有所取舍。

以学科发展理念为先导。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学院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整合学科资源,树立学科深度融合观念,主动向航空、民航等优势学科主动渗透。明确了建设国内顶尖、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航空法、航空安全管理、网络空间安全法治等学科方向,同时制定战略规划,改革体制机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资源共享,积极开拓和争取办学资源,探索学科交叉融合途径。

以搭建科研平台为载体。深度融合是系统思考更加长远目标和寻求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更是集中智慧、集约资源、集结力量、准备集体进攻的过程。人文学院本着“成熟一个办一个,办一个成一个”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家和行业需求,在工信部、航空工业集团、民航局、中国航空学会等单位的支持下,筹备并成立了中国航空学会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分会;积极谋求文工交叉融合的机会,与民航学院合作成立国家空管委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重点实验室民航法规研究中心,与计算机学院合作支撑申报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一名教授成为网络空间安全法治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经多方努力,积极争取在航空工业集团的支持下,成立航空工业法治研究中心;在学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对新增平台和载体以及原有航空法与空间法等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分会揭牌成立


学院与玄武区人民检察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以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为核心。学科交叉融合要求部分教师“转型”——放弃原来熟悉的研究方向虽万般不舍但必须为之——教师只有具有“大视野”和“集团作战”意识,才能做“大课题”、出“大成果”、有“大成就”。学院一方面加大人才引培力度,院领导带队前往各地“挖”人才,共引进教师14名,其中正高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人,副高4人,境外博士3人,柔性引聘兼职特聘教授1人;一方面注重教师人才团队培养,进一步完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资助30余人次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大力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优秀人才,新增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7名教师获得国家、江苏省公派研修项目资助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著名高校访学;9名教师访学回国。通过资源汇聚、人才聚集和合理分工,形成稳定的有分量的研究团队,努力进入该领域的专家方阵,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


行路 创新突破促砥砺奋进


寻路探路才有路可行。学院依托学校“三航”特色,结合“双一流”建设要求和“十三五”规划落实,凝炼若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在贯彻落实学校建设精品文科一系列探索中已呈现诸多亮点和品牌。仅以航空航天法学科为例,短短几年内已形成由2名教授、6名副教授等组成的10余人的研究团队,在通用航空法、无人机法律问题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突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民航安全建设专项建设资金等项目,承担中国民航局、空管委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十项,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著作近20部。特色学科带动全院科研水平迅速提升,年增幅达50%以上。

特色学科服务社会、行业需求。学院相关教师被聘为中央军委航空法立法咨询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民用飞机发展条例立法委员等,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南京电视台等媒体采访,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法》立法的研讨、草案的制定及修改,咨政报告《科学制定航空法加强空域管理的建议》被教育部采用并呈报中央办公厅,供有关领导同志参阅,参与江苏省航空产业立法等起草和论证工作,应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邀请,为民航法规修订出具意见。学院申报的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中心、网络空间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列入工信部智库名录。与民航华东管理局、航空工业通飞、南京机电、苏州长风电子等行业单位开展培训、咨询合作,扩大了学科行业影响力,提升了行业美誉度。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政策法规处来学院民航法规研究中心开展调研


国际民航组织法律事务局高级官员黄解放访问学院


与航空工业通飞等行业单位开展培训、咨询合作


精品文科推动人才培养。借助行业力量,学院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黎阳公司共同成立大学生法律中心,目前已成为全校师生培养法律素养的品牌项目,受企业赞助的黎阳杯模拟庭审大赛也成为学院新生的专业实践第一课;引入行业红色教育资源,联合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共同开展“军工记忆——无悔青春铸魂航空梦”暑期专项社会实践,组织45名师生奔赴沈阳、贵阳、西安三地,探访、志愿服务老军工、知名校友,实践成果被《中国航空报》专版报导,并受到《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30多家媒体追踪报导;学科大腕、知名高校交流合作也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成长平台,与行业的紧密联系更疏通了就业渠道。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年攀升,年终就业率均为100%,每年均能超额完成国防就业指标;学科发展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获得一等奖,实现了我校文科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在江苏省模拟法庭等竞赛中在南大、东大等16所高校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还代表南航登上“国际航空法模拟法庭大赛”专业竞赛国际舞台;知行结合,使得司法考试通过率近年均维持在70%左右,远远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


学院举办黎阳杯模拟庭审大赛


学院联合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共同开展“军工记忆——无悔青春铸魂航空梦”暑期专项社会实践


人文学院师生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


人文学院师生代表南航登上“国际航空法模拟法庭大赛”专业竞赛国际舞台


欣欣向荣的精品文科发展,也真正改变着师生的传统观念,日日常新、开放交融都成为了学院学科的特色、亮点。航空航天法学与国际民航组织法律事务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荷兰莱顿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肯特法学院等相关建立了合作交流渠道,国际民航组织法律事务局高级官员黄解放、世界著名航空法专家荷兰莱顿大学Pablo教授、国际顶尖航空法专家麦吉尔大学Paul教授、韩国首尔大学的航空法专家金斗焕教授等在内的高层次人才也应邀来校合作交流。而学院特色学科学术声誉增强、学科影响力提升也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2017年中国商法年会、民用无人机立法研讨会等学术会议连续在人文学院举办。


学院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签署法律硕士(LL.M)项目合作协议


韩国首尔大学的航空法专家金斗焕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来院合作交流


学院承办2017年中国商法年会


学院举办“民用无人机立法研讨会”


交叉融合、创新突破的一路探索,学院定位于“三个面向”:面向国家法制建设需求、面向学校“三航”特色需求、面向精品文科发展战略需求;“三个关注”:关注国际领域前沿、关注国内客观实际、关注行业学科实践;“三个服务”: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南航发展主战略,服务学院学科建设。在当前的战略机遇期,从“以量谋大”转向“以质图强”,围绕实施精品文科战略,人文学院会继续砥砺奋进,走发展特色文科之路,集中力量,持续建设,在社会科学的发展大潮中抢得先机,开辟学科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阳关大道。


更多专题报道请点击“砥砺奋进的六年”专栏:http://www.nuaa.edu.cn/sjdzt1/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