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校第十六次党代会14个代表团认真讨论审议了“两委报告”。
代表们踊跃发言,畅谈体会,气氛热烈、精神振奋。代表们一致认为,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主题,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回顾和总结了第十五届党委工作,明确提出了学校的远景目标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及主要任务,报告高屋建瓴、立意深远、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描绘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和路径,反映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意愿,是指导学校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与会代表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人才培养、特色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等问题开展讨论,共商学校改革发展大计,积极为学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言献策。
六年成就令人鼓舞 蓝图描绘美好未来
透过一万五千多字的报告,代表们共同回顾六年来的发展成就,满怀希望展望南航未来的发展蓝图。
孔垂谦代表谈到,党委报告充分展现了我校六年以来辉煌的办学成就,令人振奋,鼓舞人心;“一个中心、五路并举”战略布局是对“四大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内涵丰富、针对性强,符合高校办学规律和南航发展实际,对学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张卓然代表表示,报告非常高度,很务实,令人振奋。报告总结了学校六年来的发展成果,提出了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国际前沿,这给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中都提出了指导,指明了方向。
吴薇薇代表谈到,报告对过去六年的成就总结非常全面,学校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代南航人持续奋斗的结果。报告提出了建设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基于这个目标,我们要找出存在问题,瞄准未来发展方向,把握好未来工作重点。
余春玲代表用“责任”、“精神”、“实干”、“振奋”、“期待”五个关键词,谈到报告用大量数据描述了过去六年的成绩,是所有南航人智慧的集中,让大家感受到了上一届党委的责任心和给予每一位南航人的信心。表示对未来的蓝图信心满满,充满期待,并将带着南航“负重奋进、志在超越”的精神勇往直前;未来要落实好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做实做细做深。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代表们就人才引进开展了讨论,希望学校不仅要引进海外的优秀人才,也要注重本土和本校人才的培养,并提出了建议。
顾冬冬代表谈到要实现“世界一流”,学校一是要行业特色鲜明, “精致化”发展,如何在不大的空间里布局几个国际化重点实验室;二是一流大学的参照系应该国际化,ESI是很好的指标,要实现ESI的提升,就迫切需要有一些有实力的团队脱颖而出;三是学校应重点把握人才引进工作,引培并举,不断优化队伍建设。
王建文代表指出,报告提出“引培并举,精准施策,着力建设一流师资”,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引领我们思考如何从学院改革角度加强配套,如何在学校的人事制度、人才制度改革的框架下,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张海艮代表认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管理队伍,学校机关的管理人员要做顶天立地,既立足南航实际,又能站在全国以及国际视野的高度,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好服务,为学院发展建设以及师生成长做好服务。
王成华代表谈到,报告中所提到的“分三步走”,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三步走非常契合,很有时代感;报告提出“五路并举”,这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路线,希望学校进一步增加教学在教师职称评定、考核等中的权重,增强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李洁代表谈到,学校实施的“长空学者”计划,是学校在高端拔尖人才的引培工作的重要举措,大家对此反响很好、非常认可。面对各基层单位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学校积极响应,各项政策、制度、保障措施的制定出台非常及时,这些政策制度的出台,对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坚持特色发展之路 强化学科内涵建设
代表们对学校的特色发展一致表示赞同,并就学校特色发展以及学科建设进行了讨论。
朱荻代表谈到,特色发展是大学发展的策略,是大学的生存之道。在南航,特色发展是以航空、航天、民航为背景下,群体学科的特色发展,从学校、学院再到个人三个层次都需要特色发展。南航的特色发展战略是永恒的,特色发展的内容是动态的。一流大学是建立在若干一流学科之上的,是南航人共同奋斗的目标。
孙永荣代表谈到,报告中提到了“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政策可以再放开一些,步子可以再大一些,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切实建设起一支强有力的专职科研队伍。后续将进一步加大组织策划,完善校、院联动机制,组织全校力量参与“两机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的论证争取工作,使学校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袁慎芳代表谈到,报告提出了“一个中心,五路并举”的战略布局,特别是在走强化创新之路上,将特色学科和方向的发展定位在“三航+”、“信息+”、“军工+”上,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并结合了南航的优势,这给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指明了方向。
潘时龙代表结合工作实际,肯定了学校在人事、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成绩,指出新阶段南航在特色发展的内涵上应形成鲜明思路,加强信息类与电子类多学科的深入融合,形成真正的增量,实现“三航”特色的超越和发展。
季海群代表谈到航天学院贡献学校一流建设的思考: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目标明确,阶段划分明晰,对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应该有定量的标准,使目标更清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应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建设“一流学科共同体”,明确学科边界,各学院间协作配合。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代表们肯定了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就学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江驹代表说,报告提到要培养“责任意识、科学素养、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创新型领军人才,这和研究生“三强一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契合,研究生教育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培养高层次的一流人才,助力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陶杰代表谈到,本科生培养是学校的立校根本,在培养拔尖人才的过程中,更应该让每一名在校学生都能受惠于学校教育,把每一名本科生培养成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具有三航特色的专业人才。
金泉元代表谈到,能够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必须要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此来带动其他工作。在建设一流大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聚焦在航空航天民航领域,培养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一流人才。
谭慧俊代表认为文化引领非常重要,指出学校在凝练升华、宣传传承等方面,要加强宣传老一辈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献身航空的精神,南航人航空报国、负重奋进的创业精神。
尚靖凯代表谈到,“五路并举”中的文化内驱力,传承和发展南航航空报国、负重奋进、志在超越的优秀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弘扬南航精神。同时,要将南航文化与课堂课结合起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马兰精神,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的南航的大学生。
要仰望星空 更要脚踏实地
代表们对未来南航的发展充满憧憬和信心,表示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落实党代会报告要求,为学校世界一流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鑫代表谈到,郑永安同志在报告中把与学校今后密切相关的“干货”作了具体陈述,表现出学校党委务实和踏实的风格,把要做的事做部署和传达,符合学校唯实创新的特色。作为个人或是党代表,也要秉持这种务实的风格,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把手中的工作做好。
张焱代表谈到,三步走战略和五路并举发展路径求真务实,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既有内涵也有特色,为学校发展描绘出清晰的蓝图。作为后勤人,要在未来工作中加强自身学习,为学校建设主动建言献策,加快推进智慧后勤、智能后勤,逐步构建适应学校新发展的新型后勤保障。
刘思峰代表谈到,六年来,南航的发展建设比较快,南航航空报国的情怀、精神和文化激励着一代代南航人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一名南航的老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做出贡献。
阙愚代表谈到,当前的信息爆炸时代,作为思政工作人员,要做好对学生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引领,用有温度、有品质的思政教育活动引领学生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用一流的学生工作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添砖加瓦。
郭萌代表谈到,报告提出了建设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自己充满了获得感和幸福感,相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作为一名已离开工作岗位30多年的老同志,要坚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做个明白人,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正能量,为学校建设一流大学发挥余热。
黄鸣阳代表谈到,作为学生党员,在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进步;作为新一代南航人,要继承老一辈南航人航空报国的使命情怀、负重奋进的创业精神、志在超越的一流意识,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