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及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名单。本届共有100名优秀青年教师获奖,108项基础性研究课题获得资助。我校在本届霍英东教育基金评选中表现优异,其中,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潘时龙教授获得青年教师奖,航空宇航学院邱雷教授和自动化学院吴红飞副教授获得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是由前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出资一亿港币与教育部合作于1986年成立。霍英东教育基金旨在鼓励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霍英东教育基金成立32年来,已使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许多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基金会资助和奖励的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其中有很多人已经成为各个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杰出领军人才。
获资助人简介
潘时龙,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新体制雷达、卫星通信、航电系统、测量系统和集成微波光子学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国防973课题等国家级重要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其中SCI 180余篇,IEEE重要期刊等特邀论文10余篇,SCI他引18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7项。成果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会银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科技奖一等奖。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邱雷,航空宇航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研究,主持或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工信部民机专项等多个项目。在导波阵列调控与成像、服役环境结构损伤诊断、航空应用装备研发、型号验证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发表论文90篇,其中SCI收录学术论文47篇,SCI他引200余次,撰写英文著作1章;授权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2016年获结构健康监测领域顶级国际会议EWSHM最佳论文奖。德国洪堡学者,香港香江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A类资助和“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吴红飞,自动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航空航天供电系统、高能效电力变换技术、新能源发电及高效利用技术等。主持了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在IEEE Trans.等国际顶级SCI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50余篇,论文累计被引用1400余次,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国防技术发明奖各1项。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和“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