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学习十九大丨学校中层领导人员专题学习分组讨论(八)

发布时间:2018-06-28浏览次数:876发布者:王伟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4月23日以来,学校启动了面向全体中层领导人员的十九大精神系列专题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由集中学习、常态培训、个人自学、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政治测试、撰写心得等多环节组成。5月24日-25日,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全校200余名中层领导人员分八个小组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大家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同时,结合贯彻落实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交流了思路、举措和方法。6月20日的《南航报》专版刊发报道了分组学习情况,现将文章转载。


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第八组: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和教学副院长 组长:江驹


十九大培训学习以来,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一系列新论述,一致认为,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新时代里,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着新挑战,也将迎来新机会。


学校十六次党代会为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方向、指明了道路,学校必将实现新的发展。小组成员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形势和教育思想大讨论要求,立足岗位工作,围绕如何把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如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每位参会组员均谈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情况,研讨氛围热烈。研讨中,组员结合工作职责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讨论比较热烈和集中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标要求、精准发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学科评估结果至关重要。学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不容乐观,形势严峻,很多学科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加快学科建设,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对标要求找差距,转变思维,快速提升,为第五轮学科评估打下基础。一是针对差距和问题,精准发力。不同学科采用不同举措,既要补短板,更要强优势;二是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学科发展新动力;三是引进一流师资,一流人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从政策、环境等多方面想办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师资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二、“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推动国际化工作。国际化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工作。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学校增加经费投入,支持学生多走出去交流,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交流能力;同时,鼓励老师多与国际知名教授学者交流,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开展前沿创新性研究。另一方面,是“引进来”。近年来,学校留学生规模不断增大,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要注重质量提升。提高生源质量,主动吸引优秀生源;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在国际上打造南航的人才培养品牌。


三、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研究生是科研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研究生培养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科水平。近两年,由于保研政策放开,学校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生源质量下降带给培养环节的压力不断增大,必须下力气、想办法提升生源质量。在具体做法中,要工作前移,在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就通过让优秀学生进课题组等形式,留住优秀生源。


四、抓学风、强师风,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加强德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建设愿意学、主动学、学得好的优良学风;另一方面,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让“教师”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教师群体的获得感。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教学和指导的过程考核,科学设计考核体系,发挥引导作用。建设优良学风和师德师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除此之外,小组还讨论了“天目湖校区”建设、无锡、深圳研究院建设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把握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当前一个时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家对落实十六次党代会部署、推动学校发展充满热情,对学校把握机会实现新发展满怀期待。


通过一系列培训学习,小组成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一系列新论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用新理论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贯彻落实学校十六次党代会工作部署,推动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