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委员会下设6个直属教工党支部和1个学生党总支,其中学生党总支下设22个学生党支部。现有党员421名,其中正式党员367名,正式党员中教职工党员108名,学生党员259名。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学院党委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
强化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各项要求
2016年以来,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党委全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对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习总书记7.26讲话、十九大报告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研讨,每年集中学习近10次,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
组织教工党员观看十九大开幕式,组织学生党总支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
制定了《能源与动力学院领导班子工作守则》,修订了《能源与动力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保证学院“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党政联席会集体决策,严格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落实“一岗双责”。获得2017年度中层领导班子考核优秀,2017年度和2016年度保密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获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专题研究项目立项1项。
《能源与动力学院领导班子工作守则》和《能源与动力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
强化思想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树立身边人的典型代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一代风华,百年世英”——学习张世英同志优秀事迹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采写回忆文章,在网页、报纸、微信等媒介进行学习宣传;教工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畅谈张老精神的发扬与传承;学生支部召开了座谈会,并撰写心得体会,编撰成集。该活动获校2016-2017年度“最佳党内主题教育活动”。此外, 77级校友李中华、“驭风”先进航空航天排气系统研发团队获评“2017南航年度人物”。
“一代风华,百年世英”主题教育活动
以“徐川思政工作法”为抓手,创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撰写的“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得到中央领导的亲笔批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及所属网站,聚焦“南航徐川”现象,对其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做法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徐川在社会各界所做专题宣讲和党课,辐射全国党员近10万人次。“徐川思政工作法”成为全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典型,在全国范围得到宣传推广。1项学生主题党日活动被推荐至中组部参评全国主题党日活动典型做法。1个学生团队获评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中央电视台聚焦“南航徐川”现象
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
为提升基层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学院党委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模式。2017年6月,在学校领导关怀下,学院党委与中国航发动研所(简称608所)总体部以“党建引领、业务同行,促进校所深度融合”为主题,签订共建协议,组建“‘心’长征”先锋联合研究团队,开展了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年来,共建双方开展了井冈山红色基地教育、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十九大”学习活动、党支部书记对口交流等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使双方党员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感情,坚定了理想信念,丰富的党的理论知识,接受了实践教育,从而增强了每个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做优秀党员的信心和决心,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能源与动力学院和中国航发动研所总体部党组织共建活动
以党组织共建为平台,双方开展了深入、密切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攻关、项目申报等工作,形成了“高校+研究所”合作新模式。在共建互助活动中,学院的教授主动608所非航空发动机专业的新入职员工授课,608所的副总师为飞动“卓越班”讲授企业课程,人才队伍的水平得到提高。在“‘心’长征”联合研究先锋团队的带领下,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学科优势,针对型号研制、预先研究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已启动的合作课题达8项。共同开展了多项“两机”专项基础课题的申报工作,成功立项3项,总经费接近1亿。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学院各级党组织严格履行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以上率下推进责任层层落实。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构建清正廉洁、认真履职的廉洁文化。积极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教育,组织科研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科研精英沦为阶下囚》,参观“宝船社区廉洁文化体验馆”,强化干部师生廉洁修身意识,获校园廉洁文化优秀作品二等奖1项。
签署责任书及参观鼓楼宝船社区廉洁文化体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