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7日,全国政协委员、副校长施大宁受工信部直属机关党委委托,率队赴青岛海尔公司调研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问题。施大宁一行参观了海尔中央水机展厅、绿色工厂车间,工业智能研究院等,双方围绕校企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海尔集团副总裁陈录城、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院长张维杰等对施大宁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调研期间,海尔相关负责人向施大宁一行详细介绍了集团的战略转型的历史过程和发展现状,特别针对海尔COSMO Plat平台阐述了公司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规模定制模式,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生态的战略布局。
施大宁介绍了调研背景、学校发展概况以及在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优势。他表示,海尔是制造业领域的明星企业,也是走在智能制造前列的创新者,希望能为我校开展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调研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校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探索有效合作途径。
随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兵全面介绍了学院特色和主要成绩,并与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院长张维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校企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方面开展两个“深度合作”,即,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以企业实习培训,工程博士培养,企业导师互访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在科学研究方面,将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软件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座谈期间,双方就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瓶颈、痛点以及大规模定制思想的推广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调研”是工信部直属机关党委委托我校开展的一项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项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建议和举措等开展调研。由我校党外代表人物施大宁副校长牵头负责,科研院、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参与,人工智能学院具体实施,同时,项目组还邀请了秦淮区政协委员、民革南航支部主委、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马静,致公党江苏省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勇江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