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帮助本科新生尽快适应校院环境,树立成长目标,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充分发扬传承自动化学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传统和优势,发挥教师党员和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自动化学院面向18级大一新生组织开展了教师党员骨干“领航工程”。
“领航工程”通过一名教师党员或教师骨干联系一个本科新生宿舍的方式,以“一次宿舍走访、一次单独谈心谈话、一次午(晚)餐、一次集体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师主动关心新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帮助新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学院全体教师党员和部分骨干教师164人参加“领航工程”,覆盖全部新生宿舍150个,获得了师生的广泛关注。截至11月底,已有137个新生宿舍与领航老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谈心谈话:开展精准思政,拨开前路迷雾
10月31日,自控系的王融老师和37栋406-01宿舍的同学们在图书馆的研讨间第一次见面。王融详细介绍了自动化专业的情况以及社会、企业对自动化专业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此外,王融还为同学们带来了未来四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建议,鼓励同学们坚定目标,有所思,有所为。
谈心谈话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途径,领航老师与对接宿舍的每一位成员进行单独的谈心,密切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业指导等方面的问题,落实精准思政,实现精准育人,不仅有效激发了新生的专业认同感,也引导学生树立航空报国的理想目标。
宿舍走访:打造温馨小舍,畅谈大学之路
10月22日,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成与许津铭老师来到了37栋301-01宿舍进行宿舍走访。师生6人围坐在一起,就同学们关心的专业导论、宿舍关系、成长规划等话题展开了交流。许津铭老师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导论课的疑惑,指出了导论课对未来专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刘建成书记和同学一起回忆了自己大学时的成长历程,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进取、胸怀家国、勇于担当,日后为航空航天、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们在老师的亲切分享和深远见识中获得启发,表明了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决心。
领航教师们深入宿舍,亲切了解每位同学们的家乡和专业,关心新生生活适应情况,并就如何打造良好宿舍关系,凝聚成员共识,树立远大抱负,互助团结共进等话题给出建议,让每一个新生宿舍感受到了来自师长的温暖,明晰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同学共同成长成才的信心和动力。
共进午(晚)餐:享受精神物质“盛宴”,拉近师生距离
10月29日,院长姜斌与37栋404-01宿舍的四名新生相约在和园食堂共进午餐,大家围坐一桌,同学们向老师讲述了自己进入大学后遇到的趣事和问题,姜斌逐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并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院概况、本硕专业情况、学科科研方向。姜院长表示希望四年后各位同学都能考上控制研究生,加入他的科研团队,为祖国的航空航天控制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希望“领航工程”不仅仅是进行一学期,而是要领航四年,甚至要领航一生!
在和园食堂,领航教师与学生们共进午(晚)餐,其乐融融。老师们分享着南航故事,同学们诉说着对未来的向往。一顿简单的午(晚)餐让初离家乡的学子感受到了来自学院大家庭的关怀,也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甚至是硕博生涯。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殷切希望。
集体活动:伴师而行,共受课余时光
10月30日,王道波老师带领南区37栋206-2宿舍的同学们参观了南京硕航无人机公司,并实地介绍了无人机功能及生产过程。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我国无人机制造的飞速发展,感受到自身奋斗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紧密联系,增强了荣誉感和使命感,为日后献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埋下梦想的种子。
10月19日,刘春生老师拿出了她带来的两副羽毛球拍,在体育馆旁与13栋403-03宿舍的同学进行了一场羽毛球赛。赛场上的师生拼劲十足,一旁观战的同学兴奋不已。在体育运动中,大家挥洒了汗水收获了笑容”。
领航教师或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督促新生们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或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讨,介绍和分享正在研究的课题项目,开阔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培养同学们的科研兴趣。在多样的形式中,不变的是老师们对新生在专业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关心和指导。
“领航工程”是一次青春与阅历的对话,是一场师生的精彩互动,是一场值得学生铭记的人生课堂。通过本次活动,让师生联系更加紧密,帮助新生们更加系统的认识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活,不断取得人生的新进步和新成长,圆梦自动化,领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