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评论员文章丨以开放的姿态奔向一流

发布时间:2019-10-29浏览次数:1676发布者:王伟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以开放的姿态奔向一流

将军路校区管委会/江北新区国际校区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刘兼唐


2019年10月18日上午,曾参与将军路校区规划和建设的历任领导代表姜澄宇、崔锐捷、朱荻等嘉宾齐聚校园,共同回忆了将军路校区规划建设的艰辛历程,同时对将军路校区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校长聂宏在讲话中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军路校区要认真梳理发展经验,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创造南航新的辉煌。目前,明故宫校区功能基本明确,将军路校区日趋成熟,天目湖校区拔地而起,江北新区国际校区蓄势待发,学校“一校两地四区”的布局基本形成,如何继续解放思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是新时代南航人必须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开放的姿态需要守正。作为一所有抱负、有追求、有担当的大学,建校67年来,历代南航人都以“育才报国”为己任。1999年以来,校内产生了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南航人坚守着“基础研究”的初心;南航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航空装备的研制,是南航人坚守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初心;在“挑战杯”“互联网+”大赛中续写着南航现象,是南航人坚守着“立德树人”的初心;至今为止,南航的毕业生当中仍然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比例选择到航空企业,是南航人坚守着“航空报国”的初心。走进新时代,南航人审时度势,明确了要坚持“一个中心、五路并举”的战略布局,将学校建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新时代南航人的初心。因此,将军路校区的发展、天目湖校区和江北新区国际校区的规划建设,都需要坚守这份初心,在此基础上谋好篇、布好局、迈好步。


开放的姿态需要创新。思想引领行动,观念决定高度。姿态开放才能天地宽,才能思路新,才能迈大步,才能大发展。通过将军路校区的建设,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建新校区,也明白了新校区的建设对于学校建设发展积极促进作用。郑永安书记在教育思想总结大会上指出,解放思想,一直是南航人克服困难、一路向前最核心的源动力。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天目湖校区、深圳研究院、苏州研究院和秦淮研究院的建设,是新时代南航人坚持走出南航的围墙思考发展、跨出南京城谋划未来,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的真实写照,新校区和校地研究院的建设也给学校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理空间。同时,我们看到新校区在功能布局、学科布局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我们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抓住机遇、跟上时代,以全局的视野谋划高质量发展。在当前,高校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新校区的建设发展中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以更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引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局面。


开放的姿态需要实干。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在新校区的建设发展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比如说将军路校区资源的日趋紧张、天目湖校区学院和学科的规划还需完善、江北新区国际校区土地建设指标受限等等,这些都是在新校区建设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准确审视与把握当前新校区建设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探索发展路径,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是摆在新校区建设发展前面的一道坎,而且这道坎是南航“双一流”建设必须要过的坎。要过这道坎,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所有新校区的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都有责任有义务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韧劲,把“任务书”变成“成绩单”的决心,确保新校区的各项工作高效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节点,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航空高等学府,作为新校区建设发展的一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一校两地四区”办学格局的南航方案奋勇前行,为早日把南航“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