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我校“青春向祖国报告”梦想公开课暨2019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在将军路校区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江苏团省委高校部副部长柏茂林,我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将军路校区管委会、校团委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各学院师生等近五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年一度的“梦想公开课”是我校团委紧跟共青团改革步伐,贴近当代青年特点,创新团课授课方式、分享社会实践成果、提升实践育人成效的特色品牌活动。本次分享会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融合了音诗画表演、主题演讲、情景剧等多种授课方式,主要由学生主讲,另有师生互动、专家点评,分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风帆,力行担当”“军工底色,筑梦起航”三个篇章,展示了我校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青春风采。
公开课在青春洋溢、激情昂扬的音诗画《青春向祖国报告—南航学子2019年青春行迹》表演中正式开讲。
在第一篇章,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五支红色主题实践团队分别解读实践中学习体验到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探索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青年强国家强—情景沉浸移动团课”团队,通过打造红色系列短剧微课堂,演绎英雄人物事迹,以特有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传扬革命精神。“向国旗敬礼”国旗班实践团,以精彩的短视频,展示了国旗与朝阳同升的护旗手的故事。当国旗班迈着整齐的步伐,护旗走上舞台的瞬间,五星红旗不仅在舞台闪耀,更高高飘扬在南航学子心中。
在第二篇章,围绕“时代风帆,力行担当”主题,展示了南航学子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发展建设助力的风采。硕博团代表栾众楷同学,为大家讲述了他在实践中探索科技创新、以科技服务社会的故事,让现场的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创的魅力。“致法化众,益梦起航”普法实践团向同学们分享了如何以专业所学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绿勤行”团队深耕沙漠6年,为祖国的绿水青山贡献力量,以他们为代表的多支南航环保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MR.CHINA”团队以开放的胸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最后,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陆珩瑱分享与一心彝意支教团同行的经历,见证了青年学子心怀大爱、扶贫扶智的历程。南航十七支支教团联袂登台,展示南航支教团坚守传承“教育共享”理念的决心和勇气。
第三篇章围绕“军工底色,筑梦起航”主题,三支我校特色实践团队登台分享。航空馆科普宣传实践团分享了团队十年的实践历程,做航空文化的传播者、航空精神的追随者,他们不断前进。《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话剧实践团成员,讲述了团队秉承着执着和初心,演绎南航人自己的故事,展现老一辈南航人航空报国的动人情怀,在话剧故事的演绎和精神的传播中,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成长。“军工记忆”军工文化教育专项实践团以采访到的三线军工人真实故事为蓝本创作默剧,生动展示了军工人忠诚、坚守、执着、奋进的精神,展现了南航青年在行走的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把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追求。
最后,柏茂林进行了总结点评。他高度肯定了我校思想教育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的探索。他指出,同学们学习红色文化,牢记责任使命,让榜样变得可学,让精神变得有样,让理想变得可追;在力行担当的实践路上,同学们推动社会发展,展示了青春的力量;在筑梦三航的实践路上,同学们传承三航精神,体现了南航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担当。最后他寄语青年们未来更加积极投身实践,做卓越的南航人,做出色的江苏青年,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育人的方式,将实践育人作为促进青年从知到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平台,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不断完善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深化育人实效。
今年暑假期间,全校625支小分队、近2万名学子,奔赴全国各地,围绕“理论普及宣讲行动”、“历史成就观察行动”、“美丽中国建设行动”、“专业发展实践行动”、“文化艺术传承行动”、“公益奉献志愿行动”等六大主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立意高远、贴近实际、形式多样、内容务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获得多项省级及以上表彰,在首届“力行杯”江苏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继得到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人民网、中青网、江苏卫视及团中央三下乡官微等国家级、省市级主流媒体和各类新媒体纷纷报道和转载,校外媒体累计宣传报道逾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