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我校按照《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财司函〔2020〕30号)》要求,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
截止目前,学校已发放9批疫情防控期应急困难补助共计42.2万元,受助学生705名;特别通讯补助5.32万元,受助学生532名;留校学生慰问金1.05万元,受助学生27人次;2-3月份国家助学金1604.597万元,受助学生12077名;并联合三大运营商为学生提供20G免费流量助力线上教学。
坚决落实疫情期间各项政策措施
疫情期间,全国高校资助管理中心及江苏省资助管理中心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三大运营商助力“停课不停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国家打出了一套积极应对重大突发状况的资助工作“组合拳”。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工部、研工部、财务处、信息化处的指导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处、财务处收费管理科迅速联动,坚决落实疫情期间各项学生资助政策措施。面对大量工作通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做到第一时间宣传、第一时间解读、第一时间落实,帮助和指导在校和已毕业的经济困难学生共同抗疫、共渡难关。学院资助干事全员在线,保障信息通畅;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情况,保障资助覆盖;财务处工作人员多方协调,保障资金发放。
学校于2月4日紧急启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疫情期间应急资助工作,在学校官微等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关信息,开通应急资助申领通道,资助中心同步做好在线咨询工作。克服人员出行不畅,银行不对外办公等困难,第一批疫情期间应急困难补助于2月11日即发放至受助学生银行卡,为江苏省较早一批疫情补助发放到位的高校。准时足额发放国家助学金,及时公布勤工助学预算,安排勤工助学的工资发放。
精准资助立足学生所需所盼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关怀学生,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时开展调研,依据每日统计上报的学生情况数据和申领补助学生的填报数据,迅速了解患病及家人患病的学生情况、困难学生学院分布及所在地区情况等。线上教学开通后,根据日常经济状况认定、学生所在地区,分类调研各类学生线上学习存在的困难。准确、及时的数据分析与调研为资助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疫情防控期间,我校设立应急困难补助、通讯补助、专属流量福利、留校学生保障资助四类资助项目。应急困难补助对患病学生、家人患病的学生及疫情期间特别困难学生实行重点资助,为了便于学生申请和学院审核,专门设计了手机小程序,学生在家中就可以操作。2月24日,我校全面启动线上教学,为保障教学顺利进行,向532名经济困难学生发放通讯补助,并在信息化处大力支持下,联合三大运营商,向全校师生提供流量礼包。
今年的除夕当天,校领导,学工部、研工部等职能部门领导亲切慰问留校学生,发放年货礼包和过年红包,还首次为留校学生发放元宵节慰问红包。
暖心资助画好育人同心圆
各学院开展了各类“定制版”的暖心资助,如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机电学院、材料学院、理学院为经济困难学生或海外滞留的学生寄送口罩;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临时学习帮扶小组,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宅”课堂,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点对点关心少数民族学生,为困难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视频,帮助他们学习不掉线;机电学院、长空学院发放学院通讯补助;理学院校友设立爱心基金;航天学院设立了学院战“疫”专项助学金;民航/飞行学院搭建“云就业”平台、艺术学院开展“云”求职月讲评、外国语学院定向推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线上指导,帮助困难学生就业等。
在给困难同学发放各类补助金时,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还会给每位同学送上一条定制祝福短信。细节之处温暖人心,在短信发送的后台,经常能够看到学生们的反馈留言:“谢谢南航,也不知道这条短信能不能发出去,感谢!”“感谢学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等疫情过去回到学校,一定努力学习。”……在疫情面前,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心系莘莘学子,学校老师盼望他们平安归来,这本身就是一次感恩教育。
疫情期间,南航受助学子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南航辅导员们“耐心、细心、暖心”,以学生为本,助力完成资助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在各学院的积极支撑,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学校的相关做法也得到江苏资助微信公众号、江苏电视台、荔枝网等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南航师生共同讲述资助故事,画好资助育人同心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学生资助工作全面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面对“疫情”这场大考,南航学生资助“停课不停助”,疫情没结束,防控不松懈,资助不掉线,为递交一份满意的战“疫”答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