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一个舶来品,由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转化而来,一般分为基础系统及应用系统两大体系。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作为一所高校的整体视觉方案,集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是凝聚师生共识、规范校园文化行为、宣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认同感和美誉度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我校2020治理能力提升年的重要举措。2020年6月17日,是南航建设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日子,伴随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正式发布,从此以后南航就有了统一的“南航标”和“南航蓝”,也有了代表南航的“官方品牌”,这是南航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从历史背景来看,南航有着68年的办学传统,每一次跨越式发展的背后都蕴含着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每一个里程碑的实现都体现了以“团结、俭朴、唯实、创新”校风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校训为代表的南航精神。这是时间积淀下来的南航文化成果,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南航精神在一代代南航人身上传承、弘扬。从现实意义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在校园里和工作中的的确确存在着校名校标多种版本混用、乱用的现象。这一现象既让我们感到惊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行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学校发展来看,今年“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系列工程”被列入了学校重点工作,而“校名、校标”等视觉形象识别元素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集中体现着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看得见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景观、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体现着历史的必然性、学校发展的必要性和文化建设的必须性,这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一项重大成果。
充分认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好推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实施。首先,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有利于推动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融合。大学精神是一种隐性和静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如何将这种精神显性化和动态化地表现出来,需要有意识的去经营和思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就是将南航内在精神进行动态彰显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统一的字体、标志、标准色等外在表现,可以充分体现内在的南航精神,使校园内外形成统一的品牌价值观,从而促进南航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的有机融合。其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有利于推动学校建设发展和增强文化品位相融合。文化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但文化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作用,需要人为的规范和引导。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就是规范和引导的有效方式,它将校园里和工作中混用的校名校标进行统一地规范引导,达到视觉上和形象上的共识,既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增强了南航文化的软实力,使得校园文化变的更加立体、鲜活,也变得更加高大上了,真正实现推动学校建设发展和增强文化品位的有效融合。第三,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有利于推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相融合。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今年是学校治理能力提升年,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校园文化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我校治理体系建设的一次有效尝试,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规定》的同步出台既是对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补充说明、也是对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实践指导,必将有效推动我校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有力融合。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实施与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件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把好事办好,不是依靠某个部门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在具体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南航的全体师生都是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宣传员、推广员、监督员和示范员,都是这项工作在本单位贯彻落实的执行者,都有义务和责任了解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相关规范,并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宣讲和推介,让本单位师生知晓并主动使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各单位要针对已经使用的视觉形象识别元素进行自查自改,对于易于修改的及时进行调整,对于不易于修改的可以择机调整更替。与此同时,各单位还应自觉维护系统的权威性、统一性,并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审批机制,对本单位的办公用品、多媒体、环境布置等内容定期审核。
万事开头难。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行初期,必定会遇到荆棘与坎坷,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本着“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钉钉子精神,只要有南航全校师生的全力配合和坚定支持,南航校园的各个角落必定绽放我们专属的那抹“南航蓝”和那款“南航标”。让我们以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发布为契机,继续推动学校文化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高度,开启新篇章,为助力文化南航的传承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