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图书馆:服务教学 融入科研 支撑学科

发布时间:2021-06-24浏览次数:2205发布者:王伟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校开局“十四五”,奋力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决胜之年。为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全方位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和工作经验,在建党百年之际立体展示南航成就、响亮回应南航担当,学校新闻网特开辟“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专栏,刊载各单位在“十三五”期间的作为和成绩,展现全校师生奋发有为、砥砺奋进、志在超越的情怀与担当。


服务教学 融入科研 支撑学科


春风化雨艳桃李,润物无声助学研。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文化建设重要阵地,五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校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具有一流声誉的大学图书馆”目标,本着“服务教学、融入科研、支撑学科”的服务理念,对标一流,真抓实干,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在资源配置、服务创新、阅读推广、新馆建设等各个方面坚实地踏出每一步,坚定地迈向一个个新的台阶。


优化资源结构,建设一流的资源保障体系


资源是图书馆的根基所在,也是学校教学科研赖以生存发展的厚土。五年来,图书馆紧密结合学校的学科发展需求,坚持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并重,持续加大电子资源建设力度。目前,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到299余万册,电子型文献资源总量达127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60余个。同时,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情况,图书馆合理制定资源建设方案,重点保障学校的优势学科及潜力学科的资源配置。


馆藏资源发展示意图


为保障学校特色学科发展,图书馆进一步加强特色文献的采集和收藏,打造特色鲜明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先后建设了“南航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航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南航文库”“南航会议”等特色库。为配合南航直升机协同创新计划等重大特色项目的发展需要,“直升机特色资源库”“南航机构知识库”“南航发动机图纸数据库”也先后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建设的“航空发动机知识服务平台”,聚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助力我校在航空发动机方向的基础研究,为我校航空航天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


特色数据库揭牌                      机构数据库平台


强化服务能力,创建一流的多层服务模式


图书馆作为服务部门,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五年来,图书馆着力强化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模式。


在基础服务方面,随着文献资源量的增长,读者阅读行为的变化,图书馆优化工作流程,不断调整、改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根据三校区院系的布局,调整优化资源的区域配置。在提供查询、借还、下载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在三校区建立了融自主学习、资源发现、研讨交流、文印服务为一体的学习共享空间,满足读者多元化信息需求;同时建立了无线网软硬件服务平台,实现全馆无线网络覆盖。


在学科服务方面,图书馆围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的关键点,定期为学校发展计划处、人事处以及学院等部门单位发布系列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完成70余份科研评价报告,通过详实可靠、客观科学的数据和图表,帮助相关部门和单位客观地认清我校学科发展现状,发现与同类高校相关学科相比形成的优势与劣势,找到或挑战潜在的竞争对手,寻找或引进国际合作伙伴等方面,起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于2017年成功申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智库评价中心,2018年加入工信智库联盟,2019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研究成果连续两年(2018-2019年)荣获江苏省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和华东地区科学技术情报成果二等奖,2020年获华东及江苏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名列华东地区高校首位,2019年被中国智库索引评为信息与科技领域智库Top5;图书馆学科评价团队荣获“2016校园年度人物”提名奖。


学科评价团队


在专利服务方面,图书馆成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获批加入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开设《专利检索与分析》《知识产权》等课程,嵌入本科生、研究生公选课和情报学专业课,举办专利系列讲座,邀请专家报告,组织数据分析与利用研修班、企业宣讲、策划知识竞赛等方式,形成不同主体、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针对性培训体系,创新专利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9月,我馆获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基地。辅导学生参加第二、三届“中山杯”江苏省大学生专利利用大赛,分别获得最佳组织奖和4个单项奖。多项工作被省专利信息中心总结为工作亮点,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江苏省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基地项目验收。相关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


我馆获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基地


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图书馆承担面向全校本科生及留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公共选修课,以及面向研究生的“科研信息素养”公共选修课。图书馆以校教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契机,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模式改革,建成含6个专题25个授课课件、9个预习课件以及教学大纲、教师团队、试题库、教学资料、活动等内容的网络精品课程网站,项目顺利通过中期检查。教学团队通过腾讯会议、录制视频、学习通等方式,结合精品课程网站,顺利完成在线教学、在线互动、在线考试和在线监考等任务。五年来共策划组织线上线下讲座200余场,参与人数近2万人,受到师生广泛赞誉。2018年获江苏省高校图工委情报咨询优秀案例奖;2019年与江宁区“云舟杯”高校信息素养大赛合赛,选拔和指导代表队,获得组织奖、二等奖和14项优秀奖;2020年“高校科技情报培训创新模式与实践研究工作”获得江苏省科技情报成果优秀奖。


助力书香校园,构建一流的阅读推广体系


图书馆依托馆内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高素质阅读推广团队,构建了以日常图书推荐、羲和读书会、各类专题书展等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空间资源推介系列活动为基础,阅读素养讲座、读书沙龙为依托,读书节、暑期阅读训练营等品牌活动为抓手的立体多层阅读推广体系。五年来成功举办五届南航读书节,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我馆推出以读攻“毒”线上专题阅读活动,推荐多期抗疫主题图书,以“读书战‘疫’,图书馆与你相‘阅’同行”为主题,推出“云上”读书节,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此外,依托阅读推广团队,图书馆开展南航达人说、品书汇、音乐讲座、专题书展、暑期共读营、留学生阅读、主题放映等活动。活动得到学生积极参与和响应,五年来,开设了各类阅读推广活动500余场次,参与读者10000余人次。 


“4·23”读书节活动


在全体馆员的不懈努力下,阅读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2月,在图书馆的努力下,我校获批江苏省首批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荣获2018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多项案例荣获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优秀案例,东华读书社荣获全省阅读推广优秀社团,入选全国阅读推广之星“优秀社团成果展”,进入全国前50名。

 

谋划新馆建设,打造一流的图书阅读环境


按照学校“一校两地四区”规划部署,图书馆提前部署、做好谋划,在空间布局、资源建设、设备采购、技术保障、环境营造、馆员培训等方面精心制定并落实运行方案,确保天目湖校区馆在2019年9月新学期顺利开馆。首次采用RFID、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电子书借阅机、智能书柜、朗读亭、图书杀菌机等设备投入使用,让读者体验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


天目湖校区馆先进设备


按照学校规划部署,图书馆配合天目湖校区新馆建设。参加概念方案情况汇报,确定设计方案。同时,加大过渡馆内文化建设力度,在馆内设计文化墙,融入校风、校训等南航元素。目前,图书馆正密切配合天目湖校区进行过渡二馆(天目书院)的前期设计工作,预计将在2021年5月前投入使用。


天目湖校区新馆设计效果图

 

五年来,通过全体馆员的不懈努力,图书馆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图书馆先后荣获“首批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图书馆学术能力排名(LIS指数)在国内高校排名中位居前列。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图书馆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扮演好“桃李春风,润物无声”的角色,继续加大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力度,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为我校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和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