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我校举办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与无人机应用创新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06-10浏览次数:860发布者:王伟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6月2日下午,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海事局、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联合主办的“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与无人机应用创新”研讨会在南京海事局海巡指挥船上召开。中国工程院樊邦奎院士、陈志杰院士以线上方式了参与研讨并作主题发言,副校长吴启晖和江苏联通总经理彭胜军分别代表主办单位作了发言。



会上,吴启晖代表主办方回顾了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前期工作取得的进展,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服务、数字治理等展望了低空经济未来发展,强调了“感”“传”“算”“控”一体化背景下无人机在长江低空智联网研发、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空域使用管理创新、长江海事巡检治理等方面的作用,介绍了下一阶段试验区发展重点工作,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加强低空智联基础设施及监管平台建设、提升低空运行管理能力,协同军地校企推进低空智联网建设和无人机应用场景开发,加速试验区联动片区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拓展,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无人机品牌特色把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打造成为低空新基建、低空新经济、低空新业态的旗帜和高地。



彭胜军代表主办方致辞并介绍了中国联通在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围绕实施国家新基建战略部署采取的重要举措,樊邦奎、陈志杰两位院士就低空智联网建设、低空经济和无人机应用融合创新作了主题发言,东部战区空军参谋部航管处等二十多家单位代表分别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及实际经验作了交流发言,江苏海事局一级巡视员翟久刚就研讨情况作了总结。



研讨会期间,我校长空科技公司以实时在线方式演示了基于5G低空智联网的无人机远程异地起降。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FG20M无人机,将5G云控制平台设置在会场,形成一个移动的控制中心。本次航行从南京八卦洲出发至兴隆洲,全程18km,跨过跨江电缆、二桥、四桥,同时控制云平台远程观察栖霞区锚地船只和长江汇兴隆洲航运服务区。会场同步回传的飞行数据和高清视频传输良好,验证了无人机依托5G低空智联网实现远程起降、远程巡检、物流观测和大容量数据回传的稳定性。


与会领导和专家指出,“5G+无人机”对解决长期困扰水上业务应用的岸船通信、空中长距离巡航控制和实时图传等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为海事“陆海空天”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创造了基础网络通信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远大的市场前景,合作单位要共同加快推进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和无人机应用创新,打造全国低空智联网及无人机应用示范场景,并积极向长江全流域复制推广。


本次研讨会由南京海事局局长葛同林、江苏南京无人机飞行基地顾问刘杰主持。军航,省市工信、交通、海事部门以及无人机系统研发、制造、应用和空管、江苏南京无人机飞行基地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江苏南京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部分成员单位出席会议并进行了交流研讨。我校无人机研究院、民航学院、长空科技公司参加研讨会。



按照学校确定的“事企分离、双向赋能”无人机研究院改革总体原则,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军地校企等单位在低空智联网建设与无人机应用创新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圈。在浦口区政府的支持下,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与南京联通等单位联合搭建了全国首个全空域5G低空智联环境,形成“一地七场三空域”的格局,已成为江苏省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引多家无人机企业共同参与低空智联建设,推动无人机产业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