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建校70周年之际,“智汇南航·职启未来”2022南航毕业生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我校将军路校区举行。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方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主任贺飞、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副院长王波兰、中电国基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55所常务副所长付兴昌、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以亮、吉利沃飞长空总裁兼首席科学家郭亮,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参加活动。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由学生处副处长、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王霄主持。
刘宇雷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长期以来对南航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作题为《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答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南航问卷”》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有关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为我校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上迈出更大步伐指明了方向。他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介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阐述了南航“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办学使命,符合国家急需、科教产教融合、“三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覆盖生源选拔关、培养过程关、输送出口关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培养机制。他表示,我校将立足建校70周年新起点,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优良传统,突出航空航天办学特色,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担当,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方伟对我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作了题为《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构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精神家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初步体会》的线上主题报告。他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的报告精神,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存在的困境与问题以及当前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危机与挑战。他指出,面向新时代,要引导大学生在家国情怀中培养情感归宿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践行文化认同感,在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担当中实现人生价值感,在超越功利的审美境界中收获生活的幸福感;要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中,找到本真的存在意义,超越人生的有限性,完成“小我”到“大我”的飞跃,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要把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生涯教育的价值取向,把“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涯建构”作为生涯教育的本质内涵,将“人的优秀文化习得”作为生涯教育的必由之路,将“人的品德与能力”作为生涯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指标,努力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精神家园。
企业专家报告环节,6位企业领导、行业专家分别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做主题分享。贺飞介绍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人才培养新趋势,阐述了航空强国所需的人才新特质,对校企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出建议。王间从把握青年群体特点、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等角度,提出要提前深入开展职业引导,深化职业生涯教育改革等建议。王波兰结合自己职业选择和人生经历,鼓励青年学子汲取前辈精神,立足国家需求,扎根航天事业,成为胸怀“国之大者”的优秀人才。付兴昌结合国基南方、55所发展历程,介绍了国防科技单位打造新时代人才工作体系,构建“四强四新”的国防人才培养模式,着力锻造科技人才主力军的新征程。陈以亮介绍了国防军工行业发展趋势,鼓励南航学子将个人职业生涯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并对学生成长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郭亮介绍了沃飞长空聚焦低空出行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布局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并对全面深化与母校的校企合作表达了期待。
会上,刘宇雷代表我校向与南航合作密切、吸纳毕业生数量最多的用人单位代表颁发“南航大学生就业最佳战略合作伙伴”奖杯。
本次论坛以南航校庆70周年为契机,邀请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38家重点用人单位参会,主要聚焦毕业生职业发展主题,共同研讨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构建就业育人新格局,是我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矢志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使命担当的具体实践。学校将持续聚焦学生职业发展,瞄准国家和行业人才需求,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红色基因和蓝色梦想的栋梁之材,以高质量人才培养赋能高质量发展。
17家用人单位代表、我校教务处、学生处、研工部、校团委相关负责同志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现场参会,21家外省市用人单位代表线上参会。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及学生代表在线观看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