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我校举办第二十届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04-06浏览次数:806发布者:王伟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近日,第二十届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江松院士、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40余家单位的近50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教授、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汤华中主持。本次研讨会由我校数学学院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




大会主席张平文首先介绍了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42年的发展历程,对承办、协办本次会议的10家高校及科研院所表示了衷心感谢。



江松表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壮大,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已成为计算数学界备受关注的学术盛会,流体力学作为计算数学的重要分支在航空、航天、能源、核爆模拟等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计算流体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要抓住发展契机,为我国流体力学与数值方法的创新研究增添新的内容与活力。



单忠德在致辞中向各位代表们齐聚古都金陵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南航数学学科的发展脉络及我校一直以来大力发展基础学科的举措。他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我校加快构建并不断完善“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的高标准学科布局,实施“理科卓越工程”,成立数学学院,鼓励数学学院与工科学院交叉融合,着力提升基础学科整体水平,赋能基础学科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接下来,他还回顾了30多年前的第四届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与南航的渊源,并表示此次研讨会再次在南京举办,各方学者一起深入交流、深入研讨、深入合作,必将对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最后,他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航数学学科发展的各兄弟单位表达了感谢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分为上午的大会特邀报告和下午的分组交流报告。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艺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袁先旭、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晓雷、北京大学教授张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晚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许现民以及我校教授朱君受邀分别在大会上作了特邀报告。另有高精度数值方法、数值方法理论和应用、空气动力学模拟、复杂流动数值模拟和大气、海洋与环境模拟五个专题的136个分组报告在五个分会场同步进行。



本届会议由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承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南昌航空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学院协办。


南航数学学院的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究团队经过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支“三航”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该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结合我校“三航”背景,开展了超音速飞行器、航空发动机、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等领域复杂流动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团队专注于发展原创型、实用型的高效、强稳健的高精度算法,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提升了数学学科在计算流体方向的整体水平,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