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南航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工程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3-09-09浏览次数:527发布者:王伟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并向全国广大教师送上节日祝福。习近平强调,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南航作为“工信七子”高校之一,广大师生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发南航师生广泛热议。


校党委书记 郑永安: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深入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和国防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让同为“工信七子”高校之一的南航倍感振奋、极为鼓舞。作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南航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扎实成效,坚持把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根本保证。学校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部署,矢志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担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紧扭住“一个中心,五路并举”的战略布局,践行落实“注重高质量发展,注重系统性发展,注重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大力弘扬传承“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优良办学传统,持续擦亮鲜明军工底色和工信特色,坚定在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展现更大担当,奋力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更大作为,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贡献更多南航智慧和力量,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自身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 单忠德: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关怀,体现了对工信部直属“工信七子”高校的殷切希望。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南航重要勉励精神贯通学习、统筹贯彻,一体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加速加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传承发扬优良传统,始终坚持航空报国、贡献国防,不断厚植国防底色、工信特色,进一步强化全校办“三航”、强“三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完善面向国家急需、科教产教融合、南航风格鲜明的精准育人体系。要坚持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瞄准“四个面向”,紧贴强国强军需要,以“五十百千人才工程”为牵引,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勇当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要坚持深化科教产教融合,积极探索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以国家级创新机构、校地研究院、校企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等为支撑的融合发展新生态,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多作贡献。


国家教学名师、副校长 施大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对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嘱托,也为部属高校发挥行业特色办学治校指明了方向。作为同为“工信七子”的高校,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勉励,坚持发挥“三航”特色优势,深入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优质科研资源、产业资源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转化,强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加快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努力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上作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吴启晖: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强国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对包括南航在内的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和高等教育战线的激励和鞭策。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继续强化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双一流”建设导向,按照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深耕航空航天国防科技领域,强化特色引领、信息赋能、交叉融合,着力打造国防特色学科高峰,有效提高装备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努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南航智慧和南航力量。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 王晖:在我国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并为全国广大教师送上节日祝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工程的重要讲话,饱含了对高校教师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南航作为“工信七子”高校之一,有着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和蓝色梦想,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扬“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优良传统,系统开展“一节六仪”师德涵育,全生命周期教育培训、多元化教师评价、个性化典型选树等全方位赋能教师成长与发展,着力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担牢“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职责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大先生”,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陈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工信部所属高校的高度认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我们更加坚定“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南航研究生教育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国防特色为引领,创新实践为驱动,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四个面向”,坚持服务国家急需紧缺和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相统一,以创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为突破口,强化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有组织科研与有组织人才培养相结合,着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教务处处长 孔垂谦: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防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工信部所属高校的高度认可,也为学校培养国防拔尖人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迎接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牵引,大力实施“本科教学提质创优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积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持续推动产教科教协同育人,一体化建设“名师-名课-名教材”,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 朱建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时勉励高校要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强国建设再立新功。同为“工信七子”高校之一的南航,是新中国自主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我们将始终坚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担当,坚持“强教必先强师”,以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推进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教师发展与培训工作,持续增强教师立德树人责任感,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为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航空学院院长 魏小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重大关切令人振奋,特别是对服务支撑强国强军建设的科技工作者而言意义更加重大。面向未来,航空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开展前瞻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用自主创新铸牢强国强军之基,用有组织的科研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谋发展,凝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持、人才支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再立新功。


首届“工信杰出青年”称号获得者、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 刘向雷: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强调,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作为南航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培养大批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以科技强国为己任,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矢志创新、锐意进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奋斗。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国家教学名师、机电学院教授 朱如鹏:今年的教师节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潜心教书育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发扬我校航空报国的优良传统,紧贴直升机传动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支撑国之重器、国防装备发展。


“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者、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李雪梅: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和激励。作为新时代的南航教师,我们要牢记”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光荣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担负起教育强国重任,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同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心做事,勇于创新,勇于攻关,开展水伏学国际前沿研究,用高水平基础研究支撑国之重器,赓续红色血脉,铸就蓝色梦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南航智慧和南航力量。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王群伟: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充满了对青年一代的殷殷嘱托和无限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南航与哈工程同属“工信七子”高校,有着共同的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作为南航教师,要立足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优势,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传播科学原理、专业知识,也传承报国之志、蓝色梦想,把青年学生一代培养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这是南航老师应有的担当,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 陈金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这为推动航天学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航天人,我们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双重使命,要心怀“国之大者”,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人才培养主阵地、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航天学院全体师生一起,为学院发展,学校建设,为实现航天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航天学院教授 康国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再次坚定了南航人“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担当。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下,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坚守三尺讲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潮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在当前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新产业发展背景下,我们将以产业发展需求建专业,以技术发展改内容,做好新工科建设,服务支撑我国航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航天科技向“无人区”的迈进。作为“工信七子”高校之一,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进航天强国建设,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


2023年新进教师、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青年教师 赵晓明: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令我深受鼓舞。南航和哈工程同属“工信七子”高校,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致力于解决我国新能源技术特别是光伏技术领域的难题,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空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汪国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作为“工信七子”高校的一员,南航拥有与祖国同向同行的红色血脉。作为南航青年,我倍感骄傲,同时也必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树牢科技报国志,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强国强军需要当中,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将内心的澎湃动力转化为奋力拼搏的青春实践,为解决国家空天事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提供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自动化学院2020级本科生 徐通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对新时代的青年寄予殷切期望。作为南航自动化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倍感骄傲和自豪。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嘱托转化为不断前行的动力,弘扬南航优良传统,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努力在控制领域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实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