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25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我校再获优秀等级,并于“十四五”期间第四次获此佳绩,成为工信部部属高校及江苏省内高校获得优秀等级次数最多的高校之一。本次评价考核共有26个部门344家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将其作为提升办学效益、推动科教创新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推进相关工作。
大格局管理谋篇,强化系统布局
学校将开放共享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不断巩固“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牵头,二级单位负责”的共享管理机制。同时,将激励共享纳入资源配置改革,深化校-院-机组三级管理体制,构建“一院一策”管理模式。职能部门多方位协同,将仪器共享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学院KPI考核点和政治巡察观测点等,压实共享责任。
聚力服务核心区,打造高效生态
学校依托数智化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赋能科技资源精准配置,实现仪器设备“一键预约、在线支付、日常监管、数据溯源”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实施“线上+线下”双轨共享服务模式,自研定制计时终端,进行设备常态化巡查,定期发布使用情况预警名单,确保大型设备100%开放共享,100%线上运行,近一年来服务用户新增30%。
全区域产业开放,构建多元网络
学校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与工信部部属高校共同发起成立“G7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联盟”,与G7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体系,形成了设备共享、标准互通、人才联培的协同发展生态。此外,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共享新模式,构建“企业命题、南航解题、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目前,已服务200余家高校及科研机构,支撑1584项企业技术攻关项目。
学校将以此考核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资源潜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