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德明带队来校调研,召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接会。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方中友,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任李昌训,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施军,市科技局局长赵成军,我校党委书记甄良,校长姜斌,副校长徐正扬,校长助理崔海涛出席会议。

姜斌代表学校向吕德明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学校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南航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环,为此学校将“探索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通过多项举措显著提高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收益,有效激发了教师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面向未来,南航将持续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更多创新成果扎根南京、落地应用,为地方产业提档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甄良向南京市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作为立足南京发展的高校,南航始终将服务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办学任务,近年来与南京共同打造了一系列高能级的平台载体,转化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南京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他指出,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好江苏、南京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要求,围绕南京重点产业方向,整合学校核心科研力量,加强与南京市相关部门、重点园区协同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助力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为江苏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作出新的贡献。
吕德明表示,作为新中国自主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南航始终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了一大批支撑航空航天事业及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才。他指出,校地合作始终是市委、市政府摆在突出位置的重要任务,南京高校的科教资源、南航的科研成果,是南京产业升级、产业强市建设的强劲动力。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小分队要主动靠前、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最大程度发挥在宁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更深层次提高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衔接的紧密度,持续激活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目标贡献南京力量。希望学校围绕我市“4+6”主导产业攻坚突破和新赛道布局培育,找准校地合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聚焦“卡脖子”难题和行业共性技术,取得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在宁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更好助力南京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双向奔赴”,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和需求对接机制,推动校地联系制度化、精准化,让学校的创新资源供给与南京的产业发展需求能够高效匹配、精准耦合,合力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会上,赵成军汇报了市领导联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小分队成员情况及工作职责。徐正扬汇报了我校科研及成果转化情况。
会前,吕德明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实地调研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听取学校在校地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做法举措。
南京开发区、白下高新区、雨花开发区、江宁开发区、浦口高新区、六合高新区、溧水开发区、生态科技岛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小分队成员,学校党政办、研究生院、学生处、科研院、资产经营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