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群组织
>
行政机构
>
直属单位
>
学院设置
师资队伍
>
高层次人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9
06月
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一行来我校调研
6月16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莉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调研组组长胡士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柏林教授(空军勤务学院)、马贵春教授(中北大学)、陈仁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位委员来我校调研航空航天类一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情况。副校长施大宁、教务处处长孔垂谦、教务处副处长刘长江,以及五个航空航天类一流专业负责人、核心课程责任教授及相关学院教学院长参加了调研,会议由孔垂谦主持。施大宁对刘莉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教指委对我校专业建设给予的长期指导和支持。他表示,我校将继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航空航天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孔垂谦介绍了我校一流专业建设总体情况、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特色。刘莉高度肯定了我校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她强调,南航是全国航空航天类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最多的高校,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她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梳理出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及其核心知识点,并为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充分覆盖重要知识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会上,我校飞
18
06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攥指成拳 打好一...
“原来我们是一根手指,现在是五指攥成拳,精准发力,打得更响亮,打得更漂亮。”前任常务副院长周建江教授笑称道。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学院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系统谋划,练就了以师资引培为牵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合作协同发力的五根“硬手指”,“五根手指”单独看根根有力量,攥在一起就成了“铁拳头”,打出了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开花的新局面。2016年,吴启晖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信息与通信工程获批国防特色重点学科。2017年,王成华教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潘时龙教授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电磁频谱空间认知动态系统实验室”获批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吴启晖教授牵头项目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18年,王成华教授负责的《电子线路》课程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朱岱寅教授牵头项目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朱岱寅教授牵头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本学科国家奖的突破,他同时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潘时龙教授牵头的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软科排名从2016年
18
06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国际合作处:好风凭借力,阔步更前...
“十三五”期间,学校国际合作工作紧密围绕学校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和“一个中心、五路并举”的战略布局,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高站位办学治校、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标准学科布局、高质量科技供给、高品质校园生态”的“五高”新格局,以开放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以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国际化视野汇聚全球英才,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主动求变,国际合作网络布局更加合理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围绕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学校国际合作工作以“联通国际,助力发展”为使命,不断优化全球战略布局,积极与国际高水平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学校与177个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俄罗斯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法国民航大学、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等16所海外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学校国际合作伙伴的层次提高,稳定北美、发展
18
06月
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看南航人使命在肩,逐梦空天!
今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运行在约390km的近圆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南航师生集中观看了此次发射 今日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央视直播特别节目中,正在我校航空航天馆观看直播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核技术专业学生与央视演播室嘉宾进行了交流互动。主持人还与现场嘉宾、我校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1999级校友仲伟巍进行了互动,并提到了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校友,有没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18
06月
“在灿烂阳光下”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育节目暨欢送2021...
“在灿烂阳光下”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育节目汇报 暨欢送2021届毕业生文艺演出成功举办 2021年6月16日晚,“在灿烂阳光下”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育节目汇报暨欢送2021届毕业生文艺演出成功举办。江苏文学艺术界党总书记水家跃、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单忠德、纪委书记杭育新、副校长施大宁、党委副书记陶勇、刘宇雷,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晖,以及相关部处、学院领导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与江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用学校美育成果汇报的形式,向党献礼,为党庆生。 第一篇章中的舞蹈《那年剪短发》、男声小合唱《游击队之歌》、舞蹈《八女投江》、女声独唱《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作品赞颂了党的百年风华。 第一篇章 百年风华 第二篇章中的剪纸与舞蹈、民乐重奏《茶马》、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以及我校兼职教授、戏曲梅花奖得主石小梅、孔爱萍带来的昆曲《牡丹亭》选段,体现了我校美育工作的点滴渗透,展现了广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第二篇章 春满校园 第三篇章中的女声小合唱《春天的芭蕾
18
06月
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全国课程思政建设一周年巡礼
17
06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研究生院/研工部:立德树人,追求卓...
“十三五”期间,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为主线,紧密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一、优化资源配置,研究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实现双增长: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从7612人增长至12461人,增幅达到63.7%;录取人数从2359人增长至4036人,增幅达到71.09%。博士生录取人数从416人增长至655人,增幅达到57.45%。我校在2016-2020连续五年获评江苏省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硕士招生通过实施“优质生源工程”“专项奖励计划”“创新英才计划”,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持续加大“硕博连读”研究生的选拔,博士研究生招生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双一流”生源规模较“十二五”末增长43%。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坚持“突出质量、服务需求”的原则,按照“五个倾斜、一个加大”的思路分配指标,即通过向高峰高原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重要基础学科等倾斜、向高质量人才培养倾斜、向高水平科研成果倾斜、向高层次人
17
06月
我校举办“榜样•对话”悦享会暨“百年党史中的青年责任”研讨会
2021年6月11日下午,我校“榜样•对话”悦享会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成功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副主任孙敏,新华社江苏分社全媒体报道中心副主任李雨泽,群众杂志社政治处编辑、副编审苏胜利和新华日报社记者韩宗峰等校外嘉宾担任观察员,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校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相关领导,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代表、“毛概集团”成员代表、学生党员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张小斐主持。活动在一段回顾“毛概集团”十周年发展历程的视频中拉开了帷幕。王晖代表学校对“毛概集团”十周年表示祝贺,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对“毛概集团”十年来紧密关注国家时政、以创新形式宣传红色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将红色基因与蓝色梦想深度融合的先进事迹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对“毛概集团”薪火相传和南航学子接续奋斗的殷切希望。随后,“毛概集团”成员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在他们当中,有成绩优异的学霸,也有鼓起勇气走出人生低谷的同学。“榜样•对话”围绕“青年”“担当”“责任”等词汇,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激发了同
17
06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航天学院:聚焦方向 争创一流 为学...
回眸“十三五”,航天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聚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五载砥砺拼搏,几多春华秋实,十三五期间,学院各项事业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绩。一、全面加强党建思政,引领学院发展方向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建水平。坚决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院的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的政治作用得到发挥。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顺利召开第二次党员大会,提出了“三步走”发展规划和“六项工程”,指明了学院发展方向。成立了学生党总支和火星探测器信标项目临时党支部,信标团队获评 “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学院党委制定了各系党支部工作清单、指标体系,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在岗聘中设立教学科研岗(管理型),聘任基层领导干部,保障他们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开启“党建+”全面合作,通过与航天院所的 “党建+教学”、“党建+科研”、 “党建+设备共享”等合作,全面提升党
17
06月
刘宇雷任学校党委副书记 吴启晖任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决定,刘宇雷同志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启晖同志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职时间自2021年5月25日起计算。刘宇雷,男,汉族,江苏海门人,1974年4月生,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研究员。1997年8月参加工作,曾先后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副处长,将军路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吴启晖,男,汉族,江苏南京人,1970年12月生,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0年9月参加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科研部组织计划处处长,学术成果处处长;2016年12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曾先后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22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96
/
62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