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高层次人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3
06月
校长单忠德为天目湖校区师生讲授院士思政公开课
6月20日下午,校长单忠德院士在天目湖校区为近400名师生讲授了题为《发展智能制造与建设制造强国》“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思政公开课。公开课由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主持,天目湖校区管委会、学生处、民航学院、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公开课。单忠德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分析了我国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状况与进程,深入阐述了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对发展智能制造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他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具有独特发展优势,要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不移发展智能制造业,坚定不移打造好人才高地,坚定不移建设好创新体系。他表示,“创新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引进不来的”,勉励广大学子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勇立时代潮头、担当强国使命、创新逐梦远航,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持续推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努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22
06月
党史学习教育 | “弦歌不辍 百年芳华”党史主题音乐会顺利举办
为礼赞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指导理念,传承红色基因,牢筑蓝色梦想。6月18日晚19:00,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主办,自动化学院、艺术学院联合承办的“弦歌不辍•百年芳华”党史主题音乐会在将军路校区东区音乐厅举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斌、校人事处处长、高级人才办主任崔海涛、校组织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胡苹、校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启钱及自动化学院、艺术学院领导和一百余名师生参加音乐会。音乐会现场氛围热烈,座无虚席。本次演出由自动化学院陈复扬教授担任主讲,艺术学院邱爱金副教授担任声乐指导、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田睿担任主唱。音乐会将百年党史与精彩的音乐演绎巧妙结合,将艺术表达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从艺术角度让师生深切感受百年峥嵘党史,为现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而高雅的党史课。整场音乐会策划精心,主题鲜明,由“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篇章组成,用音乐讲述建党初期的星星之火、革命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风雨历程。由板俊荣教授指挥、鹰之歌合唱团带
22
06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 | 人事处/高级人才办:栽大树、育新...
“十三五”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世界各国抢抓发展机遇,国际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为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形势,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落实好创新人才战略规划和资源储备,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主动把握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及“两个大局”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并努力解决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围绕“栽培大树”和“选育新苗”双管齐下的工作思路,着力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以创新驱动力和扩大自主权激发学院高水平师资引育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动能,为学校早日建成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和矢志不渝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1)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正所谓“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学校围绕“一个中心 五路并举”的战略布局和学科特色,以国家级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为重点,不断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实践
22
06月
我校88级校友孙泽洲总师出席中宣部“央企楷模 责任担当”中外记...
“回顾29年的职业生涯,我把满腔热血倾情注入到祖国航天事业发展中来。”“我和我的团队将用我们的努力,使我国的航天器飞得更远、飞得更稳,为国家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以及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见面会上,孙泽洲分享了他在航天战线上拼搏进取、岗位建功的工作经历和体会。作为基层党员,孙泽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航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新时代央企人的奋斗赞歌。Q1孙泽洲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孙泽洲,来自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是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总设计师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总设计师。我是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成为一名航天人。随着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在航天前辈的培养和帮助下,我一步一步地成长。我和我的团队非常幸运,参加到我们国家的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工作中来,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的月球探测任务,同时也完成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应该说,嫦娥一号成功绕月,树立了中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了我们国家对于地外天
22
06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资产经营公司/科管办/秦淮湾区办:2...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关于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科发区〔2019〕116号)“十三五”期间,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南航秦淮创新湾区办公室在学校党委的坚定支持下,砥砺奋进,勇于创新,开展了大学科技园建设。对内坚定改革,优化组织机制,对外开拓进取,汇聚建设资源,将原来陈旧的、功能落后的科技园一条街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基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的主要载体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纵观全国高水平院校,大多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尤其是工信部属高校中,南航是唯一没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高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果断决策全力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并联合秦淮区共建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服务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发展。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建设大事记——1995年,我校科技园一条街建成,沿中山东路和御道街呈“L”形,全长10
22
06月
校党委书记郑永安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6月2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在将军路校区以“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坚定责任担当”为题作党课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主持了专题党课。郑永安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的“六个杰出楷模”,从“为民族立志、为人民立命、为后世立范”三个维度,与广大师生回顾了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引导大家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郑永安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要深刻理解周恩来同志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抱负,重点把握周恩来同志在人生早期历经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最终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艰辛探索过程,从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中汲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与智慧,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郑永安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要重点学习周恩来同志毕生矢志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崇高品质,把学习对标
22
06月
党史学习教育 | 佘明: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编者按: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提升中层领导人员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履职能力,5月26日至5月29日,学校组织部分中层领导人员50余人赴工信部党校开展了第二期“党史学习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效,加强交流,特专栏刊发部分领导人员的学习心得。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航空学院 佘明5月26日-29日,根据学校的安排,我赴北京参加了党史学习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行程很紧,内容很好,收获很大。黄志球副校长在开班式上作了动员讲话,激励大家把握机会、认真学习、提升能力、促进工作;来自学校各单位的“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启迪,进一步增进了思想感悟的交流。此次培训,让我对于党的百年光辉历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两个强国”建设的未来趋势、领导干部的“七种能力”等内容都有了新的理解。其中,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的现场教学更是让我对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曾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
22
06月
荣誉 | 我校在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制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总决赛在青岛落下帷幕。经过初审、现场展示、路演答辩和专家评审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我校选送的5项作品中,共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该项赛事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国内唯一的与教学实验仪器相关的全国性大赛,旨在调动广大教师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技术研究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本次月大赛启动以来,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全国200余所高校600余件作品参赛,经过初赛网评,共有来自140余所高校的351件作品入围决赛。经过现场专家评审、终评答辩,我校航天学院吴云华老师的参赛作品《航天器姿态测量与控制微型三轴气浮台实验装置》获一等奖,并同时在商业路演中摘得铜奖;航空学院刘荣梅老师、能源与动力学院黄向华老师、电子信息学院工程李明磊老师和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陈铭老师的作品均获三等奖;团体总分排名全国前列,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团体奖。项目评审现场颁奖典礼现场我校对此次大赛高度重视,由国资处牵头组织各参赛队伍认真备赛,邀请校内外专家评审,
22
06月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江苏省科协领导一行来我校调研
6月16日下午,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刘兴平、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一行来我校就学会建设、科协发展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副校长许希武、省科协二级巡视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李政、校科协秘书长刘双丽,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许希武对刘兴平一行表示欢迎,并就我校基本情况、学校振动工程学科发展历史、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及校科协基本情况作了简要汇报。他表示,学校历来重视高校科协和学会工作,长期以来对挂靠的全国学会、省级学会给予人、财、物的全方位支持,全力保障学会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南航科协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近年来在学术交流、人才举荐、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中国科协和省科协继续指导、关心我校科协和学会工作。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方首先介绍了学会历史沿革,从学会党建、学术会议、科技期刊、科技奖励、人才举荐、科创中国六个方面详细汇报了学会工作。校科协秘书长刘双丽从科协机构设置、主要职能、特色工作等方面汇报了校科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刘兴平对南航科协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学会工作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
22
06月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副局长吕新明一行来校调研
6月11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华东地区五省一市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为深入了解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进展并进一步指导建设工作,在民航江苏监管局、南京市工信局、浦口区政府等部门领导陪同下,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副局长吕新明一行于6月10日到我校进行民用无人机专题调研,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无人机研究院、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座谈。装备工程部部长/无人机研究院院长赵剑峰主持座谈会。杭育新对吕新明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民航华东局及相关部门给予学校建设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合作共建南航以来,在民航各级单位支持下,我校通过与民航系统单位开展多种方式的深度合作,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凸显了学校民航办学特色。吕新明高度肯定了学校注重校地融合发展并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的理念,对学校积极参与地方无人机产业发展规划、共建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以及支撑南京试验区规划建设表示感谢。他指出,通航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要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促进通航高质量发展。以智慧民航建设为牵引,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26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98
/
627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