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3
12月
我校举办“强国筑梦 大师引航”系列课程开讲仪式暨首届博士研究...
12月18日,我校在明故宫校区科学馆报告厅举办“强国筑梦 大师引航”系列课程开讲仪式暨首届博士研究生创新发展论坛,校长单忠德院士为该系列课程呈上精彩的第一讲。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施大宁,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以及校科协、团委、人事处、科研院、研究生院/研工部、各学院相关领导参加本次活动,开讲仪式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正扬主持。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施大宁为本次活动致辞,他指出,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开设“强国筑梦 大师引航”系列课程、举办博士研究生创新论坛,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并鼓励广大研究生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开展前瞻性的研究,推动知识创新,勉励大家积极投身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早日成为国家亟需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校长单忠德院士开讲“强国筑梦 大师引航”系列课程第一课,以《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与装备》为题,为到场140多位博士研究生讲授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创梦未来前沿课程”。单校长从自身科研工作经历出发,围绕智能制造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国内外智能制造、装备制造的历史进程、发展现
23
12月
校长单忠德主持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现场办公会
12月18日,校长单忠德在将军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就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行工作指导。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发规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科研院、国资处、财务处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结合近年来党中央与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求,从思政课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等方面汇报了学院近年来的工作做法与进展成效,并结合“十四五”规划,分析了学院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与举措。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川就相关内容作了补充汇报。单忠德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直接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学院教学有特色,学科有影响,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序组织和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面向“十四五”,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一是要真学真信真用。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做实,内化于
22
12月
南京市韩立明市长会见“人民科学家”、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
12月18日,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亲切会见了我校航天学院院长、“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南京市副市长沈剑荣、市政府秘书长吴炜、秦淮区委书记林涛,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校长助理刘宇雷、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季海群参加了会见。叶培建院士向韩立明市长介绍了嫦娥五号完美收官的喜讯,以及我国深空探测的后续发展规划。他介绍了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科技创新情况,并展望了南航光学工程学科建设与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的契合点,希望南京市能够积极支持光学工程学科发展,力争产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单忠德院士表示,南航正在按照“一个中心,五路并举”的战略布局,坚持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的理念,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他介绍了我校国际创新港的筹建与规划情况,希望能够以共建国际创新港为契机,深化校地融合发展,为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双方就光学工程学科发展、国际创新港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韩立明感谢南航长期以来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科技人才支持,要求相关部门加快对接,加速推进国际创新港建设,积极探索校地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新机制,实现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21
12月
我校第二十三届“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
创意点亮生活,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12月19日,我校第二十三届“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化节在将军路校区艺术中心小剧场开幕。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党委书记习仁国,我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出席仪式,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丽君,人力资源部部长王海波,党建文宣部部长邵艳,江宁高新区校地融合办主任沈国伟,南京宇通实验学校副校长赵健,我校教务处、学生处、研工部、将军路校区管委会、团委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等近千名师生共同参加活动。扬子晚报“带你逛遍南航招生系列”科技创新专场、紫牛新闻直播平台、一直播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观看量达117.1万人次。伴随着开场视频《挑战·三创·梦想》,本届三创节开幕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创挑梦想”、“创享精彩”、“创赢未来”。启动仪式上,习仁国、陶勇和学生代表共同推动手杆,我校第二十三届“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化节正式启动。开幕式上,习仁国代表冠名单位航空工业南京机电致辞。他表示,南航“三创节”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年都有400多名在“三创节”中获得各类
21
12月
我校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21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雷凡培,总经理杨金成,副总经理钱建平、杜刚,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单忠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副校长宋迎东以及校企双方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杜刚与宋迎东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强化人才交流培养,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双方表示,南航与中国船舶有着共同的事业追求和天然的密切联系。面向“十四五”,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加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为我国海洋科技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共同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船舶集团总经理助理兼科技部主任许淼,综合
20
12月
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2020年12月17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华为云与计算BG Marketing副总裁董理斌、华为南京研究所所长郭坤、华为云与计算BG高校生态总监孙海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周克印、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以及校企双方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郭坤与周克印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仪式由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蕴龙主持。致辞中,施大宁对董理斌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华为科技有限公司长期对南航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指出,在深化新工科教育改革和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行业龙头企业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已成为当前产教融合的重大需求。华为公司在这一背景下与高校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科技人才培养的华为担当。他希望双方能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断深化在人才培养、科研交流等方面对的合作,积极推进新一轮新工科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强国做出应有贡献。董理斌在致辞中对南航向华为输送的人才质量表示赞扬,对近年来校企双方合作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人才是鲲鹏
19
12月
我校召开民航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研讨会
为深化学校民航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民航类学科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民航强国建设,2020年12月16日,我校在天目湖校区召开民航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研讨会。全国政协委员、原民航局副局长李健,民航局总工程师殷时军、民航局人事科教司副司长张静、民航局飞标司二级巡视员涂卫军、华东管理局副局长吕新明、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孙韶华、江苏监管局局长章亚军、民航局飞标司航务处处长陈曦光,我校校长单忠德、副校长宋迎东、校长助理刘宇雷同志出席会议,学校民航战略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其他相关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宋迎东主持。会上,发展规划处处长金科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学校服务民航事业的历程以及取得的成果,并汇报了学校民航特色发展规划相关情况。民航学院、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分别汇报了民航领域研究成果以及未来服务国家民航事业发展的相关规划。与会领导对学校“三航”特色发展以及“部局共建”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肯定,立足所在领域,结合学校特色和实际,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建议:第一,做好
19
12月
我校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接受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考...
2020年12月14日至15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委托,以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哈尔滨理工大学谢志强教授为联合组长的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联合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对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进行了联合线上考查。本次考查是国内首次采用线上方式进行的专业认证考查。副校长黄志球、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领导、认证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联合认证考查的专家见面会和考查意见反馈会。12月14日上午,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联合认证专家见面会在线上举行,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主持会议。黄志球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周克印对学校专业认证的工作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谢志强教授介绍了专家组构成情况、联合考查的目的、任务等。随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蕴龙对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情况做补充汇报。专家组就学校在专业认证方面所做的工作、评教到评学的转变、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形成性评价制度、毕业要求达成机制、企业兼职教师管理、教学经费投入、转专业等方面的情况提出质询,黄志球副校长、职能部门和
18
12月
学术动态丨中国民用航空局总工程师殷时军为我校师生做学术报告
为深化学校民航特色,高质量落实学校民航特色发展规划,更好地服务民航强国建设,应我校民航战略发展委员会邀请,12月15日下午,中国民用航空局总工程师殷时军在将军路校区1号楼4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智慧民用航空运输系统思考》学术报告。原民航局副局长李健、民航局飞标司二级巡视员涂卫军等及相关司局领导,校长助理吴启晖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以及相关学院师生等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吴启晖主持。殷时军立足于我国民航发展的新阶段,阐述了新一轮科技工业革命将给民航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分析了智慧民航的内涵、特征、政策环境及其技术基础,结合核心系统与运行场景,深入介绍了智慧民航的关键技术和主要任务,并提出了“打破行业界限、打破部门界限、做好政策储备”的倡议。历时2小时的报告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加深了师生们对我国智慧民航建设进程与发展趋势的认识,对我校未来开展智慧民航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殷时军同志简介:殷时军,男,现任中国民用航空局总工程师。自2006年加入中国民用航空局以来,先后担任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司长、民航局航空安全监察专员、民航局总工程师等职务,主要从事航空器适航管理、新技
18
12月
我校在全国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中再创佳绩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2020年度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结果的通报》(人社部函〔2020〕120号),我校参评的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均顺利通过综合评估。,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优秀。优秀流动站数量较上一轮评估翻了一番,在工信部所属高校中排名第二,在江苏省高校中排名第三。博士后综合评估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每五年开展一次,评估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度博士后综合评估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6号)的相关要求,学校人事处在寒假期间克服疫情影响,启动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指导设站单位开展自评工作,历时三个多月,并先后对设站单位提交数据和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核查,、统计、反馈与评定,。历时三个多月圆满完成了此次综合评估的材料上报工作。近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下,博士后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2019年和、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2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6
/
63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