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7
11月
校长单忠德受邀参加工信部“十四五”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座谈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北京主持召开“十四五”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座谈会,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十四五”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听取了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受邀参会,并围绕“绿色制造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进行了重点发言。单忠德表示,工信部大力推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总结了我国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发展取得成绩与存在差距,提出了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绿色制造创新机构与云服务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规范等措施建议,并从一个目标、四大任务、五大举措三方面就“十四五”我国绿色制造的顶层设计提出意见,并表示南航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四个面向”,不断提升基础应用研究水平,努力为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制造发展贡献更大的南航智慧与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十三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制造强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到规划、政策、标准各个方面,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17
11月
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校友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16届长江韬奋奖颁奖礼上,新闻脱口秀节目《评新而论》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这个栏目的制片人就是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5届校友寇飞。寇飞是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5届校友,现担任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一部评论部副主任。今年是寇飞从南航毕业的第十五年,他曾作为记者,参与过玉树地震、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国家公祭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他也作为主要撰稿人,参与“庆祝新中国70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及“强富美高5周年”等多个重大时政主题报道。2015年,寇飞参与创办一档全新的新闻评论脱口秀栏目——《评新而论》,寇飞担任制片人,《评新而论》重点关注当下发生、关注度高、争议大、且具有突出典型意义的热点新闻,坚持用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述风格、准确犀利的观点,传递新闻背后的主流价值观。该栏目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新闻名专栏”项目一等奖。寇飞介绍,《评新而论》这样的节目模式和风格,其实是对传统严肃刻板的新闻评论语态的“颠覆”。最大的难点在于脱口秀和深度评论之间的尺度把握,如何把要表达的观点与段子、梗、故事有机融合
17
11月
时文 | 中共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中共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就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担当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站在新征程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建议》的战略部署,奋力谱写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斐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三五”是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第一个关键五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17
11月
我校两项成果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
近日,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评选结果公布,我校冯绍红教授主持的《坚持立德树人、深植国防基因,新时代研究生“三全育人”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和吴启辉教授主持的《信息空天融合 学术工程交叉——电子信息卓越研究生培养体系》同获一等奖,获奖数量和等次位列全省高校第一。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评选实行限项申报,每个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限报2项。经专家材料评审、复评答辩评审,2020年全省共评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16项,优秀奖32项。此次我校推荐申报的两项成果同时获评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上的突破。 “十三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发展主线,贯彻“创新是灵魂,实践是基础,制度是保障,质量是生命”教育理念,强化内涵式发展。学校围绕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化引导,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五年来,共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取得良好示范效应,
17
11月
我校召开讲师引聘自主权工作落实推进会
11月11日下午,我校召开了扩大学院讲师引聘自主权汇报评审会。副校长姜斌、发展规划处、人事处/高级人才办、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务处以及各学院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处长、高级人才办主任崔海涛主持。会上,崔海涛就当前学校落实讲师引聘自主权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目前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理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已立足学科建设方案和师资引聘规划,完成了人才引聘制度体系建设,并依据学科特点制定了分类聘任条件与合规性程序,现已获得讲师引聘自主权,一年来共自主引聘师资21人,落实“院为主体”的人事制度改革成效初显。随后,其他各院就本院开展讲师引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方案、操作细节等内容进行了逐一汇报,并对当前遇到的难点问题和工作建议进行了交流反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国家“破五唯”和“分类评价”相关精神,就淡化论文收录数、SCI指标、第一学历等内容提出了优化建议,并强调围绕学科导向,建立以创新能力、特色、质量、贡献为核心的高水平代表性成果评价标准,以精准引才筑牢高质量发展人才之基。姜斌在总结时指出,学校将扩大学院
17
11月
我校原创微电影《绎航》荣获全省“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微剧大赛...
11月13日,从江苏省第四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之微剧征集展播大赛评审会现场传来喜讯,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出品的微电影《绎航》从16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唯一的一等奖,作品将在第四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闭幕式上接受表彰。《绎航》最初源于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微电影剧本创作征集大赛活动,后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红桂等老师带领大学生团队进行剧本再创作,最终形成拍摄剧本。该剧讲述了我校学生在参演校园话剧《旋翼人生》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终在思政课教师的启发下逐渐生成爱国奋斗精神和航空报国信念的心路历程。作品贯穿了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两个课堂,运用闪回、冲突、戏中戏、时空置换等艺术手法,把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和戏剧艺术的审美功能结合起来,既突出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也体现了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显著效果。作品经过校内外专家多次论证和修改,最终拍摄制作完成,对青年大学生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据悉,《绎航》还与《旋翼人生》话剧组合成功申报中宣部2020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
17
11月
我校2019-2020学年本科生评优评奖公开答辩周成功举行
11月10日-13日,“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2019-2020学年本科生评优评奖公开答辩周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 为了充分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用身边的榜样激励更多同学见贤思齐、矢志奋斗,我校每学年都会举办本科生评优评奖公开答辩周活动,通过公开答辩的方式,给优秀集体和优秀学子一个自我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年度的公开答辩由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兄弟院校专家代表、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组成了专家评审团,同时邀请了来自各学院的学生代表组成学生评审团共同参与评审,学生校园观察团的同学对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各类答辩现场座无虚席,答辩现场气氛热烈,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今年还继续沿用直播的方式,将公开答辩同步放送给明故宫校区、天目湖校区及不能到现场的师生和家长,网络直播同样火爆,线上线下共同感受榜样的力量。答辩人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过去一学年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用精彩的表现圈粉无数。 在学生自主申报、学院推荐的基础上,经各学院上报材料、学校汇总审核,以及紧张、激烈的公开答辩评审,最终18名学生荣获校长特别嘉奖、10名学生荣获园丁励志奖学金一等奖、5支团队荣获杰出
16
11月
我校师生获2019“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
11月15日,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2019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和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莱,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汪国培,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准,团省委副书记张迎春和来自全省高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颁奖典礼,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应邀出席了活动。会上,我校理学院辅导员欧珊和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玉秀从全省参评的107名高校辅导员老师和120名大学生同学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2019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2019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此次评选活动自今年9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省200余名大学生和近1万名辅导员的关注,各高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经过经过材料评审、风采展评、实地考察等多个环节角逐,最终产生“2019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10名、提名奖18名、入围奖40名,“2019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0名、提名奖19名、入围奖30名。典礼现场,葛道凯发表讲话。他表示本次颁奖典礼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和辅导员群体良好的精
15
11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
11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总第167场),在理学院作了题为“科学的皇后——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斌主持,校科协秘书长刘双丽、理学院院长王春武以及学院百余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中,袁亚湘院士从数学的特点出发,通过“美丽”、“真理”、“有趣”、“真难”和“智慧”五个关键词,和在场的同学们讲述了数学之美以及数学在工科专业中的应用。他强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如何在重大科研中实现从“0”到“1”的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根子是要持之以恒的加强基础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理科在重大科研项目中的支撑作用,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国家的基础研究工作作出更大贡献。报告会结束后,在参会领导以及部分师生的陪同下,袁亚湘院士前往我校“院士林”,为他曾经种下的树进行培土,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袁亚湘院士简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数学会首届会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14
11月
副校长姜斌一行出席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年会
近日,2020年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年会暨第二届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在常州科教城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厅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主办,共有来自中国江苏32所高校和英国16所高校的270余名嘉宾与会。会上,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围绕“后疫情时代的跨国科研与教育”“后疫情时代先进制造、环境工程及医疗健康等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主题展开交流和分享经验,还举行了校际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联盟工作委员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等,标志着苏英高校开启了实施高水平合作的新的里程碑。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英国驻华使领馆文化教育处文化教育领事、华东地区主任季佳,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韩九云,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贺兴初,英国驻华使领馆文化教育处教育合作发展主任王海军等出席了年会。我校副校长姜斌、国合处处长张卓、副处长沈敏、人事处副处长黄国平、机电学院副院长郭宇、科研院及相关人员出席了该联盟年会。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发来贺信。贺信希望江苏高校以博采众长的心态深入开展合作,为共建互利共赢的国际交流平台贡献力量。季佳在致辞中表示,基于苏英双方的现有合作,联盟将有助于双方高水平大学携手解决共同面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4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47
/
635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