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09
11月
我校举行2020年新教师培训开班典礼
11月5日上午,我校2020年新教师培训开班典礼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郑永安,副校长施大宁,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院、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各学院领导,2020年新教师校本培训全体学员、2019年校本培训优秀学员以及近一年新进的管理岗和专技岗教职工共200余人参加典礼。启航:牢记使命扬帆远航开班典礼在《南航教师发展三周年记录片》中拉开帷幕,展示了以“启航”“引航”“领航”为重点的教师专业发展“五航培训计划”,回顾了三年来我校开展校本培训的生动实践和创新发展。随后,专题视频《启航,我是南航教师》,介绍了新教师培训中以师德师风教育为核心的五大课程模块,增进了新教师对校本培训内容及规范的了解和感知。2019年校本培训优秀学员代表王瑞瑒老师分享了她参训一年来从迷茫困惑到明晰方向的成长转变和心得体会。引航:团结互助榜样引领相声剧目《引航,南航好老师》以面向骨干教师的“引航计划”培训内容以及疫情期间南航线上教学的故事为脚本,生动展现了一批热爱教育教学、热心课堂革新的“南航教师发展者”们不吝其力,引领身边人,助力同行者
09
11月
时评 | 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高品质规划助推“十四五...
金秋之际,万众瞩目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如期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同样,编制教育事业五年规划也是高校办校治学的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是南航加快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形成高站位办学治校、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标准学科布局、高质量科技供给、高品质校园生态的“五高”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编制好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对学校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学校“十四五”规划已进入攻坚阶段,年底前将完成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学院规划的初步编制。如何统筹推进、谋划好“十四五”发展,在以规划《建议》为遵循的同时,在下一步工作推进中,需进一步处理好以下几个“协同”关系:
08
11月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邱宣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11月3日-4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邱宣带队来我校调研交流。党委书记郑永安、副校长黄志球、校长助理刘宇雷热情地接待了邱宣一行。郑永安对邱宣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深圳市科创委长期以来对南航深圳研究院发展的关心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学校在深圳设立研究院,既着眼于借助深圳优势,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组建科创大平台、产出大成果,以支撑学校一流建设与发展,也需要借助深圳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的精神资源,助力学校解放思想、开放办学、勇创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他表示,在深圳市科创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希望深圳市各级领导能走进南航,了解南航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科创成果,为学校深圳研究院的发展、科技成果在深落地转化、校地校企共建国际化平台提供支持,学校也将充分发挥特色与优势,积极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黄志球全程陪同调研交流。他表示,南航深圳研究院作为南航在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科技载体和产学研平台,自成立以来得到了深圳市以及科技创新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他希望,以此次调研交流为契机,瞄准国家和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问题,依托学校学科、人才、科研的优势,
07
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到校调研
1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莅临我校调研,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李冠宇、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许继金等参加调研,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主持了座谈会。会上,校长单忠德从发展概况、党建思政工作、“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与目标举措等方面全面汇报了学校情况。他表示,面向“十四五”发展,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瞄准“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高起点开启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刘烈宏对我校多年来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及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学校领导班子战略谋划意识强,办学目标定位准,团结奋进富有战斗力,并对我校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高标准谋划“十四五”。密切联系南航实际,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两个强国”建设的能力。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加快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四是进一步关心离退休干部工作。充分发挥
07
11月
校长单忠德赴广东东莞调研
11月5日,校长单忠德带队赴广东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调研,华中科大工研院院长张国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吕兢热情接待了单忠德一行。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发规处、科研院、资产经营公司、航空学院、机电学院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参加了调研。在华中科大工研院,单忠德一行参观了成果展厅,并就体制改革、产业孵化、人才激励政策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张国军介绍了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创立新型研发机构的具体做法,以及工研院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情况。单忠德对工研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肯定,指出工研院探索出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创新模式为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了示范样本,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希望双方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方面密切合作,为服务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果展厅,单忠德详细了解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功能布局、技术服务等情况。吕兢对单忠德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致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
07
11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举行双硕士联合培...
11月4日下午,我校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举行了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的线上签约仪式。我校副校长姜斌、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卓、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德群、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副校长Ken Badcock、商学院院长Gloria Agyemang、商学院国际处处长Hari Harindranath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南航联络部主管Ling Xiao主持。 姜斌首先向皇家霍洛威学院的领导、老师介绍了南航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他回顾了南航与皇家霍洛威学院的深厚友谊,并对疫情之下的英国同仁表达了关切。他表示,该项目的落地将会为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并为今后两校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师生互访等领域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Ken Badcock表示皇家霍洛威学院与南航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此次非常高兴能与南航举行线上签约仪式,希望双方能依托该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继续深化合作。 南航与皇家霍洛威学院代表就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协议进行了线上签约。 签约过后,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卓进行了发言,回顾了与皇家霍洛威学院
07
11月
自动化学院举办“师生从游,筑梦成长”师生对接会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和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学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方案》,11月5日,自动化学院召开“师生从游,筑梦成长”师生对接会,负责联系学院学生的领导老师们和学生对接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校长助理吴启晖、研究生院/研工部、将军路校区管委会/江北国际校区规建办等部门领导、自动化学院领导和对接学生代表三十余人参加了对接会。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成代表学院向全体前来参加对接的领导老师们表达了感谢,并介绍了自动化学院以“领航工程”为代表的师生交流平台运行情况。刘建成书记指出,校领导和部处领导深入联系基层学生,进一步健全了学校全员育人体系,希望本次活动可以推动人才培养取得更大的成效。对接学生班级代表2017级本科生杨嵩林重点介绍了班级情况,并结合与班主任的交流经历,表达了对本次师生对接的欢迎和期待。对接研究生团队代表,2019级硕士研究生安竞轲介绍了自己和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需求,希望对接老师在就业指导、思想引领、心理疏导和导学关系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针对学生代表提出的期望和需求,研工
06
11月
我校校友何湘宁获2020年度何梁何利奖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52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奖。其中,2位科学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0位科学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位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我校78级校友、浙江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何湘宁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的机械电力技术奖。何湘宁分别于1982年7月和1985年3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于1989年6月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获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奖学金”赴英从事博士后研究。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大会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9年10月成为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现为IET)Fellow。2009年11月当选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Fellow。 何湘宁长期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研究,在电力电子变换拓扑理论和控制方法上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学术成就。他研究发现高增益直流变换电路的多自由度调控机制,创建高增益电路的普适构造理论,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高
06
11月
大连交通大学来我校调研交流
11月4日,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傅利斌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志球,发展联络部、人事处、国资处、资产经营公司、后勤集团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黄志球对大连交通大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南航的基本情况和建设发展成就。他指出,大连交大和南航都属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双方要紧抓行业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他希望两校能够不断加强对特色办学的研究和思考,为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傅利斌对南航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南航取得的办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希望两校要进一步加强交流,拓宽合作渠道,共同推动双方发展再上新台阶。与会人员针对学校人事管理、后勤管理、资产管理、校友会和基金会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06
11月
我校召开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第二次现场推进会
11月4日下午,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第二次现场推进会在明故宫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机关党委、研工部、学工部、保卫部、将军路校区党工委、后勤集团、天目湖校区党工委和各学院分管文化建设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本次现场推进会分为现场参观和交流研讨两部分。 在现场参观环节,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航空学院和机电学院的各类文化场馆,先后前往航空航天馆、航空学院大厅、航宇咖啡厅、数字孪生系统、机电学院大厅、师生共享交流区域等地,深入了解文化场馆的设计思路和文化内涵,亲身感受深厚的人文气息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交流研讨环节在机电学院6201会议室举行,王晖主持会议,各学院负责同志依次分享了学院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研讨会现场,杭育新为获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4个院级党组织和文化建设示范点的3个学院进行了授牌。 杭育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现场推进会是去年第一次现场推进会议的拓展和延续,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久久为功。随后,他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是汇聚南航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力量,需要从南航、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深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4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49
/
635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