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3
10月
我校举行院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和学院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
10月22日,我校举行院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和学院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评估答辩评审会。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遥,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新华日报高级编辑、科教新闻部原处长秦继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李向阳,党政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发展研究中心、天目湖校区党工委负责同志参加评审会。申请参加示范点创建评估的8个院级党组织和3个学院的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汇报答辩。会上,创建单位围绕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文化建设示范点,就创建一年来的开展情况、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汇报。专家评委在汇报内容基础上,对中心组学习的规范性、学习成果转化、特色工作,文化建设中统筹校院文化建设关系、平衡“三航”特色和学院特色文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进一步加强中心组学习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对基层院级党组织的指导,总结梳理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学校于2019年4月启动了院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和学院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12个院级党组织和12个学院入选首批示范创建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创建、培育,逐步形成了
22
10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宣益民捐资设立宣益民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10月20日下午,宣益民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920会议室举行。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宣益民,校党委副书记、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陶勇,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李强,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晖以及有关部门、能源与动力学院负责人出席活动。陶勇主持启动仪式。捐赠人宣益民院士深情回顾了在南航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历程,他表示,自己在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奖励基金的设立也是学校师生一直关心的结果。他希望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能助力更多崇尚科学,执着创新,追求卓越的青年师生,帮助他们勇攀科技高峰,为学校和祖国发展再创傲人成绩。校长单忠德代表郑永安书记和学校向宣益民院士表示感谢。他指出,宣益民院士捐资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充分体现了大师引路的精神风范,其崇高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人深受感动。他希望全体教师要学习宣益民院士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甘为人梯、提携后人的育人精神,鼓励大家奋发进取,凝心聚力,将个人所学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学校“双一流”和“两个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随后,李强与陶勇签署《
22
10月
我校举行“川流不息”爱心公益基金启动仪式
10月20日下午,“川流不息”爱心公益基金启动仪式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820会议室举行。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晖,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川流不息”思政教育团队成员出席活动。陶勇主持启动仪式。作为爱心公益基金牵头人,徐川围绕“传承”“我们”两个关键词,回忆了从到校工作、个人成长以及爱心公益基金从无到有的点点滴滴,表达了他对南航、对思政工作的深厚情感。他希望通过设立爱心公益基金,让更多人感受到思政工作不仅仅体现在课堂里,更要做到学生心里。他希望爱心公益基金能够帮助到真正有需要的学生,积极传播正能量,让爱心接力“川流不息”。随后,团队成员纷纷发言,讲述了他们与“川流不息”团队和爱心公益基金的情缘。校长单忠德代表郑永安书记和学校向徐川及其团队表示感谢。他高度评价了徐川的青年榜样作用,指出“川流不息”爱心公益基金的设立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他高度肯定了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与默默奉献,赞扬团队成员以燃烧的青春汇聚爱心,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以真善美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切嘱托。他希望全体教师要以“川流不息”团队为表率,用坚定的
22
10月
校长单忠德带队赴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研
近日,校长单忠德带队赴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交流,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继超,副总经理范有成热情接待了单忠德一行。张继超对单忠德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表示南航作为唯一一所设有直升机专业的高校,为直升机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创新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希望能够以即将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在直升机旋翼、传动系统等关键领域加强联合攻关,深化项目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将战略合作关系落实落地。单忠德向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期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南航与哈飞拥有航空报国的共同使命与愿景,在人才培养、项目申报、技术攻关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增强战略合作,以共建直升机研究院为新起点,瞄准直升机领域的前沿技术、变革性制造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开展更深入、更广泛、更高水平的协同创新,携手为我国的直升机事业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单忠德与张继超共同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飞直升机协同育人基地揭牌。单忠德一行还参观了哈飞展览室、哈飞通用飞机总装车间等。调研期间,单忠德还受邀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院士大庆行暨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对接
21
10月
时评 | 演绎原创经典话剧 打造“流动的思政课堂”
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话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艺表现形式,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所好的大学,都应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原创话剧。正如《马兰花开》之于清华大学,《钱学森》之于上海交通大学,《罗阳》之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航的原创话剧,源于五年前航空学院学生自编自演的舞台剧《“缘梦”竹蜻蜓》,成熟于去年公演的话剧《直升机泰斗王适存》,完善于今年校庆期间公演的话剧《旋翼人生》,南航人期盼的原创经典话剧在一批批南航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诞生了,可喜可贺!南航是一所“有故事、有作为、有前途”的大学。肇建于抗美援朝烽火炽烈之时的南航,航空报国是其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献身国防是其接续传承的精神传统。作为中国的直升机泰斗,王适存先生是中国直升机专业的奠基者、“直升机旋翼广义涡流理论”的提出者、我国第一部直升机专著《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的编著者和中国第一架直升机“延安二号”研制者。王适存先生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南航精神的缩影和南航文化的基因。通过深入发掘和演绎好王适存故事,编演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创精品话剧,打造具
21
10月
江苏省首部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话剧《旋...
2020年10月20日,江苏省首部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我校原创校园精品话剧《旋翼人生——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在明故宫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首演,献礼南航68周年华诞。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省科协办公室主任范银宏、省科协学术学会部部长李政,秦淮区教育局局长、教育工委书记庄芸,来自南航附属高级中学、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南航附属初级中学、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南航附属小学、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等中小学领导,校长单忠德,党委副书记陶勇,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各职能部处、各学院负责同志,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师生代表近千人共同观看话剧。此次公演特别邀请王适存教授的夫人王韫明老师以及女儿王南之女士参加观演。公演仪式由王晖主持。单忠德向参加公演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主创团队和演职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王适存教授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南航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话剧用艺术的形式、文化的力量展示了王适存教授的崇高品质与伟大情怀,既是一堂直升机专业导论课,更是一堂深刻生动的校史课和流动行走的思政课。每一位南航人都能够从这部话剧中感受到南航师者“
20
10月
我校北京校友会“智汇·融合·梦想”人工智能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校友会“智汇·融合·梦想”人工智能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校长单忠德院士、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校长助理刘宇雷出席了此次活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北京校友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来自上海、四川、重庆、深港澳、南京、广州、无锡、南通等地区校友会代表以及在京100余位校友齐聚一堂,同叙友谊,共谋发展。论坛开始前,87级校友、北京校友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健介绍了北京校友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78级校友、北京校友会会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为北京校友会各分会会长颁发聘书和授旗,并为北京校友会总法律顾问颁发聘书。77级校友、上海校友会名誉会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史坚忠代表兄弟校友会致辞祝贺,他表示北京校友会在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是地区校友会中的典范,他祝愿北京校友会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更多地凝聚在京校友,蒸蒸日上,越办越好。南京高校北京天津校友会联盟秘书长、东南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刘勇介绍了联盟发展近况,他希望能与我校北京校友会
19
10月
我校潘时龙教授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0月18日,第1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在浙江温州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举行。有100名同志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表视频讲话,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郑栅洁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为100名获奖者颁奖。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潘时龙教授获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1987年,为解决科技人才断层现象,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下,中国科协设立了“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每届名额100名。1994年起,由中国科协会同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共同主办,名称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2015年,经中央批准,增设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每届择优评选产生10名特别奖获奖者。2017年,增加共青团中央作为主办单位。近日确定了中国青年科技奖100名获奖人选,答辩产生了10名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人选。简介:潘时龙,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国际光学学会会士(SPIE Fellow),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
19
10月
我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正式挂牌
我校万人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我校2019年申报的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功获批,并于近日正式挂牌。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既体显了我校高层次人才工作又取得新的进步,也是对我校已有高层次人才队伍、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预期成效的充分认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单位除了通过归口管理部门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推荐项目人选外,还可直接向科技部推荐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项目人选,对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工作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将以获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契机,依托“牧星计划”“领航计划”和“长空计划”,加强外部人才集聚与内部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改革人才评价与岗位考核等工作,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创设“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校地研究院等平台,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推进军民融合。通过上述多个途径,形成富有南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人才支撑。
19
10月
我校召开2020年度创新奖专家组评审会议
10月13日下午,2020年南航创新奖专家组评审会在明故宫校区行政楼920会议室召开。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4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53
/
635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