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8
09月
副校长姜斌到无锡研究院调研并参加省欧美同学会主题活动
9月25日,副校长、校欧美同学会会长姜斌到无锡研究院调研,人事处处长、高级人才办主任崔海涛,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胡苹随同调研。省政协委员、无锡研究院院长唐敦兵、部分专职科研人员,以及相关地方领导参加了座谈。姜斌一行首先参观了无锡研究院智能制造实验室、AGV智能分拣实验室、新型超硬磨具实验室、超声精密加工实验室、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实验室,观摩了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应用的现场演示,详细了解了研究院在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成果。在座谈会上,围绕校地研究院专职科研与博士后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校地研究院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发挥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作用等内容,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姜斌指出,研究院要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灵活、地方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专职科研和博士后队伍建设、助力高层次人才成长等方面大胆探索,要充分发挥归国留学人员重要生力军作用,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热情,努力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地方产业升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后,姜斌和唐敦兵还共同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创新创业基地揭牌。下午,姜斌一行参加了江苏省欧美同学会(江苏省留学
27
09月
我校教授荣获 2020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青年科技奖
9月22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2020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上,学院柯世堂教授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在本次评选中,柯世堂教授从全国众多申报者中脱颖而出,经专业领域评审小组初评和奖励工作委员会复评,最终成为了获此殊荣的四位青年科学家之一。图1 柯世堂教授(右二)获奖现场图2 柯世堂教授领奖现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是由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是学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学科前沿的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全国每年评选人数不超过4人。图3 获奖证书个人简介:柯世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破格晋升),民航学院(飞行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012年获同济大学风工程博士学位,先后于东京工芸大学、九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访问交流,担任江苏省风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27
09月
我校45名博士后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结果。我校博士后共申报115项,获资助45项,其中面上项目1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0项,外国青年学者基金2项。获资助项目数占全校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48%,平均资助率达39.1%,资助率和资助数均创新高。获资助的45名博士后来自11个学院,其中航空学院10人,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各7人,经济与管理学院4人、机电学院3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各2人,航天学院、民航学院、理学院各1人。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博士后队伍,人事处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提高薪酬待遇水平,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拓宽职业发展 通道”等多种举措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队伍规模和质量均得到了较大提升。我校博士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逐年增加,获博士后基金数在工信部属高校和江苏省高校中均位居前列,入选博士后人才工程数逐年提高。博士后已经成为学校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新的增长点和生力军。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博士后引进培养新机制,统筹协调博士
27
09月
校长单忠德赴四川成都调研
近日,校长单忠德率队赴成都,应邀出席“创新驱动发展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走访了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会见了部分地区校友会的校友代表。“创新驱动发展两院院士四川行”由四川省委省政府主办,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以及140多位两院院士出席活动。活动期间,单忠德拜访了四川省副省长罗强,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在航空工业、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促进校地深度对接。双方就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了初步共识。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敏、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赵民分别接待了单忠德一行。蒋敏希望双方在人才协同培养、项目联合攻关、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开创校企合作新篇章。赵民表示,双方在飞行器总体设计、控制系统等方面创新资源丰富,期待能够加速资源集聚,更好服务航空事业发展。单忠德指出,双方要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深挖校企合作需求,携手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航空制造装备产业联盟等方面,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赢,为航空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单忠德还会见了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四川校友会会长薛晋川、四川校
25
09月
我校2020级新生野外军训拉练顺利进行
9月21日-22日,秋雨携风,空气中带着阵阵凉意,我校将军路校区和天目湖校区的新生们各自顺利完成了本次军训拉练任务。21日拂晓,当清晨的曙光仍隐没在黑夜之中,将军路校区整个校园还在沉睡时,新生们却早已从睡梦中苏醒。四点三十分,伴随急促的哨声,同学们迅速集合,列阵聚集在西操场。清点人员完毕后,军训旅政委侍旭一声令下,队伍浩浩荡荡地开拔了。此次拉练由将军路校区北门出发,环绕整个翠屏山步行前进,最终自西大门回到校园,全程约10公里。拉练第一项——穿越“染毒地带”。经过迷雾蒙蒙的染毒区时,同学们麻利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井然有序,迅速突破。队伍后面,收容车、救护车缓缓前行,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东方渐露鱼肚白,拉练队伍迈入了翠屏山风景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唤醒了睡梦中的翠屏山。接踵而至的雨点并未阻挡同学们前进的脚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军装被雨水沾湿后,步伐开始沉重,这是一场毅力的较量,同学们互相打气、互相帮助。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率先垂范,始终走在各自队伍的最前方。不知谁突然吼了一嗓子,嘹亮的军歌声顿时响遍山谷,同学们个个怀揣着满腔热血,士气高昂。雨势减弱,行程将尽。清晨的南航校
25
09月
"源头创新 赋能秦淮"—南航秦淮区创新湾区建设正式启动
9月22日上午,我校与秦淮区联合举行南航秦淮创新湾区启动建设暨秦淮硅巷发展推进大会。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市委秘书长蒋跃建,市政府副市长沈剑荣,市政府副秘书长包洪新,秦淮区委书记林涛,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泰,区委常委董涵,以及南京市、秦淮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单忠德、副校长黄志球、校长助理刘宇雷出席活动,资产经营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张泰主持会议。林涛介绍了秦淮硅巷发展推进情况、取得的成果成效及下一步打算。董涵发布了秦淮硅巷高质量发展建设标准综合评价体系阶段性成果。单忠德代表学校发布了秦淮创新湾区规划要点,一是共建“源头创新,赋能秦淮”的创新平台,推动开放发展。二是聚焦“一湾一区”,推进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融合发展。三是创新校地合作、多元融合、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科研创新有机融合。郑永安在讲话中表示,启动南航-秦淮创新湾区、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建设,将进一步延续和巩固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启校地合作发展新征程。学校将坚定不移地以“四个面向”为指引,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深化校地融合、产教融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
25
09月
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 第41届技术交...
2020年9月16-18日,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41届技术交流会在南京市溧水区开幕。本届交流会由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联合中国空天动力联合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院四十一所等单位联合承办。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以“新发展、新需求、新机遇”为主题,立足于国内外空天推进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各类动力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思路和途径,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运作,致力于促进空天动力领域跨界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南京航空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出席了开幕式并致大会开幕辞,单忠德首先感谢与会的专家和领导们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支持,指出本次会议是推动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的发展大会,通过各方合作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意义重大;也是开放创新、开放合作的大会,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更应该加速创新和发展,共同营造创新精神,为空天动力技术装备的研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是开放共赢、服务国家的大会,时代需要我们围绕着共同的愿景的使命,在开放、创新、合作中取得共赢,从而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和国家重大需求。
24
09月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慰问话剧《旋翼人生》演职人员
9月23日,“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话剧《旋翼人生》(原名《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剧组慰问会在我校明故宫校区新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校科协、航空学院、艺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相关领导一同看望了话剧演职人员。慰问会上,话剧导演、原东部战区前线文工团殷弘毅说,感谢学校打造这部体现科学家精神的话剧,在剧本修改和排练的过程中一直被王适存教授的精神感染着。所有演职人员放弃暑假时间,提前返校为这部话剧付出了非常多的体力、精力和努力,相信一定会以最佳的状态和面貌塑造这部南航经典话剧。演员代表艺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青也分享了参加话剧以来的感受,参演话剧的经历对他而言不仅是一堂鲜活的思政课,更是一堂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升表演技能的专业课。王青表示,自己一定会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演出,将精彩的表演呈现给南航师生。慰问会最后,杭育新感谢导演、同学们、相关部门、学院一直以来的支持配合,他强调,王适存教授克服各种困难取得的科研成果,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爱国和报国紧密结合起来的优秀品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南航人。希望同学们全身心投
24
09月
第36届中国直升机学术交流会在江西景德镇顺利召开
2020年9月22日至23日,2020年第36届中国直升机学术交流会暨技术经济融合论坛在素有世界瓷都之称、被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的景德镇顺利召开。本届中国直升机学术交流会是由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分会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景德镇市政府、南昌航空大学承办,航空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出席大会的还有:大会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负责同志,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内航空应急救援、航空产业、通航运营、投融资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此次大会以“直升机应用技术研究”为主题,两百多名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直升机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的时代话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原副主任杨炯将军,景德镇市政协王国华副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单忠德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 单忠德校长首先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所有领导及参会人员表示了欢迎,并感谢了各会员单位为南航直升机专业发展建设做出的贡献。单校长指出,我们应该面向2035年的直升机发展战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形成直升机研发、制造、试飞等的全产业链,以南航牵头成立的直升机研究院为基础,构建多个学术团队
24
09月
中电莱斯党委书记、总经理毛永庆一行来校调研
9月22日下午,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毛永庆带队来校调研。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出席调研座谈会。副校长宋迎东,校长助理刘宇雷参加了座谈。会上,无人机院赵剑峰从部门概况、技术优势及主要产品等方面汇报了相关情况及未来考虑。中电莱斯首席科学家黄强介绍了无人装备领域的应用需求、研究基础及合作意向。座谈期间,与会人员围绕无人装备技术发展、产品研制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毛永庆对我校服务支撑中电莱斯建设发展表示感谢,对我校在无人机系统领域的技术特色、产品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双方要立足长远,为无人装备与指挥系统的深度融合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不断向无人装备技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郑永安代表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对毛永庆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我校和中电莱斯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深厚的合作基础,希望未来双方能以无人机院改制为契机,继续发挥在人才、技术、制度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推进无人装备领域合作取得更大成果。调研期间,毛永庆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无人机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无人机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职能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相关活动。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8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61
/
638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