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08
01月
国内首款!我校设计的四座固定翼全复合材料通用飞机成功首飞!
2019年12月30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设计、重庆通航集团制造的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座固定翼全复合材料飞机NH40/CG231,在重庆两江新区龙兴通用机场成功首飞。此款飞机是国内首款按照23部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复材四座轻型飞机。通航产业前景广阔,通航飞行器需求潜力巨大。南航作为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双一流”建设大学,为通航产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相继开发了AD100、AD200、FT300、AC500等系列轻型飞机。为契合国家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社会需求,2014年,南航在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支持下,自主立项,提出了4座全复合材料轻型飞机NH40的研制计划。2014年中心完成1:5缩比样机试飞;2015年完成水上型缩比样机试飞;2015年3月组建专门研发团队,开始方案设计;2016年,南航与重庆通航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明确飞机型号命名为NH40/CG231,并立即联合开展轻型飞机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由南航牵头负责设计,由重庆通航牵头负责制造、适航取证和产业化工作。南航组建了以姚卫星教授为总设计师的设计团队开展详细方案设
07
01月
我校“水伏效应的发现与水伏技术”入选2019年南京十项重大原创成...
1月2日下午,2020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在江苏大剧院综艺厅隆重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副省长马秋林等各级领导及17名中外院士出席大会。我校郭万林院士团队成员、科研院相关同志,其他在宁高校、院所负责人,重点龙头企业等3000多人参加大会。会上,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骏重点发布了2019年南京十项重大原创成果,展现南京市科技创新最前沿的突破、最硬核的实力。我校郭万林院士团队的“水伏效应的发现与水伏技术”入选了2019年南京十项重大原创成果。此次成果发布是南京市首次发布重大原创成果,主要目的是遴选和展示科学研究中取得的重大发现、重要理论突破、重要方法创新以及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等原创性成果。“水伏技术不受天气昼夜的限制,能够伴随地球水循环以零碳排放稳定、持续的产生电能,并协同解决地球变暖和可饮用水缺乏等人类重大问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交叉学科原始创新成果”。经过多轮评选,“水伏效应的发现与水伏技术”从四十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了2019年南京十项重大原创成果。
07
01月
我校在株洲签约“南方动力”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我校在株洲签约“南方动力”校企协同育人平台2020年1月3日,我校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331厂”)、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608所”)三方共建的“南方动力”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株洲隆重举行。331厂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彭建武,331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唐宏伟,608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缪仲明,608所副所长梅庆以及我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出席仪式,我校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和能源与动力学院负责同志,以及两家单位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共计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签约暨揭牌仪式由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崔海涛主持。会上,我校教务处处长孔垂谦介绍了“南方动力”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情况。此项平台建设是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大背景下启动的,是三家单位围绕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建设做出的积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校企在我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航空动力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唐宏伟和梅庆分别代表331厂、608所对我校
06
01月
我校举办第四届江苏省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讨会
1月5日,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第四届江苏省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省内外十余所学校的150余名教师齐聚我校,共同研讨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事宜。会议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臧斌宇教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胡学钢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崔江涛教授等三位专家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行了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教务处处长孔垂谦、教师发展和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周克印、长空学院副院长孙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赵蕴龙参加了会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兵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陶勇首先致辞,对参会专家和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陶勇书记指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随着国家对本科教学的日益重视,教育部推出了一流专业的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的双万计划。在此背景下,召开算机类专业建设和课程研讨会特别应景应时,希望各位代表在会议期间积极探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积极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改革,取
05
01月
权威发布丨南航2019年度十大新闻
为了展示学校一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2019年度南航十大新闻评选,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综合评议,南航2019年度十大新闻正式揭晓!
04
01月
全球南航人同唱《我的祖国》 央视多频道长时段报道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这首传唱了60多年的经典爱国歌曲《我的祖国》,飘荡在新年伊始的南航校园的各个角落。在南航版《我的祖国》MV中,多位航空航天的总师级校友,校内院士师生,军工单位、海外各地、西部支教的南航校友,通过“北斗卫星”的连线,同唱《我的祖国》,用质朴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MV在学校官微一经推出,快速刷屏了南航人的朋友圈,在全体南航人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央视新闻频道、国际频道三个时间段的全片播放。南航版《我的祖国》MV通过师生、校友代表在校内外标志性场所和重要型号前的演唱,以及学校自主研制的无人机亮相国庆阅兵式、成功发射微小卫星等重要事件,集中体现了我校“航空、航天、民航”办学特色,展现了我校在“三航”领域的重要成就。在片中,通过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的夫人、93岁的王韫明老人第一次乘坐直升机切入,介绍了南航一代代直升机人接续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培养人才、贡献智慧。摄制组专程赶赴江西景德镇602所和昌飞公司,特邀直-10/19总设计师、80级校友吴希明和众多直升机场所校友,一同在直10武装直升机前拍摄。在我校航空航天馆,“八一勋章”获得者、最美奋斗者、南航
04
01月
我校昂海松教授荣获江苏省2019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1月3日下午,江苏省年度科技盛典“典赞·2019科技江苏”评选揭晓典礼在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举行,我校昂海松教授荣获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系贲德院士受邀担任颁奖嘉宾,校科协秘书长刘双丽受邀参加颁奖典礼。近10年来,昂海松教授先后给中小学、市民、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作科普讲座200多场,2019年主编出版《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丛书----航空航天分册》,《科普闻道---航空航天篇》,近几年拍摄视频《科普中国---无人机知多少》等,主讲网络科普视频课《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在军事上的作用》(同时为中共中央党校“共产党员”网络科普教材)、《无人机设计导论》和发表的科普文章等。他的“给我一双翅膀”科普讲座深受广大学生和市民喜爱,他还注重贯穿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中央电视台2019年5月3日新闻联播专访。该庆典自2018年首次设立以来,我校“飞豹杯航模节”曾获首次年度“十大科学传播活动”等多个奖项。此次共表彰了年度十大科普自媒体、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年度十大科学传播活动、年度十大创新创业人物、年度十大科技人物以及年度十大科技事件。昂海松教授简介:【基本情况】昂海松(1947.2-)
03
01月
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成功举行
12月31日,我校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党委副书记陶勇,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到场指导并向全体学生工作人员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东南大学学生处处长秦霞、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处处长杜文清、江苏大学学生处处长杨道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处长董博,以及校学工部、研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担任评委;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和参赛选手的学生亲友团观摩了比赛。决赛包括“初识导员”个人展示、“了如指掌”班情熟知、“掷地有声”理论宣讲和“春风化雨”谈心谈话四个环节。在个人展示和班情熟知环节中,参赛选手以贴近学生的自我介绍和扎实牢靠的基础工作赢得了在场师生的好评。在理论宣讲环节中,选手们围绕“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贯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服务国家需求、培养时代新人”等主题进行了宣传阐述,多位辅导员老师的讲述既立足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事热度,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我校辅导员的政治站位和业务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教授在本环节点评中充分肯定了选手们理论素养,并对全体辅
03
01月
学校召开“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期检查专家评审会
为落实第十六届党委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要求,进一步摸清“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现状和水平,推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新一轮“双一流”遴选准备工作,12月30日至31日,学校在明故宫校区召开“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期检查专家评审会。副校长宋迎东出席会议,中科院院士朱荻、宣益民,人事处、教务处、科研院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参加会议。 评审会上,宋迎东首先强调召开本次“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会是落实学校党委常委会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通过中期检查,能够客观评价“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效,为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新一轮“双一流”遴选做好充足准备,要求各学院、学科展示出真实水平,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切实提高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水平。 各学院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按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文科类学院3个建设类别分别进行汇报,重点阐述一级学科(学院)建设内涵完成情况、标志性成果、标志性科研进展和社会服务典型案例等方面内容,并现场回答了评审专家组的提问。评审过程中,专家组认真审阅各学院、学科中期检查表,重点考察落实队伍、项目、成果“三位一体”的建设情况,着重关注社会服务方面的
02
01月
我校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申报的15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率100%。此次全国共认定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部属高校申报2153个,获批1691个,获批率78.5%。教育部于2019年4月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旨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流专业申报实行限额制,各高校申报专业数量根据本校招生专业数确定,我校只有15个名额。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把一流专业建设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方力量。学校教务处精心组织多场专题培训,精准把握申报政策、科学制定申报策略。各学院细致梳理专业家底、凝练提升专业内涵。经学院推荐、学校评审等环节共遴选出15个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专业经过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严格评审和竞争,全部顺利获批,充分反映了我校长期以来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务实成效,标志着我校本科专业建设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将根据教育部要求,完善本科专业建设三年规划,推动各建设点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等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3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90
/
63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