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高层次人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04
12月
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阎立一行来校调研
12月3日上午,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阎立携省政协科技委副主任汤建鸣、顾汉德、黄华业,工信厅副厅长胡学同等省政协委员一行来校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与新技术”专题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聂宏,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遥,科研院副院长、高新技术处处长沈建新,我校省政协委员、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阮新波,机电学院副院长、无锡研究院院长唐敦兵,统战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胡苹参加调研。阎立一行先参观了校史馆,了解我校发展历史和办学成果,走访智能检测、智能装配、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系统等实验室,现场聆听科研人员讲解,观摩相关研究成果演示,并就有关话题进行深入交流,随后召开调研座谈会。聂宏代表学校对省政协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省政协在学校智能制造研究、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指导和帮助。阎立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办学成就和办学影响力。他指出,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科技发展迅猛,机遇与挑战并存。江苏是科技大省、人才大省,进一步整合资源、集聚优势是从科技大省迈向科技强省的关键。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聚焦科技问题、社会问题建言献策的作用,对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技
04
12月
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三届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专场在我校举行
11月30日,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三届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专场在我校举行。会议旨在推动全省社科理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强理论阐释和学术研讨,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青年学者的力量。来自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120位青年学者以及近百名南航师生汇聚一堂,围绕“新时代·新青年·‘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主题,聚焦理论热点、跟踪实践前沿,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最新成果。会议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我校承办,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出席大会并讲话。 杭育新在致辞中指出,“学术乃天下公器”,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系列论述,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光荣的使命和崇高的职责。青年学者专场对于动员和引导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工作者,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推动全省社科理论界共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杭育新强调,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
04
12月
南航人物丨袁慎芳:为飞机“做体检”的女超人
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整体结构的制造与监测”群体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创新群体”是国家围绕重大方向、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记者近日访谈了群体带头人袁慎芳教授,她也是机械领域首位牵头群体项目的女科学家。群体攻关,让未来飞行器更“智能”在南航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袁慎芳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科研女杰”。33岁晋升教授,44岁时连续入选“杰青”“长江学者”,有一系列辉煌战绩,拥有很多“光环”的袁慎芳本人却显得格外沉静,除了“加急”的语速透露出她“女超人”的本质。记者两次探访袁慎芳都是在周末,只要不出差,她都喜欢在办公室梳理科研和工作的思路。面对记者,她特别想谈谈的,是创新群体未来攻关的方向。创新群体做什么?袁慎芳概括道,“我们将围绕先进飞行器结构的重大需求‘部件整体化、结构轻量化、维护智能化’,在智能制造和智能监测两方面持续创新,力争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整体结构有什么好处?袁慎芳以航空发动机结构创新和技术跨越的核心部件叶盘举例。过去叶盘是分离结构,83个叶片需要一一连接到巨大的盘体。而叶盘采用整体结构后,零件将大幅减少,装
03
12月
我校国际合作科研成果亮相第十届中意创新合作周活动
2019年11月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和意大利教育、大学与科研部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在京开幕。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意大利教育、大学与科研部部长洛伦佐·菲奥拉蒙蒂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意创新合作周是中意两国共同搭建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已成为两国乃至中欧科技交流合作的经典品牌,每年在中意两国轮流举办。2019年是中意创新合作周举办10周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中意创新合作周以“中意携手,创新共赢”为主题,来自意大利150多家机构的300余位代表与中方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企业代表围绕智慧城市、生物医药与医疗设备、航空航天、能源与环保、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设计、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命科学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城市绿色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安全等10多个重点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中意科技合作成果展上全国遴选出的9个现场重点汇报单位之一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汤晓斌副院长向王志刚部长、洛伦佐·菲奥拉蒙蒂部长详细介绍了我校与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帕维亚大学联合开展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放射治疗系统的科研合作进展。中意两位部长非常关心科研成果转化,
02
12月
校党委书记郑永安率队赴苏州大学走访调研
11月29日,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副校长姜斌率队走访调研了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副校长刘标对郑永安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陪同参观了苏州大学校园及博物馆。
02
12月
我校开展省内外三十余所生源基地中学走访交流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生源基地内涵建设,扩大我校的社会影响、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省内外生源基地走访和中学生进校园交流活动。10月份以来,校领导、专家教授和招生老师累计走访省内外30余所中学进行宣传和咨询,接待栖霞中学等3所中学优秀生来访,“走出去”与“带进来”相结合,覆盖学生超过5000人。11月22日,副校长施大宁前往浙江省镇海中学交流走访,与吴国平校长就“双高”对接和合作开展了深入交流。10月13-14、河北招生组曹红建老师前往河北衡水中学、石家庄二中等中学参加大学节活动,进行招生宣讲;10月16-20日,山东招生组张光磊赴山东青岛一中、胶州实验中学等8所中学进行生源基地授牌和宣讲活动;10月18-19日,招办前往河北邯郸一中参加大学节招生宣讲活动;10月18日-20日,四川招生组张利明参加“全国高校与川内中学现场交流会”并宣讲;11月14-16日,招办主任宋凯带队赴河北唐山一中、秦皇岛市一中、卢龙一中进行生源基地授牌、送讲座等活动,中学教育拓展专家李明成教授为秦皇岛一中、卢龙中学分别做科普讲座,取得热烈反响;11月16-17、23-24日,四川招生组沈星教授、程杰夫
02
12月
天目湖校区建设侧记⑥丨教务处:以生为本不忘初心,齐心协力起步...
今年九月,随着首批新生的入驻,我校天目湖校区正式启用,“一校两地四区”办学新格局逐步形成,我校“双一流”建设迈入新阶段,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平台。天目湖校区开学以来,各项教学工作有序、稳定运行,这背后,是一大批自觉践行育人为本理念、心系教学、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南航人的无私奉献。
02
12月
“学生支部党课”展评决赛成功举办
11月28日,“党旗在实践中闪光”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总结暨“学生支部党课”展评决赛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遥,学工部、研工部负责人,思政课教学名师,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学生党员代表合计400余人参加了活动。在展评现场,九名主讲人围绕牢记宗旨守初心、积极作为担使命、对照要求找差距、务实行动抓落实四个主题,结合学生支部及本人开展主题教育的实际,从《香港民主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如何学习摘编》、《探寻初心由来肩抗时代使命》、《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等角度,用理性的思考、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阐述了深化理论学习的思考,分享了参与主题教育的收获,剖析了研究时事热点的体会,展现了我校学生党员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学生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的工作实效。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遥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分别对参赛党课进行了点评。何畏教授认为大学生党课意义重大,她指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大学生要特别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真理引领认知、指导实践”。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遥则对学生支部党课展评的成功举办和主
01
12月
我校召开“理科振兴计划”推进工作会
11月28日上午,为落实学校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进“理科振兴计划”实施,我校在明故宫校区召开“理科振兴计划”推进工作会。校长聂宏、副校长宋迎东,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发规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院、国资处、国合处主要负责同志,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宋迎东主持。 会上,发展规划处处长金科作了题为《精准发力,协同推进——全面实施“理科振兴计划”工作汇报》,重点从前期工作、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分工5个方面介绍学校“理科振兴计划”相关情况,通过实施“理科振兴计划”,促进理学类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并加强对高峰、高原学科的支撑。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分别介绍学院在实施“理科振兴计划”中的学科建设思路、工作进展及举措、实施方案和需求等情况。 会议围绕学校《理科振兴计划建设实施方案》的目标合理性、相关建设工程的可实施性、保障措施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 聂宏指出,根据学校广泛调研和多轮研讨表明,学校要建设强大的工科要有强大的理科作为支撑。他就“理科振兴计划”推进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三航”特色。
29
11月
我校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喜创佳绩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陆续公布了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立项资助情况,我校本年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合计1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3项,青年项目1项),立项总数创下历史新高,在工信部所属高校中位居第一。我校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情况不仅在数量方面实现了增长,而且在学科分布方面也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良好态势。全校共有9个学科类别获得立项,经、管、法学科继续保持相对较强的竞争力,除此之外,艺术学、语言学、马列·科社、体育学、世界历史等学科均有所斩获。从校内单位分布来看,经济与管理学院继续保持优势,获得5项;其他各单位全面开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获得3项,艺术学院获得2项,外国语学院获得2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2项,体育部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是衡量一个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从整体规划出发,不断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组织引导和服务管理,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争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学校具备冲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能力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0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94
/
631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