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6
09月
我校教授获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
9月25日,杭州云栖大会现场,阿里巴巴达摩院揭晓了第二届青橙奖获奖名单。来自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刘哲教授入选。“达摩院青橙奖”于2018年由阿里巴巴设立,评选面向信息技术、芯片、智能科技等基础研究领域,每年遴选出10名青年科学家,每人授予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并将得到达摩院全方位的研发资源支持。除了巨额奖金外,青橙奖的一大特点是只颁给“青年人”。除去现金奖励外,青橙奖得主将获得自由出入阿里全球各地研发机构的权限,阿里达摩院将为他们提供数据、场景、计算力在内的研发资源,配备专门的技术与工程团队,帮助青年学者将科学想法转化为现实。刘哲教授出生于1986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密码工程、在轻量级密码协议设计与实现、后量子密码算法的高速实现,以及侧信道攻击与防御等研究方向做出了一系列原创工作。攻读博士期间,刘哲师从国际著名密码学家Jean-Sébastien Coron教授,在卢森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先后在美国微软研究院、比利时鲁汶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刘哲攻读博士期间,物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物联网安全事故频
26
09月
叶培建院士、李中华校友获评“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中,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我校83届校友李中华获评“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此次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组织开展,通过推荐报送、群众投票、审核公示、宣传发布、学习践行等环节,最终授予张富清等278名个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等22个集体“最美奋斗者”称号。旨在引导人们永远铭记各行各业奋斗者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铭记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永远铭记英雄模范承载的爱国奉献奋斗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唱响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李中华简介:李中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9月生,辽宁新宾人,1983年7月入伍,空军特级飞行员,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他先后驾驶和试飞歼击、轰炸、运输3个机种26种机型,成功处置多次空中重大险情。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7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试飞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誉称号,
25
09月
我校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9)举...
2019年9月20日至22日,第十五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9)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圆满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江宁开发区、江苏省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此次盛会广邀学术界、产业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共同探讨以人为本计算模式的最新发展及和谐人机计算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促进人机融合的普适计算、自然化的人机交互和无感化的智能智能穿戴等新兴研究方向的发展,参会人数达到400余人。9月21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南京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开发区高新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爱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工程师戴国忠、大会荣誉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杨孝宗、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大庆以及国内外人机交互、普适计算和可穿戴计算领域近400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副校长黄志球教授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致辞。他对参加本次会议领导、嘉宾以及参会者表示热忱的欢迎。他在致辞中提到,在当今人机物融合的世界中,和谐人机环境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重要研究领域,并深刻影响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
25
09月
我校承办的第19届电磁学和力学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2019年9月15日至18日,第19届电磁学和力学应用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ISEM)在南京维景国际酒店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集中讨论电磁学和力学方向的具体工程应用,共收到来自14个国家的340篇投稿摘要,最终接收305篇论文,其中国外论文107篇,国内论文198篇。来自世界各地的共2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熊克教授、ISEM国际指导委员会主席Takagi教授和ISEM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裘进浩教授共同致开幕词,并对会议投稿情况、日程安排、会场分布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开幕式之后,来自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的Yasushi IDO教授、中国兰州大学的周又和教授和波兰西波莫瑞工业大学的TomaszCHADY教授作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分别介绍了多场耦合超导体变形对电磁行为的影响、磁性功能流体的热传导各向异性、基于人工智能的电磁
24
09月
我校在首届“力行杯”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荣获佳绩
我校在首届“力行杯”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荣获佳绩9月23日,首届“力行杯”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优秀成果展示会成功举行。本次大赛面向全省百余所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共有1265支团队报名立项。我校“军工记忆”国防军工教育专项实践项目和“MR.CHINA”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项目从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一、二等奖。会上,我校“军工记忆”实践团作为全省五个典型代表团队之一进行现场汇报展示。实践团以采访到的三线军工人真实故事为蓝本创作默剧,通过三封家书和三个故事,生动展示了军工人忠诚、坚守、执着、奋进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当代学生在行走的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把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追求。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围绕“理论普及宣讲行动”、“历史成就观察行动”、“美丽中国建设行动”、“专业发展实践行动”、“文化艺术传承行动”、“公益奉献志愿行动”六大行动,组建了625支立项团队,全校近2万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与社会生活广泛接触,与广大人民群众深入联系,在实践中加
24
09月
多部门协同保障 天目湖校区正式开课
9月23日上午8时30分,天目湖校区新生第一节课在校区巡天楼和风雨操场同时开讲。这是天目湖校区正式启用以来的首次授课,校长助理黄炳辉来到来课堂,看望了上课的老师,旁听了第一天的课堂教学。上午八点半,上课铃声响起,各班的学生代表为老师们送上献花,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新校区的第一节课顺利开讲。在新校区、新教室,面对一张张新的面孔,《基础英语》任课教师卞菲,《航空体育》任课教师郭洪波、汪文君、朱丽颖、李天健,在做了自我介绍后,开始了首堂授课。下课后,老师们主动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同学们对新校区教学设施及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建议。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感受,章辰非同学说到:“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新校区的第一节课意义非凡,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在开学的第一天能收到新同学的鲜花,几位老师既惊讶也有些许的激动。他们表示,能够在新校区为同学们讲授第一节课,也是自己执教生涯中非常自豪、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件事。为了保障天目湖校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新生开课前,各部门各学院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天目湖校区管委会、教务处和信息化处在开课前组织天目湖校区任课教师实地考察校区教学、生活
24
09月
航空工业科技发展部部长魏金钟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9月1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科技发展部部长魏金钟一行来校进行调研交流,航空工业科技发展部预研处处长陈暘、科研计划处特级业务经理潘陆原,航空工业直升机科技部部长冷俊杰及航空工业惠阳、直升机所、中国航空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随同来访。副校长许希武,科研院副院长毛军逵及相关学院、团队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许希武副校长对魏金钟部长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航空工业对我校科研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许希武表示,南航人一直秉承“航空报国”的理念,与航空工业的合作源远流长,希望未来能够在科研平台及项目、人员交流等方面展开更加深入、更加多样的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在特色专业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国家的航空装备服务。魏金钟部长对南航为航空工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同时表示,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借助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双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联合、共同研究自主可控的技术,为国家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航空学院招启军副院长就航空工业关心的系列技术问题,从基础理论、最新进展、技术储备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双方参会人员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会上,双方
24
09月
荣誉丨我校学生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中获佳...
2019年9月20日,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总决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孙玉发,以及国防科工局、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与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华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核工业研究生部等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共同出席本次比赛。本届大赛共有24所高校报名,经过校内选拔后提交作品104件。由大赛组委会专家评选出7件作品入围总决赛,参加一二等奖的现场角逐。通过入围作品播放、创作团队讲解、院士专家提问、打分等环节,本届大赛的一二等奖于现场揭晓。我校核工程类专业学生尹宇莹、周婉仪创作的《核ta说—辐照加工大求真》荣获大赛一等奖。屈政哲、王茸、黎韦创作的《今夕“核”夕—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大揭秘》荣获大赛二等奖。(照片1)一等奖作品《核ta说—辐照加工大求真》团队上台领奖(照片2)二等奖作品《今夕“核”夕—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大揭秘》团队上台领奖(视频1)
23
09月
中国航发集团副总经理李宏新来校调研交流
9月20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宏新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聂宏、副校长许希武接待了来访一行。聂宏代表学校向李宏新副总经理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南航与中国航发历来合作密切、交流互动日益深入,特别是2017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人员交流与挂职锻炼等方面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他指出,南航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前沿,积极参与解决航空发动机存在的“疑难杂症”,为做强做优航空发动机“中国心”做出更大的贡献!李宏新代表中国航发充分肯定了双方在航空发动机科研攻关方面的合作成果和重要贡献。他指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正在迈入自主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校企双方合作也进入了新阶段。他希望,双方将合作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深度融合、成果共享,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为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为进一步推动校企战略合作,双方召开了战略合作委员会会议,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汇报了前期科研合作情况,双方对下一阶段的合作计划进行了交流。会前,李宏新一行在许希武
23
09月
我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暨2019年校党委...
9月20日,按照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整体部署,校领导班子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11楼,围绕“牢记初心使命,筑牢信仰之基”主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集中学习暨2019年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八次学习会。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参加集中学习。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主持会议。郑永安首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中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作学习发言。郑永安结合“初心”“使命”的含义,解读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党中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原因,分享了自己的学习认识和体会。郑永安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重要时点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意义深远。郑永安强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系列讲话和重要论述,是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要全面系统地学、联系实际地学和融会贯通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13
/
63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