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4
04月
评论员文章丨开展校内巡察 切实发挥政治巡察作用
对权力的监督历来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命题,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巡视巡察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管党治党的利器。开展校内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形式,是优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制度保证。4月12日,学校党委召开2019年校内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校党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郑永安同志做了动员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校内巡察的政治定位和政治要求,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校内巡察工作取得实效。校内巡察的实效如何体现?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其实质还是要体现巡察的政治属性,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四个意识”与政治担当,有力促进学校“双一流”事业的开展。发挥巡察“熔炉”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一线“指挥部”,领导力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如果出现“海面上九级风浪,海底下纹丝不动”这样基层体制机制和工作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将对学校工作目标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进行校内巡察可以看作是对基层党组织的一次“熔炉锻造”,着重查找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推动解决基层党组织管党治
24
04月
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召开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4月23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820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基金会理事长陶勇及基金会理事出席会议,监事会监事列席会议。发展联络部部长、基金会秘书长闾浩主持会议。会议现场会议听取了张钟勤理事做的基金会2018年工作报告,与会理事对基金会在制度建设、捐赠工作、项目管理、资金运作、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会议通过了基金会2019年工作计划。闾浩秘书长就基金会理事变更、基金会资助项目设立及制度修订等九项议题做了汇报,会议审议通过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修订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境外捐赠管理办法(暂行)》。会议还审议了其他专项议题,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讨论。陶勇理事长对理事会、秘书处各位同事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感谢。一年来,在学校和理事会的有力领导下,在校内外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基金会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主动谋划、对外积极拓展,对内整合资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8年接受捐赠金额比2017年翻一番,创历史新高。陶勇指出,基金会各位理事要充分利用所在部门的业务优势,充分挖掘资
24
04月
工信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一行来校调研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
4月19日-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一行来校调研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部财务司司长姜子琨,人教司、国防科工局等相关部门同志陪同调研。4月19日下午,王新哲一行前往南航秦淮创新研究院,调研南京兴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校长助理黄炳辉及资产经营公司、科研院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兴航动力总经理杨善水汇报了公司组建及业务发展情况、与上市公司北京新兴合作情况。兴航动力总工程师张卓然介绍了公司产品研发情况。在座谈会上,王新哲、姜子琨一行就公司发展面临的困境、高校企业体制改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4月20日上午,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会议室召开调研交流会,姜子琨主持会议。校长聂宏,副校长黄志球,校长助理黄炳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黄志球代表学校汇报了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改革遇到困难及改革预期效果。会上,与会人员就高校企业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王新哲介绍了部属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明确了下一阶段改革重点工作。他强调,部属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清理、整顿、瘦身、正风”指示要求,高度重视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深入开展工
23
04月
校党委首轮巡察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4月22日上午,校党委第一、第二巡察组正式进驻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开展驻点巡察,标志着学校党委首轮巡察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陶勇,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志球,党委巡察办主任张海艮,正处级巡察专员、巡察办副主任楚广兴,校党委第一、第二巡察组全体成员,分别参加了两个学院党委的巡察工作动员会。会前,巡察组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召开见面沟通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工信部党组和校党委的相关工作要求。各巡察组组长在动员会上介绍了学校党委巡察的任务、对象、方式、工作安排和工作纪律,并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巡察工作新精神新要求上来;二是贯彻巡察工作方针,坚守政治巡察职能定位,牢牢把握巡察重点任务;三是依规依纪开展巡察,确保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四是强化政治担当,共同完成好校党委交给的巡察任务。校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陶勇,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志球,在动员会上进一步强调了巡察工作的要求:一是巡察组和学院党委要认真深刻理解巡察工作
23
04月
深度解读⑥丨聚焦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专访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卓
编者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期初,学校召开2019年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会上发布的学校11项年度重点工作,明确了牵头校领导和负责部门,为学校全年的工作指明了路线,描绘了蓝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将成为今后的主题词,各相关单位对照“路线图”,落实“军令状”,积极谋划、抢抓机遇,扎实有效地推进年度重点工作。2019年是学校的“再落实年”,全校各部门将以切实可行的举措,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强化落实,以优异成绩为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党委宣传部特此策划2019年度学校重点工作解读系列报道,围绕学校的11项重点工作,邀请学校相关机关部处和学院负责人,通过采访问答的形式,解读并细化2019年学校重点工作。连通世界 助力发展 大力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专访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卓记者:国际合作对于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张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内涵式发展作支撑,而内涵式发展也是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然结果。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可以发现,这些大学都是高度国际化的
23
04月
工信部部属高校G7信息化工作联盟2019年第一次会议在我校召开
4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G7信息化工作联盟2019年第一次会议在我校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处长于鹰宇、调研员万建、副调研员方正到会指导,我校副校长施大宁同志,工信部七所高校信息化管理与建设部门负责同志和相关代表30多人参加了会议。施大宁首先对工信部领导和各高校信息化建设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教育强国战略部署逐步深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工信部高校G7信息化工作联盟致力于坚持合作开放、共建共享,共同探索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为部属高校搭建了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希望各高校能够在此分享信息化建设经验,共同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于鹰宇指出,G7信息化工作联盟成立以来,在部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关于教育信息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相关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现代化2035》以及工信部发布的网络强国纲要都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部属高校能提高“站位”,顺应新时代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教育信息
23
04月
南航师者丨陈建平:行礼三十载 诠释立德树人
在大学课堂里,行上课礼已不多见,而在南航有这么一位教师,不仅三十年如一日坚守讲台,而且在他的课堂上一直践行着自己的“上课礼”,不同于简单的“同学们好”、“老师好”,而是老师课前向学生鞠躬行礼。近日,记者慕名来到陈建平老师的课堂,见证了这样一幕:随着陈建平老师一声“上课”,教室里80余名同学集体起立,偌大的教室里并没有响起洪亮的“同学们好”、“老师好”,取而代之的是讲台上陈建平老师对同学们深鞠一躬,接着同学们落座,上课就这样开始了。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将上课礼的简短、庄重、默契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行上课礼我已经坚持了30年”1989年,陈建平老师成为了南航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形成了课前对学生鞠躬行上课礼的习惯,并将其视为一种规范,坚守了整整三十年,从未间断。三十年一晃而过,对于陈建平老师和他的学生来说,简单的鞠躬行礼并非止步于表面的形式,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上课礼,陈老师是这样解释的,“一是体现师生的相互尊重,同学起立,老师鞠躬,营造的是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温文尔雅的校园文化。二是善意提醒同学,让他们尽快进入上课的角色,将‘精、气、神’调整到最佳状态。三是敦促教
23
04月
我校召开“理科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
4月19日,“理科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在理学院517会议室举行。校长聂宏、副校长宋迎东出席会议,党政办、发规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院、国资处主要负责同志,理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宋迎东主持。会上,发展规划处处长金科汇报了《“理科振兴计划”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从实施背景、兄弟高校调研情况、学校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理学院院长王春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顾冬冬分别从学科现状、建设思路、发展瓶颈、对策举措等方面汇报了学院学科建设规划。与会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在交流讨论中纷纷表示,将加强部门联动,在理工融合项目申报、研究生招生、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有力推进理工融合产出亮点成果,全面提高全校学生理学素养,强化理学类学科对高峰、高原学科支撑力度。宋迎东就实施“理科振兴计划”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查找问题,对照第四轮学科指标体系和评估结果,查找学科建设短板,争取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实现突破;二是要提升质量,特别是提升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提升ESI国际排名,从而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凝聚特色,继续强化“三航”特色引领,以工促理,
23
04月
南航师者丨郭万林: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好老师
提起郭万林,大家知道他有一大堆头衔和荣誉称号,然而郭万林自己最看重的,却是由学生提名、经学生投票评选出的“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这个称号。郭万林经常对他的学生说:“在我的学生时代,我就一直在问自己是不是最好的学生。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后,我便不停地问自己是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力做到最好,这样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他说:“教授学生不仅要教知识文化,更多的是要传递奋斗的精神,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好老师。”家国情怀义无反顾郭万林在和他的学生交流时时常回忆起他的导师——黄玉珊先生。黄玉珊先生是我国航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经仅用一年的时间便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时年23岁,正是年轻有为之时,毅然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郭万林时常感慨:“先生回国的时候是1940年,正是中国大地上炮弹横飞、满目疮痍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一个人义无反顾地回到一个连首都都沦陷的国家!”导师的爱国情怀像一颗种子在郭万林心中默默地扎下了根。1995年,郭万林应邀前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澳国防科学技术组织(DSTO)专家中心工作,主要解决F111飞机的疲
22
04月
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带队赴福建高校调研
4月18日至19日,党委书记郑永安围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双带头人作用的发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带队赴福州大学、厦门大学调研。福州大学校长付贤智、党委副书记林生,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校长张荣、党委副书记李建发对郑永安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两所学校的校领导介绍了学校概况、学科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工作的举措及取得的成绩。两所学校的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分享了在党建工作、干部工作、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绩效工资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郑永安在座谈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肯定了两所学校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校园管理等多方面的经验做法。郑永安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双方围绕提升学科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人才体系改革、加强基层党建、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组织部、人事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活动。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1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34
/
632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