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7
02月
暖新闻丨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送新教师上讲台
2月26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新教师“第一堂课”推介仪式在将军路校区d1教学楼308教师顺利举行。学院新引进教师马永远老师将为2017级会计学专业讲授《税收学》课程,此次课程也是马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授课。学院院长周德群、党委书记焦宏图在课前为马永远老师开展了简短而隆重的“第一堂课”推介仪式。课前,周德群向同学们介绍了马永远老师的学习经历、科研经历等基本情况。马老师是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求学期间成绩优异,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科研成果丰硕,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2018年博士毕业后应聘至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任专业教师。周德群建议同学们积极向马老师请教、学习,在夯实基础学业的同时,培养科研兴趣,尝试进行学术研究。他也勉励马永远老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潜心教学,将教授课程打造成学生喜欢的“金课”。焦宏图为马永远老师送上了学院精心准备的“金嗓子喉宝”和“定制优盘”,她祝福马老师用最美的嗓音传递知识、定格记录从教一生的点滴。随后,学生代表为马老师献花,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马老师,开启了马老师的教学生涯“第一堂课”。下课后,马永远老师主动与同学们交流,征询同学们
25
02月
我校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大会
2月24日下午,我校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大会,全校近3000名教职员工参加会议。大会由校长聂宏主持。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作了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时代奋斗精神谱写南航建设发展新篇章”的讲话。他以“学校的长远目标”、“怎样实现目标”、“依靠什么实现目标”三个问题为主线,报告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想法。郑永安指出,学校提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有充分的依据,对实现这一目标也有充分的信心。南航处于国家高速发展的伟大时代,处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洪流之中,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既是因势而起,更是顺势而为,也必将应势而成。工信部、江苏省以及航空、航天、民航等行业和领域都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学校实现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齐头并进,已经具备了冲击一流的基础与实力。郑永安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必须把“坚定不移的坚持三航特色”、“运用发展眼光,拓展三航特色”、“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方向”作为长期方略,抓好学科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将一切能够
23
02月
无锡市长黄钦调研我校无锡研究院
2019年2月21日上午,无锡市市长黄钦率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等市级相关部门领导,来到位于惠山区洛社镇的南航无锡研究院,就我市高新技术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中,南航无锡研究院院长唐敦兵首先详细介绍了研究院的建设规划和一年半以来的运行情况,随后陪同市领导参观了研究院的重点实验室。1智能制造实验室南航唐敦兵教授领衔研发的“面向个性化定制的离散车间自组织生产系统”,属于国际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把多年来在学术界的“理论成果”变为“原型样机”。这套系统实现了智能设备之间的“对话与协作”,具备强大的“自我感知、自我决策、自我学习”的应用能力,彰显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制造领域的深度融合,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黄市长明确指示,要在更多企业进行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在无锡加快推广进度。2机器视觉检测实验室南航余厚云老师领衔研发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属于智能检测行业的领先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将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柔性,拓宽了应用范围,很好地解决了复杂机械零件的三维测量、表面质量检测等技术难题,使用一套系统能替
23
02月
最美南航人 | 致敬寒假坚守岗位的他们
个寒假,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分别来校调研指导。为向省市主要领导集中展示学校办学成就,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学院积极配合,精心筹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展”。赵淳生院士、郭万林院士在参观之前交流展示内容这个寒假,发展规划处主要围绕天目湖校区定位,进一步细化研究,初步制定天目湖校区发展规划,并将“合作办学协议”内容向工信部规划司、人教司领导汇报。这个寒假,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人事处劳资科/社会保险科的全体成员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完成了全校56个单位,2692名教职工年终绩效的校核和发放。凌晨2点40分人事处工作人员仍在办公这个寒假,研究生院组织全体人员进行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试卷的校核、上报工作,共涉及85门专业科目,10075份试卷,研究生院全体教工加班加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相关的考务组织工作。这个寒假,学生处招办举办数场中学进校园学习参观活动,组织中学生进校开展讲座、参观,研究性课题实践、汇报展示等,并组织551个“启航行动-南航学子中学行”团队奔赴全国各地中学进行招生宣传活动。这个寒假,作为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牵头部门之一
21
02月
时文丨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2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新华社记者鞠鹏摄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2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新华社记者鞠鹏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参加会见。2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新华社记者鞠鹏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灯光璀璨,暖意融融。下午3时30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来到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中间,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习近平同大家热情握
04
02月
学校领导看望慰问春节在岗职工和留校学生
2月4日,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校长助理熊克一行先后来到学校总值班室、校园监控报警中心、校医院、饮食中心、水电中心以及学生宿舍,看望慰问节日期间仍然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干部职工和留校学生,代表学校向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和节日的问候。看望慰问过程中,熊克与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热情交谈,询问大家的工作情况,感谢大家在寒假和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放弃休息、坚守岗位,保证了校园安全,为假期学校的有序运转提供有力保障。在校园监控报警中心,熊克了解全校安全监控情况,对保卫处全天候的监控表示满意,希望保卫处不断加强人防、技防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校医院,熊克了解春节期间医院的运行保障情况,对春节期间医护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坚持为师生无私服务表示感谢。在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熊克详细了解寒假期间学生宿舍的住宿情况、留校学生安排、学生食堂伙食供应情况,希望后勤集团做好学生伙食供应、住宿管理,确保学生的学习生活顺利,让留校学生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熊克还看望了留校学生,了解他们春节期间的学习生活安排并送上节日祝福和新年红包,他提醒同学们在留校期间,要注意安全、定期与家人联系,通过不同方式问候父母和家人。同学们纷纷表
31
01月
王沪宁看望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等国内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科...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北京看望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科技专家,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向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致以新春祝福。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在家中受到王沪宁亲切看望,王沪宁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向叶院士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叶培建院士向王沪宁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和他工作生活情况,并就航天科研队伍建设和骨干人才扶持提出了建议。叶培建院士在我国空间探索事业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受到王沪宁的充分肯定和衷心感谢。叶培建院士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表示感谢,对党中央关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决策部署表示完全赞同。一直以来,叶培建院士始终心系航天科技人才的培养。2018年5月16日叶培建院士受聘我校航天学院院长,随后多次来校督导航天学院工作。2019年1月14日至17日,叶培建院士来校对航天学院2018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指导,并对2019年学院工作确立目标、指明方向、作出部署。这次,叶培建院士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看望,航天学院师生倍受鼓舞振奋,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在航天强国的建设征途上、在叶院士的带领下,
30
01月
新华社“四个自信”融媒体系列报道聚焦我校思政工作
近日,新华社推出“‘四个自信’筑牢强国之基”融媒体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围绕改革开放伟大跨越的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优势,走访多个省市采风,报道各地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深化改革的经验和创新,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媒体方式,在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等进行了全景式报道。该系列报道重点关注了我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并对徐川、何畏、一分钟视频团队进行了采访和报道,相关内容还得到新华网英文频道报道。奋斗不停步改革再出发——“四个自信”筑牢强国之基http://www.xinhuanet.com//2019-01/26/c_1124046189.htm短视频|为什么我们这么自信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5618732?isview=1XinhuaHeadlines:ChinabuildsconfidenceinaccomplishingXiaokang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19-01/29/c_137782226_4.htm?from=timelineisappins
28
01月
学术动态丨《自然—通讯》刊发我校材料学院团队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沈应中教授、胡晓玉教授与南京大学王乐勇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将两种功能差异性基团的性能进行正交组装的研究策略,实现了不同有机功能基团所特有的优良性能的正交组装,成功构筑了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太阳光辐射能的输入,而且可以根据室内环境需求进行冷/暖色调切换的超分子智能窗材料。相关研究成果以“Warm/cool-toneswitchablethermochromicmaterialforsmartwindowsbyorthogonallyintegratingpropertiesofpillar[6]areneandferrocene”(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3827-3)为题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影响因子12.353)。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断推进,能源危机与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加剧。因此,能源的合理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在科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智能窗不仅能够动态调节太阳辐射能透过率,而且能在节约能源消耗的同时,给人们提
28
01月
学术动态丨我校在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我校在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高效电化学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张腾飞副研究员与上海大学、日本广岛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提出利用气体吸放反应来提高物质离子电导率的新概念,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固-气”反应动态平衡控制材料晶体结构变化,进而在宏观条件下控制物质的离子电导率。相关研究成果以我校为第一单位,“Ammonia,aSwitchforControllingHighIonicConductivityinLithiumBorohydrideAmmoniates”(全文链接:https://www.cell.com/joule/fulltext/S2542-4351(18)30176-4)首次发表在CellPress旗下的能源材料类顶级综合期刊《Joule》(Cell姊妹刊)上。电解质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灵魂,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革新离不开电解质材料的创新。与目前的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更安全稳定,能量密度更高,应用前景更广泛。然而,由于其在室温下的低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的大规模应用依然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提高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的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1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44
/
632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