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4
12月
我校开展2018年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
——2018年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圆满结束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要求,学校围绕安全法治宣传的主题,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校园内全面营造安全生产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多途径宣传抓意识为宣传安全法治文化,传播安全法治知识,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法主题宣传活动,如悬挂宣传横幅,布置宣传橱窗,举办“安全生产法宣传教育图片展”,推送“南航技安”微信公众号等。图一开展安全生产法主题宣传图二多途径宣传安全法治文化专项培训提水平尊法、学法是为了更好地守法、用法。宣传周期间,我校以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安全法治意识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易制爆危化品专项培训等一系列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提升安全法治意识,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12月12日,学校邀请安监部门授权的培训机构,为学校各学院、各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安全员等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会议由黄志球副校长主持,聂宏校长出席会议并作培训动员。图三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图四聂宏校长作培训动员图五黄志球副校长
13
12月
荣誉 | 我校学生在2018中国创新设计大会暨好设计大赛中首次获奖
2018年12月9日,2018中国创新设计大会暨好设计颁奖仪式在宁波召开。我校机电学院设计工程系陈炳发教授、工程训练中心葛旺老师指导的由机电学院于世超、白伟洋、葛成金,自动化学院张文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曹源等五位同学申报的“单车位立体车库”项目荣获2018好设计创意奖,这也是我校学生首次在此类创新设计领域的顶级赛事获奖。自2015年起,中国创新设计大会和好设计颁奖仪式已成功举办三届,作为创新设计领域的顶级盛会,在国内享有极高美誉和广泛影响力。本次大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等部委领导,以及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中国工程院高端战略智库院士专家,分析创新设计发展现状、把脉创新设计未来趋势,通过评选和表彰创新设计领域具有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的典型案例和项目,提升企业自主设计创新能力提升,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好设计的良好生态环境,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各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申报的140余项作品参赛,最终决出10项金奖、20项银奖和40项创意奖。值得一提的是,我校84级校友、现任中航工业通飞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也应邀出
13
12月
改革动态丨航天学院凝练学科方向 研讨推进内设机构改革
近日,航天学院根据学校综合改革和学科建设的精神,召开航天学院机构改革推进会。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各系所主任、党支部书记、小卫星中心和空间系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始,学院党委书记季海群宣读了院领导分工决定、各系所班子成员任免名单。季海群表示,在叶培建院士的直接领导下,学院围绕航天内涵和一流学科建设,扎实高效地推进机构改革:微小卫星研究中心全体专业技术岗人员融入了航天工程系、航天控制系、航天信息系三个教学系,保留原机构名称,于承接航天重大型号工程任务时使用;撤销了空间科学与应用系,成立了空间探测技术研究所,挂靠航天工程系。空间系全体教师融入航天工程系和航天信息系;此外,为促进公用房合理有效分配和流转,加大实验设备和办学资源的共享,学院成立教学科研实验中心(筹),人员以其他专技岗和实验员为主,统管全院的公用房和实验设备,为全院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此次改革经过广泛调研、符合规律、力度很大,得到了学院新老班子的积极支持,广大教师也克服困难支持大局。会上,季海群要求系所新班子切实做好机构改革期间的各项职责的无缝衔接,谋划新机构的发展。随后各系所主任宣读各单位人员名单,副院
13
12月
2018国家公祭日丨南航中外青年学子升起“和平鸽” 向世界传递和...
2018年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12月7日,“携手并进,共创和平”—2018中外音乐光影和平汇演在中华门瓮城举行。南航作为唯一一所高校代表,共有300余名中外青年学生及校友参加了本次活动,其中包含来自巴西、阿塞拜疆、埃及、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16个国家的40余名留学生。当夜的南京寒潮来袭,初雪降临,夜幕下,中华门瓮城平台格外清寒。冷冽的寒风中,我校300余名中外学生用电子烛光绘成“和平鸽”图形,橄榄枝、紫金草等图形及中英文“和平”字样,传递了高校学子对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口衔紫金草的“和平鸽”振翅欲飞,与上空的无人机编队光影展演、远处大报恩寺的主题灯光文字隔空互动、交相辉映。烛光摇曳,光影流动下,张滨二胡演奏团、亚历山大室内乐团、南京赤壁路小学合唱团与我校学生一同演出,共同奏响了和平主题曲目。本次活动中,特别由我校2015届校友王钰霖带来的无人机编队,在蓝色的荧光中缓缓升空——“和平之翼”天幕光影展演同步开始,“和平鸽”“南京”“紫金草”“和平”“橄榄枝”……无人机编队在空中不断排列组合,交替呈现出的立体图案,在空中熠熠夺目。烛光摇曳、飞影变幻、音符飘扬,别开生面的和平汇演,
13
12月
我校举办2017-2018学年本科生学风建设特色工作答辩评审会
12月6日,2017-2018学年本科生学风建设特色工作答辩评审会在将军路校区人文学院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学生处、研工部、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负责人以及各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参加。学风建设特色工作答辩评审是2017-2018学年本科生学风建设考评工作的重要步骤。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切实提高学院在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学校于今年1月研究制定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考评办法》。根据该办法,由教务处、学生处牵头的考评工作小组已在前期完成了各学院相关数据的收集、核实与公示。此次评审会将评选出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特色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评选出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集体奖。各学院针对学生特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聚焦“精准”、“合力”、“务实”、“创新”四个关键词带来了各具特色的精彩汇报,展开了一场学风建设工作大讨论。航空宇航学院聚焦“全员式学风”构建,着力将较为分散的空间、力量、平台整合成有效的学风建设资源,在“合”字上下功夫,精准发力,围绕教师牵引力、学
12
12月
我校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申报项目获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立项
2018年12月10日,在中国科技会堂由中国科协举办的“重大调研课题评审会”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申报的“未来飞行器前沿技术预测及航空特色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立项答辩。该课题由我校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主席团成员作为核心成员,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青年学者共同承担,并得到中国航空学会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要求从“人才培养”着力,以“科技变革”“创新治理”“人才队伍”为研究关键词,研判本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态势,调查研究国内外人才队伍总体状况、国内外前沿科研团队(TOP10-20)情况,对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科技和产业布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战略和政策制定提出决策建议,形成报送中央的高质量报告。我校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方向和学科特色,在学校领导和校科协的指导支持下,组织不同学科方向青年教授进行学科交叉研讨和交流,凝练出未来飞行器前沿技术方向,总结其“智能化、仿生化、电气化、绿色化”特征,并就航空特色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进行调研研究。该重大课题的谋划、争取和准备
11
12月
我校举办成飞赴南航挂职干部工作座谈会
12月5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在604会议室举办成飞—南航挂职工作座谈会。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明辉、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庞剑英及成飞在南航挂职工作的3位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务处处长孔垂谦、副处长朱建军、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江爱华、机电学院教学院长郭宇、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焦宏图、教学院长邓晶及学院相关教师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孔垂谦处长主持。施大宁副校长和姚明辉书记回顾了南航与成飞的合作历史和深厚友情,肯定了成飞—南航互派工作人员相互挂职的深度合作模式。成飞的3位主任阐述了各自的挂职经历和挂职体会。他们认为自己在挂职期间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学识,对各自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帮助,感谢南航为他们在各学院的挂职工作提供了细致的安排,并愿意持续推动南航—成飞的深度合作。学校各部门的参会人员也谈了各自的体会,认为企业人员在高校挂职对高校和企业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并就如何继续推动这种校企合作形式提出了建议。2018年上半年开始,成飞先后委派6名部门、科室主任分别在南航经济与管理学院、机电学院等学院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挂职工
11
1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应邀来我校交流访问
12月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总第140场),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527会议室作了题为“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文化、计算科学与计算思维”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黄志球主持,信息化处处长袁家斌、校科协副秘书长刘双丽、信息化处副处长徐锋、信息化技术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验部主任王立松及全校多个学院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此次报告会也是66周年校庆重要学术活动之一。陈院士从素质与计算素质、文化与计算文化、科学与计算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漫谈五个方面介绍了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首先介绍了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计算素质,以及计算素质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人类对计算本质的认识过程,通过计算机领域名人伟绩的故事,启示我们研究问题时要脚踏实地,要掌握该领域的背景知识,要甘于冒险;同时陈院士总结了计算科学的九大子领域,从理论、抽象和设计三方面介绍了这九个子领域的学科描述;最后陈院士介绍了设计系统中的计算思维以及大数据方面的科学问题。报告结束后,师生们与陈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报告结束后,陈院士参观了信息化技术中心将军路数据中心和正在建设的高
11
12月
中国电科28所副所长吴振锋一行来校交流
11月27日下午,中国电科28所来我校就双方阶段性合作进展进行交流,副校长黄志球出席交流会议。28所副所长吴振锋、副总工程师鲁士仿、产品发展部综合处副处长李虹、科技创新部综合处副处长王红杰、民用信息系统事业部副总经理满青珊、民用信息系统事业部智慧校园业务部副主任赵文涛、空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毛亿,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晖、信息化处处长袁家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少斌、民航学院教授王华伟、信息化处副处长刘勇和徐锋等出席会议。首先吴振锋一行参观了信息化技术中心。在四楼现代教育技术部,参观了参照省电视台标准建设的2间课程录播室、虚拟演播室和导播室;在五楼参观了将军路校区数据中心,学校公共服务和基础支撑平台、电子校务以及各单位自建系统服务器均集中部署于此;在六楼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验部,吴振锋听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实验平台建设情况介绍,在IT创新创新创业区与学生团队进行了交流;最后参观了八楼正在建设的高性能计算中心,袁家斌详细的介绍了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规划。随后双方就目前的合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黄志球代表学校对吴振锋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回顾了双方近年来在
11
12月
党旗在4700米高原上高高飘扬
2018年10月,南航无人机研究院对某科研型号无人机系统在雪域高原完成了相关试验。此次试验是该型号在高原高寒地区开展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无论对装备还是对试验队员都是一次极限的考验。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艰巨任务,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无人机院党委联合相关配套单位成立了“XXX无人机系统高原试验外场联合党支部”。为保证外场试验按计划进行,试验队组建伊始即开展繁重的内场工作,牺牲周末及国庆假期,连续加班加点,抢节点完成内场相关工作。内场工作完成后,于10月4日分别从江苏和四川向青海某试验场地进发,跨越3000公里,横穿十省份,经历了大雾、暴雨、冻雨、暴雪、严寒等恶劣天气,历时6天的辛苦奔波,于10月9日抵达海拔4700米的某高原试验基地。平原生活惯了的人初到高原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适应期。为尽快完成任务,试验队全体成员甫一抵达基地后,不顾高原反应立即开展准备工作。因住处距离外场较远,试验队起早贪黑,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乘车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赶赴外场,立即投入紧张的持续工作,至返回住处已是晚上9点多,连续十数日均如此。每天高强度、长时间工作,很多队员都是靠意志在坚持。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1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54
/
632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