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高层次人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3
10月
第七届国际学生达人秀暨第四届国际民族文化节晚会成功举行
10月22日晚上,第七届国际学生达人秀暨第四届国际民族文化节晚会在将军路校区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孟加拉国驻华大使M.FazlulKarim及夫人SharminAkhtarMalik、尼泊尔驻华公使LamsalSushilKumar、校长助理熊克、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泉元、将军路校区管委会主任张新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国权,李勇出席了本次晚会。本次晚会由13个精彩纷呈的节目组成,其中有我校“留动中国”获奖节目《舞术》、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代表队的组舞《蜀绣》、河海大学留学生代表队的哈萨克斯坦民族舞、我校留学生带来的尼泊尔民族舞、热情洋溢的组舞《大洋洲风情》、来自中国、孟加拉国、法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不同风格的乐队弹唱、卢旺达留学生夏洛特的中文独唱《朋友》,以及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带来的舞蹈《剪纸姑娘》和古筝与舞蹈《扇舞丹青》等。晚会现场气氛热烈,带有民族特色的欢快音乐以及轻快的舞步,留学生们灵活的配合,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在隆重而热烈的颁奖仪式之后,第七届国际学生达人秀暨第四届国际民族文化节晚会圆满落幕。作为国际教育学院的传统特色活动,国际学生达人秀每年都会吸引校内的大批中外学生参加。中外学
23
10月
荣誉丨我校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自制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10月2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及优秀作品展示活动”总决赛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我校选送的6项作品全部入围决赛,共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创历史最好成绩。2018年5月大赛启动以来,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全国200余所高校参赛,132所高校的249件作品入围决赛。经过现场专家评审,终评答辩,全国共评选出一等奖作品12项,二等奖作品40项,我校航天学院乔兵、王鹤彬、徐伟证等老师的参赛作品《桌面卫星模拟装置》获一等奖,同时学校以总分第二的成绩斩获“优秀组织单位”团体奖,排名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我校对此次大赛高度重视,由国资处牵头组织各参赛队伍校内初评、视频评审、网上报名、现场布展、答辩终评等环节,并在大赛期间组织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全力做好参赛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我校着重开展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自2008年起,学校设立了“实验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引导和资助广大教师和实验人员在实验技术开发、创新实验项目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
23
10月
校庆@66周年丨南航校友开放周首届“羽航杯”羽毛球友谊赛圆满落...
为庆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6周年华诞,10月20日,我校校友开放周首届“羽航杯”羽毛友谊赛在南航明故宫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校长聂宏教授、副校长施大宁教授、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教授以及党政办/发展联络部、工会、体育部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此次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名校友羽毛球爱好者与275名在校师生代表们参加了比赛,以竞技体育汇集四海之友为母校庆生。开幕式上,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教授致比赛欢迎辞。陶勇副书记表示,校院两级校友工作体系的建立成效显著,尤其此次校庆“校友开放周”活动中,每个学院的活动中都有校友们的身影,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这些都离不开在校师生与校友们的共同努力,并祝愿大家像此次“羽航杯”羽毛球比赛活动的主题“风羽同舟,羽你同行”的寓意一样,扬帆远航,乘风破浪,迎来发展绚丽的新篇章!体育部裁判员代表汤泽浚老师和运动员代表——来自南方航空公司机务工程部书记、582级陈振华校友分别代表裁判员和运动员宣誓。校长聂宏教授对校友们参加此次比赛共迎母校66岁生日表示热烈欢迎。六十六载栉风沐雨传薪火,六十六年弦歌不绝育英才。在学校66年的发展历程中,校友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母校赢得了
23
10月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一行来我校调研
10月18日,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高新处处长张建华和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调研员程鹤一行就人工智能、“两机”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调研我校和南京大学。我校副校长黄志球出席会议,会议由校科研院副处长王炜主持。黄志球代表学校对高润生副司长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和“两机”领域的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情况。黄志球指出,在人工智能领域,南航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并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搭建了集高端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学科交叉融合、成果应用转化的平台,积极为推动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贡献南航力量;在“两机”领域,南航参加了国家几乎所有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培养了一批发动机总师为代表的航空发动机领域杰出人才,为我国“两机”事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未来,南航在人工智能和“两机“领域将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动两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创国家战略发展贡献南航力量。教育部科技司张建华处长对调研背景、调研要求及后续工作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机的发展,教育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新一代人
23
10月
能源与动力学院举行78级校友入校40周秩年返校活动
2018年10月20日,能源与动力学院78级校友入校40周年重返母校活动在明故宫校区A10-619举行,大家欢聚一堂,畅谈峥嵘岁月,再叙师生情谊。副校长宋迎东、校原纪委书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丁荣茂、学院党委书记刘鑫、院长崔海涛、78级任课老师代表、80余名“278”毕业生参加了此次返校活动。活动由校友代表罗贵火主持。活动伊始,宋迎东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校友们的到来致以亲切的问候与衷心的欢迎。“今年,是南航建校66周年,在坐每一位校友都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南航的未来同样离不开每一位校友的支持,希望每一位校友都能继续助力南航发展。”刘鑫表示,学院永远是各位校友的终身背景和精神家园,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在老一代人的指引下,将南航的坚韧品格与优良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崔海涛从人才培养、科研特色等方面为校友们讲述了学院目前的发展概况。他表示,在“两机专项”与“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学院将抓住机遇,继续深入服务航空动力。原78级任课教师代表赵承龙、刘德彰、周全友,指导员陆芳琴以及各班代表分别发言。年逾93岁的赵老师精神矍铄,回忆起当年对同学们的教导,依然记忆犹新,最后以“健康
22
10月
南航助力“鲲龙”AG600水上首飞,总设计师黄领才系84级校友
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首飞。AG600与运-20、C919合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AG600的研制对我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AG600的首飞也牵动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的心,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正是南航1984级校友,南航也参与了AG600的研制工作。“你是总设计师,要好好干。”“这是一艘能飞起来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飞机。”中国航空工业通飞副总工程师、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经常这样形象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宝贝”。据了解,AG600的最大特点是大、新、奇。它比A320的客机机身长4米,选用新材料、新设计标准,外观奇特,就像一只会飞的船,可说是“海陆空任我行”。它的诞生将解决我国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据央视网消息,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通飞”)珠海基地总装车间听取情况介绍,其中就包括正在研发的AG600机头工程物理样机。作为当时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AG600的“解说员”,中航通用常务副总设计师黄领才清楚的记得,习总书记关切地询问了这款能够满足我国森林灭火、海上救
22
10月
中国科学报丨熊克: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比获奖更重要
■熊克在获得诺奖方面,中国的近邻——日本可谓羡煞旁人。从2001年至今的18年里,获诺奖的日本人已有18位,相当于每年1位。到底是何种原因让日本科学家持续取得如此高的创新成就?3年前,笔者在仙台聆听过一位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微机电系统工程(MEMS)领域国际权威学者关于MEMS领域开放合作研究的报告。这位教授的师爷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开场白中,他介绍了从研究生开始,在半导体和MEMS领域几十年的专攻。整场报告他如数家珍,言语中无不浸透着一生坚持做自己喜爱的科学研究、不断开拓新领域并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美好感受。其实,在日本,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专攻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大有人在。牛顿曾说过:“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唯有勤奋而已。”爱因斯坦也说过:“成功=勤勉工作+充满乐趣+少说空话。”两位科学巨匠的名言,明确指出了科学家应有的个人修养。而在成功的背后,良好的学术环境则是科学家们心无旁骛、探究不止的坚实保障,是走向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良好的学术环境可被视为一种有助于提升其学习和研究能力、享受学习和研究乐趣的氛围。在发达国家,“学术环境”早已成为一种为
21
10月
我校举行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
10月21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启动暨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在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楼前举行。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焦建俊,省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新疆21基地研究所总工程师陈伟,在宁院士王颖、邢定钰、赵淳生、朱荻、芮筱亭,陈达院士亲属,新疆21基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领导,我校全体校领导,干部师生代表出席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陶勇主持。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陈达院士亲属、祖国四面八方参加仪式的社会各界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深情回顾了自己来到南航后与陈达院士交集的经历和感悟,特别是陈达院士在病重期间依旧心系学校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感人事迹。郑永安指出,陈达院士将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用一生对我国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诠释了作为科学家、知识分子、军人和高校教师的崇高品格。他表示,今天来参加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就是表达对陈达院士的缅怀和尊敬,强调新时代更需要弘扬以陈达院士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和奋
20
10月
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经管院教师关叶青受到汪洋等党和国家领...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经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推荐,南京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党员、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锡伯族教师关叶青作为江苏省团四人代表之一,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参观考察。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全体成员。汪洋强调,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各族群众的生动体现,是我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制度安排。汪洋对参观团成员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勉励大家始终做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始终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定维护者,始终做民族地区脱贫和致富的坚定推动者,始终做改革开放的坚定践行者,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努力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参加了会见。9月30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本次少民族参观团全体成员及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篮,深切缅怀英雄烈士,铭记传承英烈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据悉,本次参观团是新中国成立以
19
10月
《人民日报》刊发我校马院教师文章:给大众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2018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的文章《给大众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转发全文。全文如下:“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仅是在物质生活层面,精神层面也同样重要,理想信念的传播并不是仅限于党员干部,更需要面对广大群众。给大众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得渠道多元化,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在新形势下,宣传工作需要创新理念,更新内容,优化形式,注重方式,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近期开辟《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用日常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感人的故事,讲述深刻的道理,把理论“落细落小”,让思想“绵绵用力”。讲述,是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话浅而理深,形活而神聚,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讲述一方面是用类似于面对面交谈的通俗语言,来解释、说明道理,另一方面又要遵循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24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60
/
625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