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09
09月
校长聂宏在2018级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做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南航人——在2018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校长聂宏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参加典礼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来自全球76个国家的5200余名新生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加入南航大家庭!欢迎你们成为南航的新主人!因为大家的到来,九月的南京城似乎比往年更加火热,美丽的南航校园也比往日更加热闹,校训石、停机坪等校园文化景观人声鼎沸,学长学姐们带上“小红帽”热情地为大家答疑解惑,体育馆、灯光球场锻炼身体的队伍中又增加了很多新的面孔。今天的开学典礼就是在这样火热的背景下举行的。某种意义上说,开学典礼就是同学们的成人礼,神圣而隆重。刚才,叶培建院士、童旭东校友、各学院院长以及新同学代表都作了非常好的发言。借此机会,我也谈三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启示和帮助。第一,要浸淫光荣的南航历史。从1952年建校到成为全国重点高校,南航用了26年的时间,从全国重点高校到办成研究型大学,南航用了33年的时间,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令人惊叹的,也是目前为止绝无仅有的“南航奇迹”。在66年的
09
09月
教师节致全校教职工的一封信
09
09月
飞天的梦想 从这里起航
9月7日上午,“飞天的梦想,从这里起航”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在我校将军路校区东区体育馆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党委常委以及校友代表、教师代表,相关职能部处、各学院领导,以及部队领导,与来自75个国家和全国各地的5200余名本科新生共同参加了开学典礼。学校师生、校友、家长共有六万余人观看了网络直播。开学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陶勇主持。典礼前,新生们跟随视频《梦启南航》,重温了初入南航的温暖与感动,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憧憬。上午八时,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首先,全体校领导和嘉宾为新生代表佩戴了校徽,台下全体新生共同佩戴起南航校徽,宣告自己真正成为了一名南航人。随后,15个学院的院长一一登台,表达了对新生的欢迎和期望,台下新生与学院领导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图6-1加图6-2】教师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教授首先祝贺同学们幸运的进入了南航。他深情的回顾了自己与南航的渊源。他说,航空航天是国家的重要标志,是壮军威、强国威的行业,同学们要有自豪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新”教育工作者,对同学
07
09月
能源与动力学院为退休教授彭成一庆祝百岁寿辰
9月3日,能源与动力学院为中共党员、学院退休教授彭成一庆祝百岁寿辰,学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晖,离退休处书记张环、部长刘虎,江苏省原标准局副局长、原8511所所长、原南航二系总支书记、系副主任包雨湘教授,以及彭老的弟子代表能源与动力学院张堃元教授,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沈锡刚,中组部“千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林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彭世镠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丁广骧教授等,能源动力学院党委书记刘鑫、院长崔海涛、副院长徐惊雷、学院退休老教师、部分在职教师和彭老的亲友共同为彭老庆寿。活动由刘鑫主持。首先,刘鑫代表能源与动力学院对彭老先生百岁寿辰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福,介绍了出席庆祝活动的学校及相关单位领导。接着,郑永安代表学校致辞。他对这一百年来,彭老历经的风雨,走过的艰苦路程,迎来的祖国昌盛和航空事业的蓬勃向上,表达了对彭老的崇高敬意,同时,对以彭老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员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学校的奋进前行、学院的快速成长奠定的坚实基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感谢,最后祝愿彭老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其次,张堃元和林峰代表彭老弟子先后发言。
07
09月
我校携手德国埃马克联合共建精密电解加工开放性实验室
2018年9月4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浦口先进制造研究院与全球领先的金属加工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埃马克集团联合共建的“EMAG中德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揭幕仪式暨精密电解加工技术应用交流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傅玉灿院长、埃马克(中国)机械有限公司CEODr.UweRonde、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曹卫华主任以及14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人员出席了仪式。EMAG中德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是埃马克集团在中国首个对外开放的电解加工实验室,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高精度电解加工能力的实验室。此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浦口先进制造研究院与埃马克集团共同将目光投向于拥有极高生产效率和极优表面效果的精密电解加工技术(PECM),这不仅是制造与工艺的强手联合,也是中德开展高端精密装备领域合作、创新迈向国际一流行列的重要之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建校初就从事于机械制造领域的研究,在精密加工、高速加工、特种加工、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和人才培养拥有领先地位,2016年依托江苏省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与浦口经济开发区合作成立的浦口先进制造研究院,更是针对高端制造装备的新型研发机构。
07
09月
副校长施大宁走访留学生新生宿舍
副校长施大宁与孟加拉国学生合影9月6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将军路校区管委会主任张新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泉元、副院长张国权,国教院办公室主任沈楠,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朱志航,后勤宿管中心主任王亦楠,和国教院辅导员及后勤管理人员深入2018届留学生新生寝室探访和慰问新生。校领导一行先后来到30栋、32栋以及慧园1栋留学生宿舍楼,与新生及老生面对面交谈,给留学生带去了家一般的温暖。副校长施大宁向留学生们致以亲切的问候,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饮食习惯、所学专业等情况,并耐心解答了学生有关疑问,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将来学成回国为构建中外友好的桥梁做贡献。这些学生来自法国、俄罗斯、墨西哥、孟加拉国、沙特阿拉伯、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摩洛哥、吉布提、喀麦隆等世界各地,有本科生、研究生、语言生还有交流交换生。副校长施大宁和国教院院长金泉元与越南新生亲切交谈副校长施大宁与墨西哥新生合影副校长施大宁与俄罗斯新生合影校领导还亲切地与学生交谈,提出了一些宿舍设施的改进建议,督促管理部门积极推进,为留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副校长施大宁和管委会主任张新明共同为留学
07
09月
“穿越历史 共读南京——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展”在我校图书馆正式启...
在新学年开学之际,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精神,9月6日上午,“穿越历史共读南京——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巡展”在我校将军路校区图书馆隆重开幕,丰富的展板和藏品,通过历史的穿越与展现,为大学生特别是2018级新同学提供了一个认识南京历史、品读南京文化的窗口。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全民阅读办公室主办,我校图书馆、南京钟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出版社联合承办。开幕式由图书馆副馆长单冠贤主持,我校副校长施大宁出席本次开幕式并致辞,南京市全民阅读办、江宁区文化广电局、南京出版社、市全民阅读工作站、江宁区图书馆、南京钟山风景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我校宣传部、研究生院、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将军路校区、艺术学院、图书馆等部门的领导,教师代表和2018级新生及留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05
09月
我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日前,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上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教外函【2018】59号),全国2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批准。我校申报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CranfieldUniversity)合作举办航空工程(航空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正式获批。该项目是江苏省此次获批的唯一一个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也是英国顶尖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与中国高校深度合作的第一个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将纳入国家硕士招生计划,我校将以专项指标的形式列入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项目于2019年开始招生,每年招收30人,学制3年。本项目着眼于双方教育优势和社会需求,采用“1+1+1”培养模式和国际化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技术管理知识与方法、经历实践经验的航空制造高级人才。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是英国排名前5名的顶尖研究型大学,与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齐名,该校的航空航天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业界合作伙伴有空中客车、英国宇航系统、波音公司与劳斯莱斯等全球顶尖企业。克兰菲尔德大学的许多设施都是世界一流、英国独一无二的,如英国国家飞行实验室中心、两个英国工程
04
09月
开学第一天,我校喜迎八千余名2018级新生
9月3日,开学第一天,初秋的校园依旧热度不减,暑期返校的师生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奋斗中,整个校园呈现一幅“热火朝天”的气象。9月2日至4日,我校迎来全国各地的八千余名2018级新生,其中本科生5000名,研究生3200余名。“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从报到那一刻起,他们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用“心”迎新全方位服务展学校关怀为了迎接2018级新生入学,由学校14个部门组成的迎新工作小组精心组织、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保障了迎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向新生及家长展示了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和精神风貌。9月2日下午和3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聂宏深入迎新现场,亲切看望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并慰问服务在迎新一线的师生。学校积极做好贫困学生入学工作,履行“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的庄严承诺。学校在暑期开通新生咨询热线,各个学院积极开展贫困生家访工作。报道期间,学校为贫困学生开设绿色通道,学生可凭相应的贫困证明,直接办理学费缓交,领取学校的爱心大礼包,并为前来送学的贫困生家长准备免费住宿的爱心床位。随着八千余名新生的陆续报到,新生家长的住宿问题摆在了学校面前。为了应对临时接待床位不足的问题
04
09月
荣誉丨我校学子在第七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获唯...
2018年8月30日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开幕式在南京科技馆举行,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司李冠宇副司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杨健副巡视员、江苏省政府王志忠副秘书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王鹏副院长,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池宇副主任,我校黄志球副校长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新浪网、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到现场报道。会上,李冠宇副司长、杨健副巡视员、王志忠副秘书长分别致贺辞。倪光南院士为本次大赛作寄语。随后大赛组委会颁发了“最佳地方组织奖”、“最佳学校组织奖”、“产教融合创新奖”和“企业突出贡献奖”,黄志球副校长为“产教融合创新奖”获奖单位颁奖,我校荣获“最佳学校组织奖”和“产教融合成就奖”。最后,倪光南院士、李冠宇副司长、杨健副巡视员等共同启动第七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本届比赛共报名4127支队伍,经过初赛、复赛筛选,8月30日,100支队伍近300名比赛选手、百余名指导教师以及30位来自高校和企业的评审专家齐聚我校将军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1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77
/
632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