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授讲坛(第156场)

作者:时间:2019-10-18浏览:932供图:审阅: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字体:

  超构材料的电磁调控机理及应用研究

报告人:  李茁 教授

  间:20191022日(周二) 10:00

  点: 将军路校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楼 211

承办单位:南航青联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科协

报告人简介:

李茁,博士,教授,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期刊咨询委员,50多个国际期刊活跃审稿人,江苏吴通通讯集团技术顾问。先后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南航长空英才。200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201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学。从事电磁超构材料、表面等离激元、射频电路和天线等方向的研究。在Nano Letters, Advanced Science,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IEEE Transaction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 100余篇,被引用1200余次,H指数2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鉴定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它课题20余项,提出的高对比度光栅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低损耗特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协助指导2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报告简介:

电磁调控是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对电磁信号实现更低损耗的传输和更宽频带的高效率辐射等是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对电磁波进行调控的长期追求。然而,传统材料制约了电磁信号传输损耗的进一步降低和高效率辐射带宽的进一步提高,比如因金属引起的固有损耗,使得电磁信号在深亚波长尺度上的传输损耗无法进一步降低;因天线结构的高谐振特性,使得天线高效辐射的频带难以进一步拓宽等。电磁超构材料因其能突破传统材料在原子或分子层面难以精确自由设计的限制、超越传统材料对电磁波的调控能力而入选本世纪前十年的十大科学突破。本报告主要回顾电磁超构材料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并分享课题组正在开展的表面等离激元超构材料和超构材料在滤波器设计及电波混响室中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来自不同方向的年青学者对超构材料有一些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为未来更广泛的一些潜在跨界协同研究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