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0
09月
我校举行“师者•传承”庆祝第37个教师节系列活动
9月10日,我校举行“师者•传承”庆祝第37个教师节系列活动。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结合南京疫情防控的现实情况和我校实际,我校继续围绕“师者·传承”主题,以“致敬师者”“祝福师者”“赋能师者”三大模块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庆祝活动,全校教职工以特殊的方式共同度过一个特别的教师节。致敬师者教师节来临前夕,三校区校园电子屏、校园广播、沿路横幅、食堂、各学院楼等循环播放教师节祝福等问候语,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同时,学校倾情制作的2021南航师者形象片《微光》也在一早暖心发布,以入职10周年、20周年、30周年、退休等教师群体的故事为原型,集中展现我校立德树人的师者形象,刷屏南航“朋友圈”。9月10日上午,我校师者·传承第 37 个教师节教师荣休仪式暨新进教师入职仪式在荟萃楼前举行,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单忠德为荣休教师一一颁发了纪念奖章。来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郑步生教授为新入职教师代表航空学院张强佩戴校徽。张强带领全体新入职教师进行了庄严的入职宣誓,铿锵的誓言表达他们献身立德树人事业、续写南航发展辉煌的决心。在9月9日举行的2021年教师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退休教师徐强、入职30周年教师陈
10
09月
2021南航师者形象片《微光》暖心发布
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校2021南航师者形象片《微光》暖心发布,我将镜头聚焦2021年入职南航10周年、20周年、30周年及退休教师代表,通过他们潜心治学、筑梦育人的故事,致敬全体南航师者。
10
09月
时文 | 习近平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你们好!来信收悉。你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我感到很高兴。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教师节即将来临,我向你们、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习近平 2021年9月8日
09
09月
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我校专题节目
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气质,每一所大学都有着动人的成长历史,创建伊始,南航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在航空航天领域,南航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我们的大学》节目中,校长单忠德院士携知名校友吴光辉院士、孙泽洲总师讲述南航的“红色基因”和“蓝色梦想”。
09
09月
校长单忠德调研体育工作
9月3日下午,校长单忠德前往将军路校区体育中心调研体育工作,看望慰问体育教师代表,并围绕我校体育工作开展座谈交流。体育部全体党政领导班子、20余位体育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体育部党总支书记袁贵平、主任陆森召、副主任杜长亮依次汇报了体育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聘、线上课程设计、体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围绕体育部“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愿景分享了具体思考,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体育育人”的教育优势,积极探索并完善部门教师“引进-培养-建设”管理机制,在大学生体育素质培养、关键学术成果、教学改革、项目联合申报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单忠德高度肯定了体育部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代表郑永安书记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全体体育教师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体育工作是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主要抓手,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拼搏奋斗品格和吃苦耐劳意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他希望体育教师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体育工作的使命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关于体育工作
09
09月
我校召开天目湖师资引聘工作推进会
9月8日下午,人事处/高级人才办在将军路校区自动化学院1号楼403会议室召开天目湖师资引聘工作推进会。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斌,相关学院和人事处/高级人才办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崔海涛简要介绍了天目湖校区“十四五”师资引聘的整体规划和当前招聘工作的实施情况。随后,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发展需求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引聘标准、薪酬待遇、晋升发展、工作平台、学术资源等方面阐述了天目湖校区师资引聘需求与工作难点,并对加快校区优秀人才引育、提供优质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与会人员立足学科布局和办学实际,就师资引聘政策、住房待遇保障、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初步达成共识。姜斌在总结讲话时表示,天目湖校区师资引聘工作推进会的召开,是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目标,共同谋划在“一校四区”办学格局下,加速推进天目湖校区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和有效举措。对于学院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人事部门将认真研究并加快制定工作方案。此外,姜斌对天目湖校区师资引聘工作提出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分类施策,自觉担当自加压力落实落细人才工作。二是希望各部门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用好一切可以开
09
09月
校长单忠德前往艺术学院调研美育工作
9月6日,校长单忠德,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一行前往艺术学院调研美育工作,看望慰问艺术学院教师代表,并围绕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大学生美育工作举行座谈交流,党政办、发规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院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艺术学院全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艺术学院院长板俊荣汇报了学院“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愿景,并就如何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分享了思考体会。与会教师代表分别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及文化建设等内容做了交流发言。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学校改革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杭育新对艺术学院在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学院领导班子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智慧,明确定位,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攻坚克难,破解难题,不断推进学院建设发展。单忠德表示,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有特色、专业建设有水平、社会服务有影响,在学校大学生美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考察时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讲话,为深化新时代美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学院要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不断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
09
09月
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来我校调研交流
9月7日,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卢继斌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副校长宋迎东参加调研。宋迎东对卢继斌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特色做法,特别是学校在“两机”和“双碳”背景下抢抓机遇,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化国家科技责任担当,密切校企战略合作关系。他指出,本次交流是深化落实中国航发和学校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希望双方能够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推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卢继斌对南航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近年来,南航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南航力量。他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交流,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进校企合作新征程。会上,双方代表就技术研发、重点研究方向、联合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引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中国航发燃气轮机公司产品研发中心、人力资源部、工程技术部、202
08
09月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给我校发来感谢信
近日,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发来感谢信,感谢我校机电学院朱荻院士科研团队为我国500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所给予的大力支持。2021年3月5日,我国研制的500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全工况半系统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5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为后续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打下坚实基础。该款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双管推力室发动机,采用全数字化设计与管理,相比120吨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推力增大了3倍,发动机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5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零件的制造协作攻关中,朱荻院士和团队刘嘉、方忠东等老师提出了“复杂整体构件内型腔精密电解加工”新方法,并在我校自主研发的精密电解加工机床装备上完成了产品研制。交付的产品质量可靠、装机运行良好,解决了核心零件制造的重大技术难题,为该发动机如期试车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08
09月
《光明日报》刊发我校王岩教授文章
9月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第06版刊发了我校王岩教授的理论文章《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现将全文转发如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礼记·礼运》所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勾勒的“世外桃源”,都反映出中国人对社会和谐富裕的向往。但基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这些美好愿景不可能实现。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宏伟的理想,是拥有资本的人将其用于创造更多财富,由此为每个人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不仅富人得到好处,他们的财富也产生‘涓流效应’,使每个人的收入都会水涨船高”。但现实却事与愿违,无产阶级贫困化、贫富分化充塞整个社会。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恩格斯也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2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92
/
63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