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高层次人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31
05月
团省委副书记熊俊一行来我校调研“挑战杯”竞赛国赛推进工作
5月28日下午,江苏团省委副书记熊俊、团省委高校工作部部长付建龙、副部长秦昌建一行三人来到我校,专题调研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推进工作。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校团委负责同志,相关学院代表、指导教师代表及参赛学生代表参加会议。陶勇对熊俊一行表示欢迎,并就我校基本情况、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以及近年来“挑战杯”竞赛取得的成绩作了简要汇报。他表示,“挑战杯”竞赛一直是我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育人,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创新精神”培养高度契合,学校党委一定会全力支持“挑战杯”竞赛相关筹备工作,希望团省委继续指导、关心我校共青团工作。会前,熊俊一行指导观看了我校部分准报国赛作品的演示。他对我校“挑战杯”竞赛推进工作表示肯定,并对下一步备赛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整合资源,多方协同,形成竞赛推进合力;二是充分挖掘,精准发力,针对阶段特点筹备;三是服务中心,聚力育人,加快成果落地转化。“挑战杯”不仅是创新,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他希望参赛学生有所收获,推动相关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关注科技进步,关注关键技术中的“卡脖子”难题,为国家战略
31
05月
我校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单,经前期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63家单位获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我校成功入选第四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开展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任务而推进建设的具备权威性、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旨在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产业创新发展。长期以来,学校瞄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高度重视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围绕航空航天民航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在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民用航空、民用航天等航空航天重点领域以及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技术服务。同时,坚定推进“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积极探索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校地研究院为依托,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等多元形式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推动高新技术向新产品、新装备转化,为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长三角区
31
05月
我校围绕“十四五”规划与党外代表人士协商座谈
5月27日,我校在明故宫校区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双月协商座谈会,专题研讨“十四五”规划。副校长宋迎东,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遥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南航委员会主委、副校长施大宁,校知联会会长熊克等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及部分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座谈。会议由宋迎东主持。会上,发展规划处处长金科详细介绍了我校“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差距不足,并围绕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工作,重点汇报了学校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施大宁表示,制定“十四五”规划要精准把握学校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规划体系的协调衔接。随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一校两地四区”总体规划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思考和意见建议。其他与会党外代表人士踊跃发言,紧扣“十四五”规划内容,立足自身岗位和生活工作实际情况,就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主要指标、问题与短板、重点任务、战略措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宋迎东对党外代表人士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表示感谢。他指出,党外代表人士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30
05月
我校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在南航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校党委书记 郑永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为我们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战略力量、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学校党委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自信,一是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重大战略判断,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优势,着力构建高效的科技组织动员体系、以学科为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任务,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二是准确把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根本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
30
05月
时文 |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我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
28
05月
我校顾冬冬教授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2021年5月2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程实验室顾冬冬教授团队的研究综述论文《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激光金属增材制造》(Dongdong Gu*, Xinyu Shi, Reinhart Poprawe, David L. Bourell, Rossitza Setchi, Jihong Zhu, Material-structure-performance integrated laser-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cience 2021, 372, eabg1487)。标志着我校在基础研究和重大成果方面取得新突破。我校是本文第一署名单位,顾冬冬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同期Science主编以“跨尺度调控”为题,对论文做了亮点评述,认为“激光增材制造有望变革零部件的设计方式。顾等人建议将串联式设计和成形构件的增材制造策略,变革至更为整体性的方法来优化金属构件。这种更为综合的方法将有助于减少制造所需的工序数量,并扩大可用于最终应用零部件的结构类型。”高性能金属构件是
27
05月
校长单忠德院士赴航天学院慰问火星信标研制团队
24日,在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际,校长单忠德院士赴航天学院调研“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应急信标装置(以下简称“火星信标”)研制工作。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科研院、人事处、装备工程部相关负责同志,航天学院班子全体成员,火星信标团队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单忠德一行参观了火星信标研制过程样机,观看了火星信标研制历程纪录片,并与火星信标研制团队代表进行座谈。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金宝、副院长王寅等火星信标研制团队代表作了发言。机关部处领导分别谈了工作体会,希望航天学院进一步总结信标研制团队的经验,努力将信标做成我国深空探测器的标配,带动学院航天特色的发展。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单忠德首先代表郑永安书记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火星信标研制团队取得的卓越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向团队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针对学校更好推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展示青年担当,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二是构建跨界团队,联合协同攻关,进一步促进文理结合、理工结合,持
27
05月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5月25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主题为“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坚守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党史学习教育。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参加学习。在现场教学阶段,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举行向周恩来铜像敬献花篮仪式,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单忠德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并带领全体成员鞠躬致敬。随后,全体成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认真参观了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和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等专题展区,深入学习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和不朽功勋,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在专题学习辅导阶段,南京市博物总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徐海涛以“学习党史—感悟周恩来的初心和使命”为题作专题学习辅导,讲述了国共南京谈判史,回顾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史,解读了周恩来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典型事迹。在重点发言阶段,单忠德从共产党人始终“把握大势、顺势而为的战略定力”“不屈不挠、急流勇进的斗争精神”“甘之如饴,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等三个方面分享学习体会,强调要把握历史大势,增强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
26
05月
机电学院与江苏华龙铸铁型材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5月21日,机电学院与江苏华龙铸铁型材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明故宫校区举行。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早云,我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出席签约仪式,会议由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主持。机电学院院长傅玉灿、江苏华龙铸铁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忠代表双方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单忠德代表学校对潘早云副市长一行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南航秉承“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的理念,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机制。他希望双方发挥各自创新优势和科技力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承担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短板技术,积极开展前瞻性、颠覆性、变革性技术研究,携手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诚挚欢迎各位企业家代表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孙国忠代表企业发言,他表示公司一直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在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未来与南航在更多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共同推动新材料的国产化,为民族振兴贡献科技力量。潘早云对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的签署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南航师生在
26
05月
我校召开“十四五”规划高层次人才座谈会
5月24日,我校在明故宫校区召开“十四五”规划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副校长宋迎东,校长助理吴启晖出席会议。宣益民院士、郭万林院士等13位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会议。上,发展规划处金科详细介绍了我校“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以及“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并重点解读了深化学科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引育机制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与会高层次人才代表结合学校、学院和学科发展实际及自身工作经历,对“十四五”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国内外形势分析、发展指标制定、办学资源争取与配置、学院学科布局优化、高层次人才引培和人事制度改革等学校发展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永安对高层次人才代表深入思考学校“十四五”发展并提出宝贵意见表示感谢。他强调,要全面总结“十三五”建设所取得成绩经验,系统梳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科学分析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资源配置、学科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科学研判国内外形势变化,准确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27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05
/
627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