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7
11月
时评 | 让校园文明成为天目湖校区最鲜明的底色
走在南航校园,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校园道路、提振精神的宣传标语、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这一切无不彰显着文明校园的底色和温度。近日,我校喜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代表南航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作为641所全国文明校园中的唯一代表作大会发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南航人多年来辛勤努力和不懈追求的嘉奖,更是对奋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历史新征程上的南航人巨大的鼓舞。以历史时空为基础轴线,传承创新,厚植文明之根。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是南航68年奋斗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南航“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和使命。肇建于1952年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航,“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依航空而强”,68年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而不变的是在“团结,俭朴,唯实,创新”校风浸润下,南航人团结一心,实事求是,勤劳俭朴,不断创新;不变的是在“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校训鞭策下,南航人追求大智慧,践行大道德,实现学术抱负和社会责任的统一。作为我校首个异地校区,天目湖校区从建设及正式启用之日起,就以弘扬传承南航优良传统和文化为己任,把南航校训校风和办学精神内
27
11月
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一行来校调研
11月26日,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一行来校调研。工信部装备二司副司长徐春荣等参加调研。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副校长宋迎东,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等陪同调研。田玉龙一行首先到无人机研究院参观,详细了解了长空系列靶机、鸿雁和飞鹰系列无人机装备研制生产情况。随后又到能源与动力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了解了航空发动机进排气设计、综合热管理、高效能源利用、结构强度、先进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软件系统设计水平,调研了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超声电机、多功能轻量化材料及二维平面气浮平台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实际工程应用情况。田玉龙对我校服务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南航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支撑服务民用领域软件系统集成和重大装备项目研制水平,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南航智慧和力量。
27
11月
学校举办“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培训会
11月24日下午,学校组织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培训会,邀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大学战略与规划专家别敦荣教授作《战略规划与一流大学建设》专题报告。根据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培训采取视频会议形式进行,由宋迎东副校长主持。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各学院院长,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学科)规划编制工作组主要成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别敦荣教授围绕战略规划对一流建设的作用、战略规划的重点、战略规划的方法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部分高校成功实施发展战略规划的案例,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编制学校战略规划的核心要领。他建议学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学校总体规划是灵魂,专项规划是血肉,学院(学科)规划是心脏,要系统处理好三类规划的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二是实现全员参与,在规划编制的每个环节,都要听取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过程成为全员研究学校发展的过程。三是推进战略研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问题展开研究,探讨解决问题
27
11月
我校召开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大会
方法
26
11月
荣誉丨我校金泉元同志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11月26日上午,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江苏大剧院隆重举行。省委书记娄勤俭出席表彰大会并讲话,省长吴政隆主持大会。我校金泉元同志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并参加表彰大会。此次表彰大会旨在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动员全省上下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抗疫斗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这必将滋养江苏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激励新时代江苏儿女风雨无阻、奋力前行,我们要始终保持“稳”的定力、“进”的锐气、“好”的作风,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学校党委和疫情防控工作组的统一领导下,金泉元作为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心系在华600多位留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制定实施留学生防疫工作方案;主动联系外国驻华使领馆,介绍学校防疫举措及学生在校情况,开展线上交流会、线上招生推介会,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复学措施。金泉元深入走访学生宿舍,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入
26
11月
我校召开七届六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11月23日上午,学校七届六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明故宫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单忠德作学校工作报告。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全体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陶勇主持。大会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议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听取七届五次教代会提案落实及七届六次教代会提案征集情况报告,听取关于第七届教代会执委会审议通过相关事项的情况说明。校长单忠德代表学校作了题为《凝心聚力擘画“十四五” 改革创新赋能新征程》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自七届五次教代会以来学校各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学校当前发展的形势和所处的环境及面临的挑战,展望部署了下一阶段学校主要工作。单忠德强调,全校上下要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牢牢瞄准“一个中心,五路并举”的战略布局,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坚守初心,把牢方向,不断强化高站位办学使命担当;二是瞄准目标,鼓足干劲,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三是加快改革,深化治理,持续激活新阶段发展动力;四是扩大开放,汇聚资源,系统推进产学研深合;五是优化服务,共享成果,大力提升教职工幸福指数。会上,财
26
11月
我校在2020年全省微课教学比赛中获评一等奖数量全省第一
202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于日前揭晓,我校再次取得优异成绩,推荐参加省赛的17件作品有14件获奖。其中,潘慕绚、吴青聪等8位主讲教师荣获省一等,刘巧珏、王谦之2位主讲教师荣获省二等,高凡、刘云鹏等4位主讲教师荣获省三等,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数量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其中一等奖数列省内第一,刷新了我校连续三届位居前三的好成绩。为做好2020年省微课教学比赛的作品推荐与遴选工作,提升我校微课作品的质量,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组织举办了2020年校微课教学比赛,通过教学设计、说课视频、微课作品三个阶段的评比,经学院推荐、专家评审,最终选出17件作品代表我校参加省赛。在校赛期间,先后邀请微软资深授权培训师张剑悦、武汉轻工大学张胜全教授培训团队为参赛教师开展微课设计制作、微格教学设计等专题培训,组织我校袁伟伟、李韪韬等多位省赛一等奖获奖教师为参赛教师分享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中的经验与参赛体会。据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组委会官方统计,2020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共收到全省158所院校推荐的1958项参赛作品。经专家在线评审和会议复核,共评审出获奖作品1187项,其中一等奖作品199项
26
11月
学术动态丨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南航人持续助力探月工程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将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是探月工程中最关键的探测器,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届时将为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探月工程从立项之初,设计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南航人分别在里面担任了重要角色: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担任嫦娥系列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并是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我校1988级校友孙泽洲担任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同时还有一大批校友在探月工程中担任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和一线工程师,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背后,也有着南航人的智慧和贡献。南航智慧:为嫦娥五号助力南航赵淳生院士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此次应用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用于光谱仪驱动与控制。与传统电机相比,超声电机具有响应快、精度高、噪声小、无电磁干扰等优点,此前,赵淳生院士团队的超
26
11月
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我校助力嫦娥五号发射
11月24日凌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我校赵淳生院士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应用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航空学院聂宏教授牵头的空间结构机构团队承担了着陆缓冲机构柔性体建模和着陆冲击计算等任务,郭万林院士团队此前参与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还有一大批校友在探月工程中担任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和一线工程师,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家媒体集中报道南航助力嫦娥五号发射。中国新闻网:超声电机助力“嫦娥五号”奔月“挖土”之旅新华日报:嫦娥五号上的“江苏智慧”交汇点:嫦娥五号成功发射,这些“江苏元素”助力探月工程江苏卫视:江苏智慧护航“嫦五” 南航超声电机助力探测器在月球“挖土”扬子晚报头条:南航专家详解嫦五奔月 比“挖土”更难的 是回地球“送货”扬子晚报:院士拍下“嫦娥奔月” 更多南航人助力探月工程现代快报:“嫦五”奔月!揭秘背后的南航智慧江苏科技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江苏力量持续助力探月工程
25
11月
我校与航天科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5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袁洁,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副校长姜斌以及校企双方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龚波与我校副校长许希武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校长单忠德主持签约仪式。郑永安对袁洁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中国航工科技集团长期对南航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指出,航天科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南航与航天科工渊源深厚,双方在支撑服务航天事业过程中,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为强大国防力量、推动航天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双方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共同将战略合作推向新的高度,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袁洁回顾了双方在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情况,对南航长期以来对航天事业和航天科工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航天科工全系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采取系列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希望与南航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努力培育和产出更多科技成果,不断开创校企合作创新发展新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2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42
/
63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