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9
08月
我校原创舞蹈作品《逐梦云天外》获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节目奖
8月20日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评比(舞蹈专场)在美丽的扬州圆满落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选送的原创舞蹈作品《逐梦云天外》(指导教师:杨莉莉、路漫漫、李珊珊)从现场十八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节目奖”!江苏省文华奖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专业艺术政府最高奖,每两年举办一届,规格高、影响力大,对于促进江苏文艺事业发展、推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佳作、助力文艺创作高地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届舞蹈专场评比中,各参评剧目均来自省内各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及舞蹈专业,竞争激烈,佳作迭出。《逐梦云天外》作为唯一一个工科院校选送、表演者来自学校各专业的作品,毫不怯场,准备充分,全体演员用整齐划一的舞姿、自信坚定的表演体现了中国航空航天科研人员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南航学子的当代风采,征服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为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征此次大赛,团队师生一早就开始准备。在指导老师杨莉莉教授的督促下,参演学生暑假期间坚持在家练功,每天拍摄练功视频请老师检查纠正;团队师生八月上旬就返回学校开始集训,每天训练六七个小时。校党委副书记陶勇还专门来到训练场地看
28
08月
校长聂宏一行视察天目湖校区启用准备情况
8月27日下午,校长聂宏、副校长宋迎东赴天目湖校区视察,检查校区开学启用准备情况,督促指导相关工作进度。溧阳市委书记蒋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卫中陪同视察。聂宏一行先后察看了校区周边道路、实验楼中心机房、中心湖、教学楼、食堂、教工公寓、校医院、师生服务大厅、综合服务楼等地。视察过程中,聂宏和蒋峰认真听取了天目湖校区建设及运行保障工作情况介绍,并详细询问项目交付使用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校地双方领导对天目湖校区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蒋锋对天目湖校区一年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希望校地双方有序组织、协调推进,确保校区如期顺利开学,共同将南航天目湖校区打造成为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最靓丽的一道风景。聂宏对溧阳市委、市政府给予校区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聂宏指出,建设天目湖校区是南航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学校上下高度重视。未来,南航将与溧阳市委、市政府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校区的各项建设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积极服务溧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扩大南航的社会影响力。他强调,天目湖校区即将迎来第一批学生,希望校区全体教职员工
28
08月
我校深港澳校友会举行2019换届暨迎新校友大会
8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港澳校友会2019换届暨迎新校友大会在深圳市市民中心隆重举行。校长助理熊克,发展联络部部长闾浩、副部长张钟勤,资产经营公司副总经理吴庆春,南京市政府驻深圳经济合作办公室主任杨小平、副主任金书茵出席了此次大会。来自深港澳地区近300余名老中青校友齐聚一堂、共叙情谊、共话发展。校友们全体起立,齐唱校歌,大会正式开幕。香港分会、龙岗分会、野趣分会、高尔夫分会、民航分会和足球队代表分别汇报了第二届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成果及未来规划。各分会活动精彩纷呈,在加强互动、增进情谊、促进合作等方面,为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常务副秘书长何利对第二届理事会工作进行了汇报,他从服务母校、服务校友、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分享了理事会4年来工作的点滴,不忘初心,薪火相传,搭建平台,合作共赢。吴庆春为校友们介绍了学校深圳研究院设立的概况、建设思路和工作进展,他希望校友们能够继续支持深圳研究院的发展与建设,并期待校友们的加入。熊克、闾浩、张钟勤为深港澳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新任执行会长俞力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发言,并为新成立的帆船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授旗。刚从母校毕业
28
08月
学校召开综合能源交叉学科研讨会
8月25日,为落实学校2019年工作要点相关精神,进一步推进综合能源研究院建设工作,学校组织召开综合能源领域交叉学科研讨会。副校长宋迎东出席会议,发规处、科研院主要负责同志,相关学院院长和团队负责人参加会议。宋迎东指出,在未来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工作中,要以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为指引,充分认识“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突出重要性和发展前瞻性,强化特色、注重交叉,重点围绕以下三点开展针对性工作:一是学校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要面向航空、航天、民航领域内的国家重大需求,产出重大成果,积聚传统学科进步新动能,孕育新兴交叉学科;二是学校要立足学术前沿,凝练定向性基础科学问题,自上而下推动有组织的学术创新,特别是从重大工程应用中寻找基础前沿研究方向,产生更多世界学术成果;三是学校要在体制机制保障方面促进交叉科学研究,通过组建面向交叉研究的新型机构,建立有效促进学科交叉的激励机制,完善交叉科学研究考核评价体系,突破管理体制束缚、机制和文化束缚、学科带头人缺乏、资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会上,参会人员就具体项目问题、体制机制创新、交叉学科建设条件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28
08月
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公示名单
8月27日,“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公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作为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进入公示名单。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叶培建,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月生,江苏泰兴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在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8
08月
《人民日报》| 专访南航何畏教授:《用信仰之光点亮青春之火》
8月27日,《人民日报》7版要闻以《用信仰之光点亮青春之火》为题,刊登报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教授坚持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站稳思政课讲台的先进事迹。现转发全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何畏——用信仰之光点亮青春之火“有人说,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老师,您说对吗?”“现在已经全球化了,我们是‘世界公民’,为什么还要爱国呢?”……2010年博士毕业,27岁的何畏站上思政课讲台。第一节课,她怎么也想不到,迎接自己的是学生们如此犀利的问题;如今,9年过去了,她的课程影响了一批优秀年轻人。坐在记者对面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何畏,眉目朗秀,长发披肩。最让她念念不忘的,还是讲台的故事。“有人说‘小民尊严’比‘大国崛起’更重要,是吗?”何畏微笑着问。她随即讲了一个故事。幻灯片上,是一幢颇有历史感的建筑,“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可直到前几年,我才知道,这幢建筑原来不是平顶,而是重檐歇山顶。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炮火击中了房顶。”何畏有所停顿,指着幻灯片说:“这是离大楼不远处的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当年5000多人逃至此地,被日军残忍杀害。
26
08月
荣誉丨我校创新团队获得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十强
8月21日,第四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CAIEC Awards)复赛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成功举行。来自一飞院、北航等央企、院校和民营航空企业的30个创新项目通过初赛争夺创新组全国十强的席位。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的“新型多功能气动推力矢量喷管”该项目由徐惊雷教授、俞凯凯和于洋老师指导,由黄帅、蒋晶晶、潘睿丰、宋光韬和陈匡世为核心的研究生团队,以新概念的气动推力矢量喷管家族参加比赛,凭借高效的推力矢量、简单的喷管结构、丰富的喷管改型为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现场路演和提问,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成功进入全国十强。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CAIEC Awards)自2016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大赛以“跨界融合发展,共创航空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航空学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航空企业科协技术创新联盟、航空产业国际合作联盟联合主办。大赛依托全球化视野、全产业格局和全平台资源,以前瞻性、创新性、平台性、权威性为导向。通过评选表彰、宣传对接、双创服务,为航空全产业链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26
08月
校长助理黄炳辉深入施工一线检查暑期基建工作
8月19日上午,校长助理黄炳辉在基建处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对将军路校区的基建在建项目及暑期完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2019年是学校的“再落实年”,也是学校校园基本建设同期开建的最高峰时期,共有新建项目五项、条保项目一项、维修改造项目十三大项及校内各类自筹项目。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超16万平方米,本年度各类项目计划投资超2.7亿元,基建工作仍面临任务重、要求高、变化多、压力大等局面,特别是响应政府号召而实施的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工程实施范围广、工期长,并且为降低对师生生活的影响显著增加了管理难度。为保障校园基本建设质量安全、加快推进了师生迫切关注的多项工程,基建处全体人员放弃暑期休假,奋战在各个工地现场。目前,民航楼项目已建成交付,航天楼、创新工场、外专楼等项目施工正有序推进;将军路校区雨污分流、博园11栋公寓、怡园18栋公寓等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黄炳辉一行深入航天楼、外专楼、创新工场及博园11栋公寓改造、怡园18栋公寓改造等项目的工地现场,并步行从校园北门至砚湖南路检查雨污分流、人行道改造及绿化恢复情况,详细了解各项目的推进情况,询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商讨解决方案并提出意见建议。黄炳辉对基
26
08月
我校5名教师入选2019年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日前,江苏省科协公布了2019年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我校共有5人入选,分别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黄正宇副研究员、毕辉副研究员、薛敏讲师、自动化学院江军副教授、机电学院何青松副研究员。截止目前,我校共有13名青年教师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江苏省科协实施的人才支持项目,于2017年启动。该项目每年评选确定100名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人资助3万元人民币,实施时间为2年。附:教师简介黄正宇,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IEEE/IET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计算电磁学、电磁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雷电观测等方向研究工作。在从事材料和结构电磁防护性能测试与分析工作中,创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色散和细微结构的高效无条件稳定时域分析方法(AH FDTD),并在入射波、吸收边界、迭代、并行等方面逐步完善算法体系,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特性建模分析、防护工程孔缝耦合计算和低频电磁环境效应分析等领域。在IEEE/IET/Wiley等期刊中发表SCI论文30余篇,JCR一区文章5篇,获国家专利6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书章1篇。博士
23
08月
荣誉丨我校在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9年8月15日-18日,“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经过紧张严格的评审和答辩环节,我校研究生最终取得技术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企业专项赛二等奖1项、商业计划书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潘时龙教授、陈智军副教授被评为全国总决赛技术类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崔海华副教授被评为全国总决赛商业计划书赛优秀指导教师,为我校在该项竞赛中历年来最好成绩!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本届竞赛于2019年3月正式开赛,来自20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各大区的初赛选拔,共有400支队伍晋级总决赛。本届竞赛,我校参赛师生尽心尽力,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校内竞赛组织单位研究生院、研工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地宣传赛事,并通过召开中期项目指导会、指导答辩等形式组织学生参赛。参赛研究生从作品设计到论文撰写,从作品调试到PPT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总决赛期间,我校参赛队员积极准备作品演示、认真对待每一次调试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8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24
/
638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