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中国青年网、西藏日报等媒体报道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事迹

发布时间:2013-05-06浏览次数:118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自2012年7月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中学开展支教工作至今已近一年时间,他们发扬南航精神,刻苦钻研,努力工作,不仅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在扶贫助困、基层团建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得到了中学和当地党团组织的高度赞扬,值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支教团频传喜讯。西藏日报和中国青年网分别发文报道了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事迹。

 

青春飞扬在雪域高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在堆龙德庆县支教侧记

自团中央组织实施了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堆龙德庆县共青团积极联系协调,2012年引进了王阳等3名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他们在团县委的精心指导下,来到神秘的雪域高原,“以心指引、以爱奉献”,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在堆龙德庆县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支教工作,不仅锻炼了自己,也服务了我区基层教育的发展。

立足本职,敬业工作。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本职工作就是做好支教帮扶工作。自2012年8月10日堆龙德庆县中学新学期开学,支教团成员们就投入到紧张的教育教学中。其中李佳兴承担了学校初三英语教学的任务,刘晓倜和王阳分别承担了初一初二的地理、历史教学任务。同时根据中学的统一安排,他们还分别承担了学校不同处室的日常行政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他们大胆使用了在堆龙德庆县中学还未普及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自身了解的各项知识为学生开拓视野。随着一学期的结束,支教团成员所教授的班级在单项学科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受到了中学领导的高度肯定。

而日常行政工作中支教团成员则是结合自身学生工作的经验,在文体活动、主题教育、团队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由支教团成员策划组织的保卫钓鱼岛暨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十一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受到了拉萨市教育教学督导员和西藏电视台的关注和好评。

爱心扶助,志愿于行。作为青年志愿者,南航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最不缺乏的就是爱心,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了解到,虽然国家对西藏有特殊政策,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三包”政策,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不缺乏食宿学等条件,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其他原因,有部分学生家庭特别是孤儿、单亲或父母残疾的家庭还很困难,学生在校外的生活还需要帮助。支教团成员一方面通过和南航爱心师生沟通,借助南航校团委的“五个一”希望工程为堆龙德庆县中学贫困学生募集了近2万元的善款,同时积极发动自身的社会关系,建立了雪域温情爱心QQ群、腾爱爱心捐助平台,并联系了南京市秦淮团区委,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事业单位。通过共同的努力最终共募集到捐赠的过冬衣物近200箱,折合人民币近10余万元,还募集了数百套文具、上千本书籍。同时为十余名贫困学生找到了长期资助的对象。

交互融会,民族团结。西藏作为民族自治区,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支教团成员自工作之始就一直致力于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从去年8月份开始支教团就加入了由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组织的“绿叶”农民工子女帮扶计划,每周义务到拉萨市区给农牧民工子女补习功课,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支教团成员从未间断过这项工作,即便遇上学校有课的周末,他们宁可自己补贴车费也不放过一次给学生补习的机会。

促进西藏地区的学生和内地学生的沟通交流是支教团成员另一项重要计划,利用感恩节的机会,支教团联合南航团委青工部组织堆龙德庆县学生和南航各院青协进行“藏汉一家亲,信件传真情”爱心互动活动。利用感恩节为契机,结合南航大学生用卖废品所攒的钱买来的近300封贺卡,组织学生上了一堂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并收到堆龙德庆县中学学生的回信260封,从而引导学生感恩社会,感谢父母和老师。

志愿服务的工作不是一天,不是一个月,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件事,需要的是坚持,是奉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志愿接力的方式,将爱传承,以爱为奉献,以心为指引,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现将西藏日报报道内容转载如下:

 

    西藏日报: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3-05/03/content_448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