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 ISBE国际仿生工程学术大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3-08-16浏览次数:634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8月14日至15日,第四届ICBE国际仿生工程学术大会在我校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江雷院士、任露泉院士、朱荻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潘庆处长以及Prof. Julian F. V. Vincent(University of Bath, UK),Prof. Robert J. Full(The University California, Berkeley, USA),Prof. Stanislav N. Gorb(University of Kiel, Germany)等国内外33位专家出席大会,近300名中外学者参加大会。任露泉院士任本届ICBE国际仿生工程学术大会主席。 8月14日上午,大会在我校明故宫校区举行开幕式,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的理事长Vincent首先致辞,Vincent对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本届大会成功召开充满希望。随后,大会主席任露泉院士和我校校长聂宏教授先后致辞。
据会议筹备工作人员介绍,仿生工程科学是研究生命系统的机理,并使其在工程系统设计中得以模仿应用的科学。仿生工程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学,材料科学,信息学,力学,光学,摩擦学等众多科目。至今,许多仿生科研成果已经成功实现产业转化,如以人类眼睛和耳朵的功能为原型的视听设备,以鸟类或昆虫的翅膀为原型的飞行机械等;还有许多具有诱人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在等待产业转化,如仿荷叶的自清洁技术、仿甲虫鞘翅的轻质结构材料等;更有许多尚未揭晓的自然奥秘在等待人们探索。此次会议的主题涉及仿生工程的方方面面,如生物力学、仿生结构、仿生材料、仿生表面、工业应用仿生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能源系统、仿生和生物机器人、运动系统和人工智能,这些都是国内外仿生工程研究的热点。本届大会的举行将进一步加强各国仿生学者以及科技产业人士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仿生工程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向前发展。
据了解,本届大会收到投稿有207篇,涵盖Biomechanics、Bionic Structure、Biomimetic Materials、Biomimetic Surface、Industry applications in biomimetics、Sensors and signal processing、Energy systems、Robotics, motion system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众多领域。在次日优秀报告、优秀post颁奖仪式上,David Vokoun《Functionality of Superelastic NiTi Velcro-Like Fasteners》、Keju Ji(姬科举)《Study on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Foamed Copper Filled with Epoxy Matrix》、Lei Wang(王磊)《Aerial Ballet in Emei Tree Frog: Could frogs turn over during falling in supine posture》获得“Excellent oral presentation award”奖项;Dapeng Wang《Bio-Inspired Microhair Arrays for Superhydrophobicity and Unidirectional Wettability》、Jinbo Zhang《Simulation of Bionic Anti-drag Subsoiler with Exponential Curve Feature Us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Hao Wang(王浩)《The mechanism of air-righting performance in tree frogs》获得“Excellent poster presentation award”奖项。
新闻链接:第四届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大会由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主办,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国际仿生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nic Engineering, ISBE)是由中国、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奥地利、罗马尼亚、荷兰、比利时、巴西十五个国家发起成立的非政府、非盈利性的国际学术组织,以增进各国仿生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仿生工程领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提升仿生工程人才的教育培养水平为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