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我校第三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举行

发布时间:2014-12-01浏览次数:226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11月28日上午,我校第三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在明故宫校区新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研究生院院长、研工部部长夏品奇,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研究生院副院长江驹主持,参加开幕式的还有竞赛评审专家、参赛队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等。

 
    本次竞赛参赛队由20支培育项目和20支自发申报参赛队组成,竞赛作品的创新性和可展示性是竞赛的主要评价指标。竞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上午进行预赛,40个参赛队分成四小组参加预赛。经参赛队员现场介绍和演示,评审专家共评选出16个队伍进入下午的决赛。在决赛中,经过激烈的竞争,专家组最终遴选出11个获奖参赛队。竞赛现场气氛热烈,专家和学生频频互动,前来观赛的学生更是赞声连连,称优秀的参赛作品开阔了他们的创新思路,给予他们激励与促进,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竞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项,奖金3万元,获奖队是航空宇航学院,王海洋小组,应用环量控制技术进行飞行控制的无人飞行器设计与研制,指导教师:史志伟;一等奖2项,奖金每项1.5万元,获奖队是自动化学院,具有参数自适应能力的高效率电动车辆用无线充电器,指导教师:陈乾宏、机电学院,吕程昶小组,双转盘偏心槽式精密球体研磨机,指导教师:孙玉利;二等奖3项,奖金每项1万元,获奖队是航空宇航学院,陈提小组,“天马”号自由漂浮小卫星动力学地面试验系统,指导教师:胡海岩、航空宇航学院,武明建小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指导教师:昂海松、机电学院,姬科举小组,多维度泡沫金属的制备及其环保型功能化器件设计;指导教师:戴振东;三等奖5项,奖金每项0.5万元,获奖队是自动化学院,王硕小组,基于视觉/DGPS引导的无人机自主着舰系统,指导教师:甄子洋、自动化学院,李少斌小组,基于目标特征识别的MAV对地面运动物体跟随控制实验,指导教师:杨忠、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刘世锋小组,光子型混沌超宽带雷达演示系统,指导教师:潘时龙、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璐小组,用于石油管道保温的硅橡胶真空绝热板复合材料设计与研究,指导教师:陈照峰、航天学院,李仁东小组,基于直立平衡车的二级倒立摆系统设计,指导教师:乔兵。同时,竞赛委员会还评选出最佳组织奖3个,获奖单位分别是航空宇航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各奖励获奖学院两千元。
 
    研究生院院长、研工部部长夏品奇教授为获奖参赛队和学院颁发了证书、奖金和奖杯。
 
    2013年11月,研究生院组织评审专家从100多个申报项目中遴选了40项进行一期资助培育;2014年5月,对资助项目进行中期考核后,遴选出其中的20项进行二期资助培育。历经一年时间的培育,这20个项目顺利参加了此次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本次活动在前两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达到了进一步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设计和创新研究,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研究生创新氛围的目的,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社会媒体对此次竞赛给予了广泛关注,江苏教育电视台对参赛研究生进行了采访,并在相应的电视频道和报刊上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