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0
03月
两会上的南航声音丨王立峰:矢志不移做好基础研究
编者按:近日《光明日报》两会特刊“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提振发展信心”专版中,刊发全国人大代表、我校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教授文章《矢志不移做好基础研究》。现转发全文报道如下:矢志不移做好基础研究2022年,中国航空航天人格外繁忙。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一个个标志性的创新,让我们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信心倍增。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怀与期待,这让我在科研的路上脚步更坚定、行进更有力、心情更愉悦。回顾世界科技发展史,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并非源自条件十分优越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不够理想的物质条件面前,人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作用尤为重要。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南航人始终自信自强、勇于创新,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C919国产大飞机、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探月工程、航空发动机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我深知从事基础研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深知基础研究对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
10
03月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重要指示精神...
3月5日上午,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周年之际,我校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10527会议室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重要指示精神青年师生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负责同志,各学院团委书记,志愿服务导师代表,志愿服务项目代表,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计划代表参加活动。座谈会由校团委书记王静主持。王静在主持中强调,各级团学组织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部署下,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发展志愿服务队伍,拓展志愿服务资源,形成志愿服务合力,努力为青年学生搭建更多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平台。校团委副书记庞依达从体系化机制建设、精品化项目建设和内涵化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进行了动员部署。志愿服务导师代表、学院团委书记代表、青年志愿者代表分别交流发言。“智汇·雨露”研究生公益科普志愿服务团指导老师沈理达,从“为什么做志愿”“依托什么做志愿”“如何组织做志愿”等方面,分享了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考。民航学院团委书
10
03月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降落伞捐赠仪式在我校航天教育教学基地举...
3月1日下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降落伞捐赠仪式在南航航天教育教学基地举行。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副所长阮宁娟、总监高树义、我校副校长吴启晖、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出席了捐赠仪式。航天学院领导班子、师生代表等30余人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副所长阮宁娟、总监高树义、我校副校长吴启晖、“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共同为降落伞揭幕,吴启晖副校长向阮宁娟副所长颁发了捐赠证书,高树义总监向参加活动的师生介绍了降落伞的相关情况。该展品是“天问一号”初样阶段高空开伞试验用降落伞,其伞降减速技术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和我校共建的“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实验室负责完成。同时,“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也是我校1988级校友。至此,我校航天教育教学基地的实物展品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南航学子在基地中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体会到航天人在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精神,可以更好的传承航天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09
03月
两会上的南航声音丨王立峰:把论文写在国之重器上
编者按:近日《新华日报》全国两会特刊中刊发全国人大代表、我校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教授文章《把论文写在国之重器上》。
09
03月
两会上的南航声音丨施大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编者按:近日《光明日报》要闻版“代表委员履职记”专栏刊发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履职报道。现转发全文报道如下:全国政协委员施大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防科技人才培养、青少年法治教育、托育服务、竞技体育人才体系……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的每个提案都离不开“教育”二字。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施大宁尤为重视厚植创新文化对于培养人才的价值和意义。“深厚的创新文化不仅是大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终身背景和精神家园,更是重大科技突破的主要引擎。”“教育工作者和政协委员两个身份对于我来说是互相贯通的。从教育中来,调研了解更多问题所在,凝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理解;到国家中去,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个人身上的使命与担当。”施大宁从自己多年的一线教育经历中得到启发,对接时代发展要求,意识到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高等教育对全社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副校长,他也多次强调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所担当的角
09
03月
我校召开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女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阳春三月暖,鲜花绽放浓。为庆祝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学校在西苑教工活动中心召开了以“榜样引领 助力成长”为主题的女教职工代表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陶勇,人事处处长崔海涛,教发中心主任朱建军,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余春玲,以及女教师代表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余春玲主持。座谈中,经管学院教授徐海燕、能动学院教授黄向华、机电学院教授周瑾三位首届“南航巾帼十杰”,以及国家优青、民航学院专聘研究员孙蕊,就青年女教师如何更好地成长分享了感悟,提出了建议。新入职的女教师也交流了入职以来的体会、收获与困惑,大家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热烈互动。“做一个好老师的基本素质是我们心中要有爱:爱这个职业、爱课堂、爱学生。一辈子努力成为好老师,同时也完美了自己的人生。”“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站好讲台,其次要做好科研;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承精神;要经常运动,丰富生活。”“我热爱我的职业,教书育人让我充满了强烈的幸福感。”“刚入职是我们精力最旺盛、灵感迸发最活跃的时候,要积极融入学校、学院,加入团队,抓住时机,发挥特色,努力钻研。”“努力沉下心来,从点滴做起,不要急于求成。”“
08
03月
致全校女教职工的一封信
07
03月
荣誉丨我校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月24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涉外管理研究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新时代下高等教育涉外管理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镇江召开。会议由江苏省高教学会涉外管理研究委员会主办,江苏大学承办。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施蕴玉、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江苏大学副校长田立新等出席会议,省内近80所高校约150名代表参加会议。我校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沈敏、项目科科长单晶和管婷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对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特殊贡献奖进行评选。我校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人被授予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我校以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为契机,不断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渠道,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类项目6项,持续推进“南航-南特联合学院”建设,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共建“创新人才推进中心”;大力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及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获批教育部、科技部学科创新引智平台 1 个,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2 个,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智能无人机国际产教联盟;持续优化提升国际化师资队伍结构和水平,积极引进海外高水平学术大师
07
03月
扬州市副市长汤卫华一行来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
3月1日上午,我校与扬州市政府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活动。扬州市副市长汤卫华、政府副秘书长刘卫清,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迎东,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遥等出席交流会。会议由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主持。宋迎东代表学校对汤卫华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学校刚刚召开的第十七次党代会,明确了要全面全速全力推动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立足新起点,学校将实施更大力度和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着力推进学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更好融入地方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学校与扬州在航空产业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未来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校地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深化交流合作,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目标的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汤卫华全面介绍了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并表示航空产业是扬州“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一环,也是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很希望能借助和发挥南航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在招才引智、成果转化、产业招引、干部交流、人才培养和平台共建等领域与南航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扬州市政府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
07
03月
第七届力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研讨会成功举办
第七届力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23年2月24日~26日在中国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和智能装备动力学中心联合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等单位的16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教授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授、胡海岩院士致辞。为激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学科的青年科研人才和研究生奋发图强,勇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胡海岩院士和南航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胡海岩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本次会议举办了首届胡海岩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胡海岩院士和施大宁副校长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易敏教授和研究生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方孙淼、于鹏鹏、冯浩人和周万琦颁奖。会议邀请了8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高层次人才等作大会报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冯雪教授作“柔性集成器件:基于力学的设计、制造与应用”的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院长魏小辉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9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28
/
640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