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05
08月
我校承办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
2022年7月29日至7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在我校将军路校区举办。本届竞赛由中国力学学会、周培源基金会主办,《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办。对于此次竞赛,学校高度重视,由航空学院牵头组织,教务处、校团委、信息化处、保卫处、后勤等部门协同组织实施。竞赛原定于2021年7月举行,受疫情影响,学校先后制定了多套组织保障方案,经过大量前期场地测试和模拟测试,最终于2022年7月顺利举行。大赛注重实验创新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培养,共有30369名青年学生报名参与初赛。经过层层选拔,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7所高校的36支团队、156名参赛选手进入决赛。7月30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开幕式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竞赛组委会主任、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竞赛组委会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浙江大学和宁波大学教授林建忠,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琪,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副主编、中国
02
08月
我校教师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2022年7月3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现场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我校选手在国赛决赛中表现出色,斩获佳绩,其中航空学院彭瀚旻副教授团队荣获副高组别一等奖,物理学院李晋斌教授团队荣获正高组二等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黎宁副教授团队荣获副高组三等奖。我校总成绩在江苏省与工信部高校中均并列第一。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中的唯一一项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参赛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力广。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自2021年10月正式启动,全国31个赛区1195所高校的18407名教师参加了省赛。经各省(市、区)推荐,共406个教师团队进入国赛第一阶段网络评审,205个教师团队进入第二阶段现场评审,共评选出全国一等奖63项、二等奖142项、三等奖201项。本次大赛从校赛选拔、省赛角逐到国赛展示,历时近10个月,学校高度重视,施大宁副校长多次辅导参赛团队,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教务处协同信息化处和各学院,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开展了系列培训讲座、专题
02
08月
我校召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
为高质量、特色化推进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7月21日上午,学校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920会议室召开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校长单忠德院士,副校长宋迎东、姜斌,相关职能部处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学院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吴启晖主持。会上,发展规划处处长金科围绕学科组织体系、学科内涵建设、学科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重点汇报了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思路与举措,同时介绍了前期针对学科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以及学科建设质量考核评价等方面制度文件的调研起草情况。与会人员就学科建设的组织体系、考核评价、资源分配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交流。吴启晖表示,要进一步厘清“双一流”建设与学科评估、学科群与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断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学科建设工作效率。姜斌表示,要围绕学科群的战略规划、总结验收、资源分配等重点重要工作,建立定期研讨交流机制,形成“双一流”建设常态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宋迎东表示,要密切关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国家趋势和导向,立足学校“三航”优势特色谋篇布局,统筹协调好学院多学科建设的关系,有效激发学院教师参与“双一
31
07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晓维研究员受聘我校“特聘教授”
7月28日下午,我校举行“特聘教授”授聘仪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晓维研究员受聘我校“特聘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斌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参加仪式,人事处/高级人才办副处长赵海燕主持授聘仪式。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介绍了李晓维在处理器测试与容错技术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其提出的处理器测试验证的新原理、新结构和新模型,显著提升了我国微处理器的可靠设计能力。姜斌向李晓维颁发聘书并为其佩戴校徽。他对李晓维受聘我校“特聘教授”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并对李晓维在计算机学科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将全力支持李晓维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学院要做好服务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他相信,李晓维研究员的引进必将对学科建设和应用转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有效促进人才发展新高地构筑,促进我校“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李晓维就自己研究领域和工作情况作了介绍,对成为南航“特聘教授”表示感谢,他表示将扎根学校、融入学校、热爱学校、奉献学校,努力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专业学位建设、重大项目和重要奖项申报等方面发挥带头人作用,着力推动计算机学科取得更好
28
07月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亚光率队调研我校无锡研究院
7月22日上午,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亚光率人大相关职能部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一行到我校无锡研究院调研,惠山区及惠山高新区主要领导陪同调研。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迎东出席调研活动,无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和相关科研团队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交流。图 研究院建设施工现场调研组首先来到位于天港路19号的研究院新建载体现场了解进展情况。研究院载体建设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以天港路76.5亩地块整体规划,包括办公研发楼、多层实验厂房、单层中试厂房,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2022年首期使用实验和中试场地1.65万平方米。图 研究院调研现场随后调研组来到研究院位于西泽大厦的办公场所,在展厅观看了研究院宣传片,并详细了解了研究院当前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及建设成效,相关科研团队负责人针对研究内容及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图 宋迎东副校长发言在交流座谈会上,宋迎东对无锡市给予我校无锡研究院建设发展的关心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把无锡研究院办好办强是学校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需要,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举全校之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从单点合作转变为多学科交叉,实施“设计-制造”“材料
28
07月
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发动机处调研我校无锡研究院
7月22日下午,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发动机处姚琛处长到无锡研究院调研。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迎东出席调研活动,无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及相关科研团队负责人参加调研交流。姚琛观看了研究院宣传片,参观了研究院展厅,详细了解了研究院建设历程、建设目标与建设进展,听取各科研团队关于制造、材料、设计、测试与评价、前沿技术等相关领域科研情况汇报。调研过程中,宋迎东重点介绍了研究院结合地方产业,聚焦关键领域,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计划。姚琛高度肯定了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的进展及成效,他指出,研究院要提高自身站位,充分发挥平台集聚效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努力为关键领域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产业发展赋能,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6
07月
我校获批首个文科类省级重点实验室
7月12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二批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本批全省共有4家单位入选。经过学校申报、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等环节,我校艺术学院和自动化学院联合申报的“文物无损检测与安全溯源”实验室从30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获批成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这是我校历史上首个获批建设的文科类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由艺术学院院长板俊荣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自动化学院王平教授担任。第二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名单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是我省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省文化、旅游、科技三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重点实验室申报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在省文旅厅领导来校现场考察调研期间,宋迎东副校长出席座谈会,并对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和研究方向进行指导和把关。在校内宋迎东副校长多次组织科研院、实验室团队核心成员开展交流研讨,为高水平申报材料的论证打下坚实基础。省文旅厅领导现场考察调研此次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既是艺术学院与自动化学院长期以来在文物分类识别、检测鉴定、跟踪追溯等领域努力耕耘、合作共赢的结果,也是科研院精心策划、持
25
07月
学校党委组织赴古田、红旗渠开展“弘扬建党精神,喜迎二十大”专...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汲取奋进力量, 7月11日至21日,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志球,校长助理黄炳辉带队,学校党委分两批次组织党员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等基层党务工作者、青年骨干教师、民主党派代表120余人赴古田和红旗渠开展“弘扬建党精神,喜迎二十大”专题培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切实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紧密融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专题培训课程安排紧凑,培训方式上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研讨交流等相结合,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在古田专题培训中,学员们聆听了《古田会议精神》专题课,先后赴古田会议会址和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园、“一苏大”会址等红色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学员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深刻领悟到古田会议是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古田会议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旗渠专题培训中,学员们通过《红旗渠精神的当代意义与启示》专题讲座,红旗渠纪念馆、“水长城”、青年洞等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接受红旗渠精神的思想洗礼,深刻领会到红旗渠精神作为我们党的宝贵精
25
07月
我校与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大飞机创新原...
7月20日,我校与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西飞”)共建“大飞机创新原”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西安举行。航空工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郝照平,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树国,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西安市长李明远,航空工业副总经理何胜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中航西飞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志鹏,陕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尹清辽,我校副校长宋迎东等出席仪式。仪式由中航西飞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宋科璞主持。吴志鹏代表中航西飞对我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中航西飞的发展历程,并表示中航西飞与南航在产学研方面合作基础良好,希望通过共建“大飞机创新原”进一步加强双方技术交流合作,为中国大飞机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中航西飞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赵安安介绍了“大飞机创新原”筹建情况,他表示共建“大飞机创新原”,将进一步推动航空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提升航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的内生力,增强大型航空装备研制的国际竞争力。在签约揭牌环节,王晓、郝照平、李明远、王树国、张炜、何胜强、唐长红、吴志鹏等领导见证了签约并共同为“大飞机创新原”揭
21
07月
荣誉丨我校5名青年教师入选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近期,江苏省科协公布了2022年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我校航空学院周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金国栋、施永荣、崔益军,机电学院戴庆文等5名青年教师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省第二位。截止目前,我校已有27名青年教师入选。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是江苏省科协实施的人才支持项目,每年评选确定100名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人资助3万元,实施时间为2年,旨在拓展培养举荐青年科技人才渠道,扶持有学术技术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校科协和各学院一道积极拓展申报渠道,最大限度地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平台。在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期间,校院紧密配合,共同做好校内申报、评审、跟踪等工作。今后,校科协将继续加大组织力度,加强与中国科协、省科协、国家级学会、省级学会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服务我校教师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入选教师简介:金国栋,1992年出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MIMO雷达,雷达波形设计等方面研究。在IEEE trans. GRS发表SCI论文6篇,在IEEE GRS Lett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41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58
/
642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