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7
12月
《南航学报》(中、英文版)第十届编委会暨第一届青年编委会成立...
12月24日,《南航学报》(中、英文版)第十届编委会暨第一届青年编委会成立大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顺利召开,线下会议在南航明故宫校区综合楼11楼会议室举行。校长单忠德院士、贲德院士、副校长宋迎东教授、副校长姜斌教授、科协秘书长冯绍红教授,校内50余位编委代表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现场会议。中国直升机研究所吴希明总师、航天五院陈忠贵总师、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刘付成研究员,清华、北航、哈工大、空军工程大学、29基地、608所等单位20余位校外编委代表参加了线上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宋迎东等教授主持。首先,单忠德代表学校为大会致辞。他首先对为期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届编委会成员表示感谢,对第十届编委及第一届青年编委表示欢迎。他指出,高校学报肩负着“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服务年轻学者成长”等重要使命。单校长肯定了《南航学报》(中、英文版)历来的办刊宗旨和发展理念,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希望新一届编委会及首届青年编委会能坚持“四个面向”,切实发挥学术引领和质量把控的核心作用,传承科学家精神,遵守学术规范,严把质量关,在国家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及出版模式变革的攻坚时期,带
27
12月
我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金资助再获突破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陆续公布了2021年度各类项目的立项资助结果。作为全校基础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年度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再获突破,获立项资助成绩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2021年度我校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4项,其中180项获得资助,资助总经费首次突破1.5亿元。资助项目中包含面上项目6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项,青年科学基金申报成功率达37.4%,为全国平均资助率2倍以上。在重大重点标志性项目方面,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共计11项,其中首次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经费2000万元,并首次获得原创探索计划项目2项。在人才类项目方面,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含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8项。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院获批情况来看,2021年度我校共有航空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理学院6个学院资助项目数超过15项,其中航空学院获资助项目32项居榜首,机电学院获资助经费最高,达2898万元。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方面,截止目前,2
27
12月
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本科生学术论坛
12月23日,我校第十二届本科生学术论坛总决赛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施大宁、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校科协、科研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教学院长、指导教师等18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理学院院长王春武代表承办学院致欢迎辞,他提到理学院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强化数学和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推动一流专业与课程建设,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本届学术论坛承办单位,理学院在前几届承办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论坛承办模式、扩大论坛传播面、提升论坛互动性,接收的本科生投稿论文数更是创下历年之最。他表示理学院将继续为广大学生搭建教、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学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国家教学名师昂海松、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思峰、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张卓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张道强及理学院院长王春武担任现场评委,入围总决赛的六支团队依次上台进行答辩展示,并回答专家评委的提问,专家评委与现场大众共同评审打分。经过激烈角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哲龙同学、经济
24
12月
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为天目湖校区师生讲授思政公开课
12月21日,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为天目湖校区师生讲授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思政公开课。党政办、学生处、天目湖校区党工委、天目湖校区管委会等部门负责同志,驻校区全体辅导员及百余名学生代表聆听了授课。天目湖校区党工委书记王伟华主持了公开课。郑永安指出,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重要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要从党的自身建设、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突出“六个深入领会”,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理解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切实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确保把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强化国家战略国防科技力量的实践行动。郑永安指出,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也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从初心使命贯穿始终这条主线、“两个确立”的重大历史论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四个伟大飞跃”的历史成就、百年奋斗的“五条历史
24
12月
我校举办第十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
12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在将军路校区体育馆顺利举行。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校科协、研究生院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副书记、分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竞赛评审专家及全体参赛队员参加了竞赛开幕式。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正扬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指示作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力争到2030年,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结构更加优化,“立德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实践是基础,制度是保障,质量是生命”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具有南航风格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杠杆和支点作用更加突出,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才供给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本次竞赛共有11个学院的73支队伍参赛,参赛数量创历年新高。参赛项目涵盖航空航天、机械加工、信息通信、材料化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汇集了我校研究生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产学双赢,本次竞赛
24
12月
荣誉|我校蝉联“华模杯” 2021 年全国高校模拟飞行锦标赛团体冠...
2021年12月5日——12月19日,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担任支持和指导单位,我校承办,上海华模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模拟飞行顶级赛事——“华模杯”2021年全国高校模拟飞行锦标赛圆满闭幕。本届锦标赛以“逐梦蓝天一起飞”为主题,设置了ILS盲降进近、VOR/DME进近、侧风起落航线、发动机失效返场着陆和航母着舰5个竞赛项目。由于疫情原因,本届比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竞赛与现场开幕式、颁奖相结合的模式举办。大赛吸引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等 19所飞行专业高校共计 442 人次参赛,参赛规模达到了历届最高。经过紧张而又激 烈的角逐,共计产生 12 枚金牌。我校参赛学子力压群雄,再次蝉联团体专业组、爱好组冠军,收获组织特等奖,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冠王”。鉴于近年来我校在模拟飞行项目取得的突出成绩,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特授予我校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司海青、吴泊鋆模拟飞行突出贡献奖。本届锦标赛于 12 月 5 日在我校天目湖校区隆重开幕,作为本届大赛的承办方,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经过教务处全面统筹
23
12月
我校第二十四届“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
12月21日下午,我校第二十四届“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化节在将军路校区樱花广场开幕。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党委书记习仁国,我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出席仪式,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丽君,人力资源部部长王海波,党建文宣部部长邵艳,我校教务处、学生处、研工部、将军路校区管委会、校团委相关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创新创业导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活动。伴随着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舞蹈作品《承诺》,本届三创节开幕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共有三个篇章,分别为“三创”伴青春同行、“三创”赋青春动力、“三创”朝未来前行。启动仪式上,习仁国、刘宇雷和学生代表共同按下手印,我校第二十四届“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化节正式启动。习仁国代表冠名单位航空工业南京机电讲话。他表示,一直以来,南航展现了用“大格局”赋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用“大情怀”赋能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的担当,用“大视野”回应祖国需要、时代发展重任的担当,每年都有近500名南航毕业生进入航空工业集团工作,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光荣使命中开创事业。未来,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将继续以“三创节”为
22
12月
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夏心旻调研南航国际创新港
12月15日下午,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现场观摩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夏心旻带队赴六合区调研南航国际创新港建设情况。南京市各区区长,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副校长宋迎东参加调研。夏心旻与单忠德共同为南航国际创新港产业化运营平台“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及首批落地项目揭牌。揭牌仪式后,夏心旻一行参观了首批项目试验场区并听取了相关项目负责人的介绍。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创新港内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运营主体,负责南航创新港建设项目的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运作,面向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以及新兴产业领域,采用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的方式,设立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智能空天动力、通用航空技术与装备等方向研究机构。目前,绿色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项目、高精度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项目、蜂群无人机制造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项目4个首批项目已正式落地运行,相关设备及人员已进驻园区载体开展工作。自今年我校与六合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之后,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学校与六合区政府密切沟通、通力合作,“定目标、明方向、抓落实”,按照“成熟一个,落地一个”的
22
12月
我校召开后勤集团成立20周年座谈会
12月18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勤集团成立20周年座谈会在明故宫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助理黄炳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集团董事和监事、集团领导、历任领导代表,各中心(部门)主任、支部书记、员工代表参加会议。后勤集团党委副书记侯贵菊主持会议。后勤集团党委书记王国军在致辞中代表后勤集团党委对参加座谈会的来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集团发展的各级领导、师生员工表示感谢。后勤集团总经理贡建伟作了题为《砥砺奋进二十载,不忘初心再出发》的报告,全面回顾了集团成立20年来改革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经验。他号召广大后勤干部职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顽强拼搏,为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后勤力量。黄炳辉指出,经过几代后勤人的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斗,后勤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20年来后勤集团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得益于后勤集团历届领导班子的励精图治,得益于全体后勤员工的拼搏奉献。他衷心祝愿后勤集团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
22
12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近日,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相关流程审议定稿,并印发实施。《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形势和战略布局,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和办学特色,擘画了学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蓝图,旨在科学指导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服务“两个强国”建设,加快落实“一个中心、五路并举”战略布局和“三步走”战略安排,加速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规划》全文31000余字,由“发展环境”“总体要求”“建设举措”和“组织实施”四个章节组成。“发展环境”部分系统总结了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建设成就,客观分析了办学经验和短板问题,科学研判了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找准了历史方位。“总体要求”部分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一个目标、四大任务、五大工程”为核心的“1-4-5发展战略”,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明晰了目标方向。“建设举措”部分紧扣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分别从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国际化办学、内部治理、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2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7
/
63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