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0
02月
媒体同期声丨《南京日报》头版报道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
编者按: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公布之际,近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莅临我校将军路校区调研指导校地融合发展工作。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蒋跃建,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沈剑荣,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副校长宋迎东、党委副书记刘宇雷参加调研交流。《南京日报》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现转发全文如下:韩立明走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成果转化 共同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公布之际,近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立明分别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调研校地合作、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她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和重要策源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希望双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成果转化,共同推动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自主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近年来,我市与南航的校地合作不断深化,共建一批高水平科
20
02月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莅临我校调研
2月14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莅临我校将军路校区调研指导校地融合发展工作。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蒋跃建,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沈剑荣,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副校长宋迎东、党委副书记刘宇雷参加调研交流。韩立明先后来到南航将军路校区的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等,参观科研设备和重点成果,对学校秉持“航空报国”优良传统,坚持特色办学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钦佩。她表示,南航是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重镇,也是南京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希望更好挖掘和运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资源,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同时,更加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在宁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产学研合作,建好用好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围绕优势领域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她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和重要策源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希望双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发挥特色优势
20
02月
最美奋斗者丨致敬!寒假坚守的南航人!
编者按:新的学期即将开启,校园里陆续迎来了返校的师生。在假期里,有一群南航人,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为留校师生安全保驾护航,为南航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在这个天气寒冷的冬日里,因为有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才让人倍觉温暖,坚守铸就平安,奉献点燃温暖,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航精神,为假期中的校园保驾护航。让我们一起向寒假坚守的南航人致敬!党政办/发展联络部成立师生返校工作专班,提前谋划、全面系统做好学生返校开学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组织召开学生返校开学工作协调会,开展学生返校开学全流程、全场景、全要素演练,科学有序做好师生全员核酸检测安排;积极联络我校战略合作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向我校捐赠20台空气消毒机;召开多次工作研讨会,做好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干部教师大会组织筹备工作;组织召开校友座谈会、挂职借调干部教师座谈会,听取对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召开校庆70周年筹备工作专题会议,积极推进筹备相关工作,做好重点校友、重要捐赠人的拜访工作;起草南航服务支撑江苏省和南京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协调做好省市领导来校调研工作。发展规划处围绕“十四五”规划任务分解、“一校四区”布局规划和新一轮
19
02月
中国电科向我校捐赠空气消毒机
2月16日,我校战略合作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北京举行“中国电科与战略合作高校AOE空气消毒机”捐赠仪式。中国电科副总经理何松,国资委、工信部、教育部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启晖应邀出席签约仪式并作为高校代表发言。仪式上,吴启晖代表学校与中国电科签署捐赠协议。在发言中,他首先对中国电科此次践行“国之重器”责任担当的捐赠善举和长期以来对南航发展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吴启晖向与会领导嘉宾介绍了我校建校70年来的办学历程和发展成就,以及我校与中国电科在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成果。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进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务实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努力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据悉,中国电科着眼四个面向、立足三大定位,聚焦人民生命健康和助力疫情防控,研制了基于活性复合粒子发生技术的空气消毒机产品。该产品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经权威机构检测认证,对十余种病菌具有良好的消杀效
19
02月
我校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2月19日,我校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代表学校党委作题为《坚定不移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学校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动员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以及工信部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和江苏省十四届纪委二次全会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单忠德主持会议,通报学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郑永安指出,过去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工信部党组和江苏省委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引领保障学校“十四五”开新局、谱新篇。结合自己对习近平总书
19
02月
我校法律援助中心获“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近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关于表彰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决定》,我校法律援助中心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仅三家高校获此殊荣。一直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八五”普法规划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校园普法宣传工作,以法律援助中心为重要平台,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推动学校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律援助中心受学校工会、学生工作处的指导,隶属于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普法、援助、用心、尽责”的服务理念与“学雷锋·树新风·法律人在行动”的服务宗旨,一方面着力为我校师生搭建法学实践教育的特色平台,目前已组织模拟法庭、法院旁听、法律援助等法学实践教育活动1000余次;另一方面努力为我校各单位、师生、周边社区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受众面由校内师生辐射至社会公众,成为群众了解南航的重要窗口之一。法律援助中心利用微信、微博、网页等线上渠道和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律援助等线下活动,为南航师生及周边社区提供代书文书、合同审查、诉讼代理、刑事辩护、调解和解、出具法律意见等法
18
02月
我校组织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开学演练
2月16日,我校在将军路校区组织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开学演练,按照全流程、全场景、全要素要求对学生返校进入校园、入住宿舍、进入集中健康观测点等重点场景进行现场模拟,全面提高学校各单位应对突发疫情的组织协调和反应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平稳有序,为师生平安顺利返校开学做好充分准备。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刘宇雷,校长助理黄炳辉到场指挥演练,江宁开发区疫情防控校园组组长杨晓莉等相关领导到场指导。校疫情防控工作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演练。本次演练对学生返校流程进行全景模拟,共设计了4类场景,11个突发事件,涵盖了正常返校学生验核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以及返校后学生出现发热疑似症状等问题的应急处置。在“学生乘坐私家车校门前下车进校报到”场景中,属地交管部门与学校保卫处密切配合,确保校门口畅通,返校学生接受“一验二测三查”审核程序陆续进校。在“返校学生校门口核验模拟场景”中,重点对健康码异常等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实战模拟。在“返校学生办理入住集中医学观测点”场景和“医学观测点学生体温异常”场景中,重点演练了入住手续办理和发热学
18
02月
媒体同期声丨《新华日报》报道我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编者按:走近我省新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攀登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共计200个高校教师团队获得认定,其中江苏共有22个高校教师团队上榜,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优秀教师团队,在各自研究领域大力开展重大基础性研究、原创性研究、前沿交叉研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攀登。坚持原始创新,在国际前沿赛道奋力奔跑苏州大学“纳米材料科学教师团队”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技术,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在光催化及高性能光电器件、纳米生物医学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累计获得科研项目542项,总经费逾8.17亿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0余项。“不管是前沿科学还是新兴的产业领域,都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它覆盖了人类的每一个领域,是未来战略性核心创新技术的基础。”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李述汤认为,每做一个科技产业,都要把这种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
14
02月
3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我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我校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新增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增加数位列国内第三、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第一位、江苏省省内高校第一位。我校于2017年启动首轮“双一流”建设,2020年圆满完成首轮“双一流”周期总结工作。首轮建设周期内,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航空报国”办学传统,按照“特色引领、交叉融合”的建设思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在首轮建设总结评审会上,由17名院士、校长组成的专家组高度评价我校“双一流”建设进展与成效,并一致认为“学校高质量完成了‘双一流’建设周期目标和任务,整体优势特色更加鲜明,重大成果不断产出,力学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校作为‘三航’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主要阵地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在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后,我校制订了针对性工作计划。在学校“双一流”建设领
13
02月
我校“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示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我校毛军逵教授领衔的“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教师团队”入选! 秉持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追求高水平科研创新,有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团队长期服务于航空发动机自主可控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我国航空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团队坚守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为某高超声速飞行器、 某新型空中平台的动力系统,涡扇XX发动机、新一代涡轴发动机等20多型发动机/飞行器研制提供重要支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等各类科技奖项近20项,对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型号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恪守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突出高站位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团队成员坚持科教融合、教学相长,注重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团队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毛军逵教授《工程热力学》活用启发式教学,获得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开设的《工程热力学》MOOC慕课每期有近千人在线学习,广受好评。他还以航空动力高效热控制技术启发学生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40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9
/
641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