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4
11月
荣誉丨创纪录!我校夺得第五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双冠王...
11月13日,第五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在浙江安吉落下帷幕,我校获得固定翼竞技赛竞技大奖1项(唯一)、二等奖1项;获得创意赛专业组创意大奖1项(唯一)、一等奖1项(唯一)、创意奖1项;旋翼竞技赛三等奖1项。南航包揽竞技赛和创意赛两项大奖,创造了固定翼竞技赛单程最快和全程最快“双纪录”,并获得最佳组织奖。该项赛事每届设有固定翼竞技赛和创意赛的两个大奖,之前从未有参队团体可以同时拿到这两个最高奖项,我校也成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双冠王”。本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8支队伍500余人参赛,汇聚了全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和一线工程师。我校由科协组织无人机研究院、航空宇航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学院师生组成的8支代表队充分发扬“负重奋进,献身国防,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南航精神,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以其精湛的飞行表演、优异的专业素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取得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上的历史最好成绩!我校科协积极服务创新人才培养,致力于搭建“航空特色科技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平台,为创新团
13
11月
我校举办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暨江苏省安全知识竞赛校内选拔赛
2017年11月10日19:0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决赛暨江苏省安全知识竞赛校内选拔赛在自动化学院一号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比赛由学生处、保卫处主办,自动化学院承办。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经过初赛、复赛,共有来自八个学院的代表队入围决赛。决赛中首先进行的是必答题环节,各代表队按照抽签顺序有序作答,展现了充足的安全知识储备。在随后的共答题环节中,各参赛队的队员们齐心协力,体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激动人心的抢答题和风险题环节,不仅仅是速度的考验,更是心理素质的考验,参赛队员们用良好的心态和强劲的实力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最终,自动化学院以优异的表现获得特等奖,理学院、机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获得一等奖,航空宇航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二等奖,能源与动力学院、民航/飞行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航天学院获得三等奖。贾睿轩、李金男等同学获得个人赛前五名。赛后,保卫处处长李文雷代表学校进行了点评,他高度评价了同学们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并以一首诗歌《
13
11月
学工系统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会
11月10日,学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会在将军路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同志出席会议,十九大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学工部(人武部)、研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在会议的报告环节,徐川传达了十九大会议精神,带领大家对十九大报告各部分内容作了进一步梳理,重点就十九大报告中高校思政教育相关内容作了具体解读。徐川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初心”,分别从辅导员工作的“两种理由”、“七种角色”、“四种挑战”、“四种阵地”、“四种武器”、“两种习惯”、“一种规划”七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做一名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辅导员,让现场所有辅导员受益匪浅。随后,学工部(人武部)、研工部、校团委分别就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工作思考做了重点介绍。学工部(人武部)就十九大报告“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提了三点建议:要原原本本的学具体内容和重要思想;要透过本本去学方法举措和思维智慧;更要跳出本本去学境界情怀和责任担当。对具体落实工作中“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提了八点要求:要科学谋划,确立导向,咬定目标,明确标准,紧握抓手,寻找切入,讲求方法,警惕风险。此外,
13
11月
砥砺奋进的六年 | 发挥科研引领支撑作用 助力“双一流”建设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回顾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改革发展成就,提振精气神,助力“双一流”,为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氛围,党委宣传部推出“砥砺奋进的六年”大型专栏,系统展示各部门、各学院六年来的工作成绩。【砥砺奋进的六年·科研领航篇】发挥科研引领支撑作用助力“双一流”建设——学校六年来科研工作巡礼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六年来,我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突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顺应国家科技政策改革方向,稳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引导科研人员“把科研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不断加强基础研究,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大力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持续强化科技成果产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科研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基础研究水平持续提升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基础研究是大
13
11月
我校一学生团队荣获2017年度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奖
11月3日,由团中央学校部组织开展的2017年度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驭风”先进航空航天排气系统研发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资助。此次全国共有50支大学生团队获此殊荣,其中江苏省仅有2支团队入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是在2004年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根据小平同志的遗愿,小平同志亲属捐献出小平同志生前全部稿费,委托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的,用于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2014年,该基金首次设立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在全国高校中遴选出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其开展科技创新研究。“驭风”先进航空航天排气系统研发团队成立于2010年,是一支秉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以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先进航空航天排气系统设计研发与实验测量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高超声速飞行器排气系统、推力矢量技术和先进流场非接触测量技术为着力点,以创新研究、学以致用为特色的学生创新团队。该团队由
12
11月
胡海岩院士受邀为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讲课
2017年11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胡海岩教授应邀为航空宇航学院力学专业师生开展以“哥廷根力学学派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题的专题讲座。航空宇航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存法担任此次讲座主持人,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夏品奇、党委书记孔垂谦、副院长蒋彦龙出席讲座,此外还有来自力学专业的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本次讲座上,胡海岩院士从哥廷根力学学派的早期发展开始介绍,从历史的角度为同学们再现了近代力学发展的萌芽阶段的历史。从早期冯卡门提出的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思想,到钱学森、钱伟长、周培源、郭永怀在中国近代力学发展史上的突出作用及个人思想,胡院士结合自身经历及丰富的力学知识,为同学们生动讲述了“哥廷根力学学派”思想在中国力学发展史上的奠基作用,激起了同学们对于力学发展史的浓厚兴趣。讲座过程中,胡海岩院士对在场同学们关于力学的学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力学有别于其他学科,要会建立力学模型,而一个正确的力学模型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在座同学大多数还没有力学研究经验,但是胡院士仍以自己研究工作中的实例为大家耐心讲解力学建模的重要性。讲台
12
11月
我校举办离退休教职工游艺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营造敬老爱老的文化氛围,丰富离退休老同志晚年生活,11月10日下午,我校举办离退休教职工游艺活动。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杭育新出席了开幕式,并与300多名离退休老同志一起共享快乐时光。党政办、工会、人事处、体育部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也出席了此次开幕式,离退休处全体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和学生志愿者们在现场为老同志们倾情服务。游艺活动设计了弹球入盆、击球入门、飞镖、套圈、掷沙袋等五项传统项目。老同志们各个精神饱满,兴致勃勃的加入到各种趣味活动中。有的老同志在工作人员及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大显身手,乐此不疲。有的借此机会,聚在一起笑逐颜开聊家常、忆往事,互相祝愿,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每一项游艺活动都设置了奖品,老同志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多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在思想上关心老同志,生活上照顾老同志,精神上关爱老同志,并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老同志们纷纷表示非常喜爱这样的活动并衷心感谢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关怀。
11
11月
多家媒体集中报道我校毕英民老师扶贫事迹
11月初,在全校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期间,我校赴涟水帮扶工作队员、陈师镇同心村第一书记毕英民的人物特稿——《特稿丨用双脚走出村民信任》在新闻网和官微推出后,在校内引发热议。毕英民的事迹也得到了社会媒体的关注,并纷纷推出相关报道,新华网、中国报道、澎湃新闻、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等媒体将其“用心帮扶、用情解困、用力脱贫”的扶贫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新华网:南航大毕英民用双脚走出村民的信任中国报道:用双脚走出村民信任——记南航赴涟水帮扶工作队员、陈师镇同心村第一书记毕英民国际在线:用双脚走出村民信任—记同心村第一书记毕英民澎湃新闻:江苏省委驻涟水扶贫两年从村民躲闪狐疑到“老百姓惦记你”扬子晚报网:用“同心”扶贫解困,南航这位老师真了不起金陵晚报新媒体:南航人赴涟水帮扶接地气项目助当地脱贫
10
11月
副校长宋迎东到部分学院调研学科建设
11月7日,副校长宋迎东先后到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调研学科建设工作,相关学院领导、系所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参加了调研座谈,发展规划处相关同志陪同调研。座谈会上,学院院长姜斌、陈兵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总结了近期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进展,汇报了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路。参会学院领导江国华、阮新波、燕雪峰等以及各系所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也结合自身体会,为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献言献策。宋迎东认真听取了汇报,对自动化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多年来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的成绩表示肯定,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思路及支持办法进行了解读,并征求大家的意见。与会学院领导及教师认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思路清晰、支持办法可实现权责利统一,加速形成学科高峰。同时,大家也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建议,希望学校加大“双一流”建设的力度、加快实施进度。
10
11月
我校直升机传动技术实验室通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设立评审现场考察
11月9日至10日,上级机关组织专家组对我校和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研所)联合申报的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行设立评审现场考察。我校聂宏校长、许希武副校长、动研所高洁副所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参加会议。专家组现场审核了申报支撑材料,听取了实验室工作汇报,实地考察了科研实验场地,组织开展了质询与答辩,通过集中评议投票,形成了现场考察意见“我校和动研所联合申报的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过现场考察”。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42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51
/
64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