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0
07月
学校召开2021年年中科研工作会
7月5日,学校2021年年中科研工作会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11楼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宋迎东、校科协秘书长刘双丽、各学院(研究院)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院副院长沈建新主持。会上,刘双丽为全体参会人员讲授《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进》的主题报告,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从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科研产出、科研平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总结了2021年度上半年科研工作情况,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及举措进行了重点剖析和介绍。各学院针对科研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下半年科研谋划工作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宋迎东充分肯定了学校在2021年上半年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各学院为学校科研事业发展贡献的努力和付出表示感谢。他对后续科技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要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深刻领会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使命,及时掌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精准把握高校
10
07月
孚日集团来我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7月5日,高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业宗,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战略研究会会长孙日贵、董事长肖茂昌一行来我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交流。校长单忠德院士,科研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交流会。会议由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主持。单忠德代表学校对孙业宗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南航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瞄准“四个面向”,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为国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他希望双方能立足学科优势和产业特色,促进创新资源精准衔接,在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联合技术团队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战略合作,不断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提升学校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携手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孙业宗介绍了高密市产业布局,希望未来南航能与高密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链条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合作新格局。孙日贵介绍了孚日集团总体情况,指出孚日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出口额最多的现代化家用纺织品生产厂商,2006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年销售额百亿元。他表
10
07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国际教育学院:开放办学、融通中外...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合唱展演的舞台上,当熟悉的歌声从来自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方阵响起,全场沸腾,现场3000多名中外师生情不自禁加入合唱的浪潮,无数面飞舞的五星红旗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稳数量、增质量,“留学南航”打造国际教育新高地——自2003年招收首名来华留学博士生以来,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来华留学工作坚持规模与质量并举,特色发展和整体提升相结合,“留学南航”国际教育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培养水平取得跨越式发展。截至“十三五”末,学校共有来自109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1538人,较“十二五”增长45%;留学生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留学生1224人,占在校留学生总人数的80%,规模居工信部高校前列;留学生层次不断提高,研究生占比从2015年的不足15%跃升至目前的35%。依托学校“三航”特色和优势学科,2005年起,国际教育学院陆续开设6个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率先在全国实现本科留学生全英文教学;面向中外研究生开设国际化双语课程,英文授课总数达240余门,其中6门课程获
10
07月
校长单忠德带队赴航空工业南京机电调研
7月6日,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带领“百名教师校长助航团”代表赴航空工业南京机电调研交流。南京机电总经理焦裕松、党委书记习仁国热情接待了单忠德一行,副校长吴启晖参加调研。焦裕松代表南京机电对单校长和“百名教师校长助航团”的到访表示欢迎,向学校多年以来对南京机电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高度评价南航在人才培养、优秀毕业生输送方面对南京机电的贡献,他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密切联系,在高端人才培养、创新科研攻关、大型平台共建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促进校企精准对接,不断提升战略合作水平。单忠德对南京机电在航空机载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高度肯定。他表示,学校与南京机电建立了扎实的合作基础,特别是学校与航空工业签署协同创新合作协议以来,学校与南京机电全面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水平,在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希望双方能够瞄准国家重大工程和基础前沿,不断提升合作深度广度紧密度,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联合项目申报、互派人员挂职等多元化形式,积极打造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共同体,努力为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单忠德一行参观了南京机电能传部、液压部、环控部和燃油部相关成果
09
07月
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我校举办赵淳生院士传记新书发布会
编者按:7月7日下午,我校赵淳生院士传记《从放牛娃到院士——中国超声电机领域的开拓者赵淳生》新书发布会在明故宫校区举办。本书由《南航报》主编于媚老师执笔,历经五年创作而成,讲述了赵淳生院士从放牛娃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两度战胜癌症,再到研发超声电机的人生历程,展示了其爱党爱国、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该书已纳入我校文化建设丛书系列。赵淳生院士是南航师生学习的楷模榜样,他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甘为人梯的育人风范、永远奋斗的坚毅品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新华社:84岁院士赵淳生:坚持健身,攻克超声电机“卡脖子”难题中新社:八旬院士南京开讲思政公开课:用生命熔铸“神奇”超声电机现代快报:从放牛娃到院士,这本书讲述了84岁院士赵淳生的传奇人生荔枝新闻:赵淳生:把人工智能放在技术第一位
09
07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校科协:牢牢把握“三性”要求,创...
“十三五”期间,校科协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四服务一加强”,牢牢把握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着力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航空特色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平台、航空特色科普平台,有效引导科技工作者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航科协先后荣获“江苏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校科协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荣获“江苏省示范高校科协”一等奖。2017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江苏高校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科协。获评2020年国家级科技调查站“全国优秀科技调查站点”。2021年5月,我校科协秘书长光荣当选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坚守政治性,把稳科协工作方向“十三五”期间,校科协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把学校科技工作者团结在校党委的周围,鼓励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支持科技工作者上大舞台,干大事业,为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高度重视科协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以党建促发展,以创新育特色”的工作思路,形成了“重点问题交支部讨论,重要工作通过支部,重大决策由支部研究”的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科协自身组织建设,在
09
07月
我校举办赵淳生院士传记《从放牛娃到院士——中国超声电机领域的开...
7月7日下午,我校赵淳生院士传记《从放牛娃到院士——中国超声电机领域的开拓者赵淳生》新书发布会在明故宫校区科学馆报告厅举办。东南大学段进院士,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宣益民、郭万林院士,我校原党委书记、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党组书记兼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谭振亚,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方胜昔,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熊克,省市科协相关领导,兄弟院校嘉宾,媒体代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百名教师校长助航团、百名学生校长领航团,航空学院师生代表等近300人出席发布会。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主持活动。《从放牛娃到院士——中国超声电机领域的开拓者赵淳生》由《南航报》主编于媚老师执笔,历经五年创作而成,讲述了赵淳生院士从放牛娃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两度战胜癌症,再到研发超声电机的人生历程,展示了其爱党爱国、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该书已纳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建设丛书系列。发布会现场,于媚以作者的身份分享了本书的四个之“最”,表示这是一次集人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与心灵成长教育的于一体的创作之旅。航空学院教授杨颖以同事和读者的身份分享了书内书外赵院士的动人故事,阐述了赵院士用
09
07月
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固本强基,履...
“十三五”期间,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发扬“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办学精神,秉承“厚德弘毅、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遵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思路和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办学定位,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院的工作目标,在学科建设、平台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拨云见日,整装出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三五”初,学院积极寻找适应学校发展要求、适合学院发展定位的发展路径,结合学院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展开调研。一是由班子成员牵头,分别在院内各系、专业、学科、支部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师生代表范围内开展调研座谈,在学院内展开热烈讨论。全院教职工解放思想、群策群力,共同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只有号召学院教职工都“动”起来,学院发展才能“活”起来,发展出路才能“多”起来。二是由学院和学科带队,鼓励学院教职工走出去、看差距、找机遇。领导班子、学科负责人带队前往航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兄弟院校开展联合学习、调研交流,学习改革经验做法,切身感受差距和压力,探讨如何打破传统学科
09
07月
我校首批研究生“强国筑梦·大师引航”前沿课程正式开课
7月4日,我校研究生“强国筑梦·大师引航”系列前沿课程在明故宫校区科学馆报告厅开课,首批11门课程正式发布。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正扬主持开课仪式,徐院长鼓励广大研究生作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要通过系列前沿课程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了解学科前沿、拓展学术视野、明确行业需求、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单忠德以“制造强国建设与智能制造发展”为题,为“强国筑梦·大师引航”前沿课程开启第一讲。单校长的授课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以“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为引,围绕数字化转型赋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从几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我国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状况与进程,详细分析了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通过深入介绍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内涵与发展趋势、技术与装备的典型案例,对发展智能制造与建设制造强国提出针对性建议。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授课,受到全场200余名研究生的一致好评。在课程交流互动环节,单校长对在场研究生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励广大研究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研究生“强国筑梦·大师引航”系列课程旨在通过“大师—大课”的形式,推动高层次人才“上讲台
09
07月
我校召开2021年新教师代表座谈会
7月5日上午,学校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820会议室召开2021年新教师代表座谈会。校长单忠德,副校长施大宁,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出席会议,会议由施大宁主持。教发中心主任周克印、教务处处长孔垂谦、人事处副处长黄彬、科研院副院长顾冬冬,以及来自各学院的22位新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施大宁介绍了新教师代表座谈会召开的背景。他指出,我校教发中心始终坚持助力教师成长的服务理念,面向不同教师实施的“五航培训计划”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我校向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关注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多提真问题、共同建设南航十四五新征程。座谈会上,航空学院张兴玉、自动化学院刘巧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辉、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沈一洲、外国语学院王瑞瑒、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徐小玉等作为新教师代表重点发言。大家对加入南航大家庭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对入职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和关心新教师发展、为新教师成长量身定制的培训和搭建的各种平台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结合个人成长和工作经历,围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42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09
/
643
跳转到
X